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4年都過來了,東亞足球還在西亞的力量下淚流滿面

34年都過來了,東亞足球還在西亞的力量下淚流滿面

「如果你是中國人,你在江蘇,後面的比賽全部都不要去,不要看,我們要讓亞足聯知道,你們沒有中國球迷,這個亞洲杯是失敗的,讓你們知道中國隊不是好惹的,中國不是好惹的,你們儘管黑,我們可以讓這場比賽一文不值。複製粘貼發起來。」

在國足1-2遭卡達逆轉無緣U23亞洲杯8強後,一條極具煽動性的評論在某體育社區被頂到了第一的位置。然而,當你回看正常比賽的錄像時,又會覺得球迷產生怨氣情有可原。

這是一場亞洲U23足球錦標賽的小組賽,此前中國隊一勝一負暫居小組第三位,對陣卡達必須全取三分並且儘可能多的進球方可掌握出線的主動權。

開場第四分鐘,姚均晟禁區內迎球怒射,中國隊取得夢幻開局。但好景不長,伊朗籍裁判法加尼的吹罰,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比賽的變化。

在比賽第41分鐘,隊長何超被紅牌罰下,少一人的中國隊在隨後的時間內,被卡達球員莫埃茲·阿里連進兩球,最終無緣8強。

不出意外,賽後伊朗籍裁判法加尼成為了焦點,本場比賽他共向中國U23隊出示7張黃牌,1張紅牌,而卡達方面只獲得了1張黃牌。

中國足協第一時間向亞足聯提交了投訴申請,球迷和教練也在媒體採訪中宣洩自己的不滿,領隊劉殿秋直言:我覺得我們的對手非常強大,似乎好像我們在和12個人戰鬥。

「我聽到我們領導說:『34年都過來了,我們都經歷過了,你們這些算什麼』,我就覺得非常氣憤。如果我們不做出一些改變,再不強硬一點的話,我們實力再強又有什麼用呢?」

球員張玉寧的一席話,則把自己推上風口浪尖。他的話被媒體解讀成兩層意思:1.我們比賽被裁判毀掉了;2.領導對這件事的態度,並不強硬。

張玉寧的這段發言在球迷圈好評如潮,一位ID叫elekhfent4的球迷稱張玉寧不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是一個純爺們。

不過,球迷們更想猜測背後的大領導是誰,「已知的在現場的足協大領導有杜兆才李毓毅張劍。」一位球迷在網上留言到。

值得一提的是,隨後張玉寧就在微博上澄清,這只是球隊領隊安慰自己說的話,並沒有映射任何領導,只是在生裁判和亞足聯的氣。

不過,裁判和亞足聯足夠讓球迷、球員,甚至足協氣憤。細心的讀者肯定注意到張玉寧還特意提到了34年,也表面這並不是孤例。

上一個能讓球迷厭惡的國外裁判叫穆罕辛·多基,同樣來自伊朗。好在2015年亞足聯制定了裁判審核制度,目的是將一些能力不足的裁判逐出亞洲大賽圈,多基就在第一批名單當中。

穆罕辛·多基第一次炮製的慘案,需要追溯到12年前的亞冠賽場。山東魯能客場挑戰伊蒂哈德,下半場快結束時鄭智和巴辛被罰下,最終魯能以2比7慘敗。

2008年東亞四強賽,雖然中國最終3比1擊敗朝鮮,但多基在這場比賽出示了12張黃牌以及2張紅牌,罰下了杜震宇和徐雲龍。

一年之後的亞洲杯預選賽,多基給了敘利亞兩個點球,中國隊以2比3不敵敘利亞。數據統計,在8場相關中國球隊的執法中,這位裁判一共罰下8名中國球員。

多基甚至在一場比賽中,罰下過現如今的國足主帥里皮。

2013年4月24日,浦和紅鑽主場對陣廣州恆大,當值的裁判多基兩次判給日本球隊點球,這在日本本地都引起了爭議,比賽進行到第72分鐘,廣州恆大主教練里皮因踢飛水瓶被多基罰上看台,最終浦和紅鑽主場3比2取勝。

當然,裁判受害者不止中國,還有其他東亞國家。

今年的九月份,2018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第三階段的一場比賽,在琦玉體育場,日本隊主場1-2不敵阿聯酋隊,卡達籍主裁判阿爾賈西姆賽後成為焦點,原因是第77分鐘日本隊淺野拓磨的射門皮球已經整體過線,但卻裁判判罰進球有效。

這也是日本隊首次在世預賽中輸給阿聯酋隊。

按照常理,西亞球隊的比賽不應該安排西亞裁判。中國不敵卡達這場比賽,規則上倒沒犯錯。雖然主裁判來自伊朗,裁判監督來自烏茲別克,但因為伊朗和烏茲別克都是中亞國家,這樣的安排也許沒問題。不過,伊朗是在2014年才被划到中亞足聯中的。

每當中國足球遭遇失利,球迷總會從自身找問題,但在中東裁判身上吃過這麼多虧之後,亞足聯層面的因素應該被關注起來了。

在亞足聯掌握話語權十分重要。2002年世界盃預選賽,由於國際足聯要求亞足聯更改分檔原則,中國抽籤形勢不利,時任亞足聯副主席張吉龍要求秘書長維拉潘向布拉特施壓,最終堅持了亞足聯原來的分檔原則,令中國抽到上籤出線成功。

這種規則範圍內的操作,對於西亞來說就是小意思。

亞足聯創辦之初,主席由幾位香港人輪番擔任。六十年代,亞足聯主席之位到了馬來西亞人手中,掌握實權的秘書長也由馬來西亞人維拉潘擔任,任期接近30年。在東西亞足球爭奪的背景下,東南亞人起到了平衡作用。

不過在此期間,西亞國家在比賽上的一些「優勢」不時能體現出來。1980年亞洲杯上科威特3-0擊敗韓國奪冠,這場比賽中科威特球員出現雙腿飛鏟、抬腳過高、甚至故意手球等動作,但當值印尼主裁連一張黃牌都沒有出示。

參加科威特亞洲杯的中國隊

一年後的世界盃預選賽,不公平的受害者成了中國隊。對陣科威特的比賽上中國隊0-1落後,當古廣明在第89分鐘拿球單刀時,新加坡裁判提前吹了完場哨。

中國隊在賽程安排上也吃了虧,11月便打完所有比賽,而其他三個對手的比賽12月才完成,這給「默契球」留下了空間。

對於這些問題,本著「友誼第一」的理念中國隊沒有任何質疑。結果紐西蘭最後一輪在沙烏地阿拉伯身上不多不少地得到5個凈勝球追平中國,導致中國最後在附加賽被淘汰。

與剛打開國門的中國不同,當時科威特王室熱衷參與國際體育交流。法赫德親王身兼國際奧委會會員、亞奧理事會主席、科威特足協主席等多項職務,是當時亞洲體育的大人物。

如果說亞洲杯和世預賽中都只是「暗箱操作」,那1982年世界盃上的一段鬧劇,則在全球電視觀眾面前展現了法赫德親王的影響力。

當吉雷瑟為法國隊打進一球後,科威特親王法赫德突然衝進場內,帶領球員向裁判組施壓,他們認為科威特球員聽到哨響放棄防守才導致丟球。面對科威特的退賽威脅,前蘇聯主裁判認慫,判罰這球無效。

事後國際足聯僅罰款8000英鎊了事,吉雷瑟的進球卻沒有被吹回來。

2002年,隨著卡達人哈曼當選亞足聯主席,亞足聯秘書長的權力被削弱,話語權進一步落到西亞國家手中。當時,東亞只有鄭夢准和小倉純二進入了亞足聯權力核心。哈曼甚至要求亞足聯將總部遷往多哈,他們給駐地開出的條件是當地政府提供免息貸款、所有收入開支免稅、免費提供土地等苛刻條件,不過吉隆坡最終還是把足聯總部留了下來。

期間身居高位的張吉龍為中國抽了一支世預賽的好籤後,又贏得亞洲杯主辦權,然而他在國內外勢力之間也只是一個棋子。

2009年,張吉龍成為亞足聯第一副主席,這是南勇支持哈曼連任主席交換回來結果。為此,中國背棄了日韓兩國的利益。西亞在亞洲足球話語權的強勢,加上東亞大國間彼此暗鬥,令東亞一直沒機會翻盤。

2011年,參選國際足聯主席的哈曼被舉報存在賄選,被終身禁足。代理主席張吉龍成為後任亞足聯主席熱門人選,東亞國家都紛紛支持張吉龍,但張吉龍最終宣布退選,因為中國足協也不支持他。

國內媒體稱,此舉是因為體育總局之前跟別人做了「交易」。用張吉龍不參選的方式,換來亞奧理事會對一些中國強項但瀕臨淘汰的奧運項目的支持。這樣東亞最近一次奪得亞足聯話語權的機會也失去了。

近年來,大權在握的西亞人對亞洲俱樂部賽事進行了很多有利於西亞的改革。2013年後,亞冠被分為東西亞區,這樣東西亞球隊直到決賽才會相遇,由廣州和首爾兩支東亞球隊打進亞冠決賽的情景再也不會出現了。

2016年,亞足聯又讓亞足聯杯(約等於歐洲聯賽的賽事)的賽制更加偏向西亞一方:西亞區按原賽制決出一個決賽席位,另一個決賽席位被拆分為東南亞、南亞、中亞和東亞四個分區,四個分區冠軍會再進行區域淘汰賽,並最終決出一個與西亞冠軍決戰的資格。分區變多了,但競爭壓力都丟給了非西亞球隊。

從2005年開始的13次亞洲足球先生評選中,東亞球員只贏得其中4次,而西亞球員贏得7次,近4年的評選全部由西亞球員奪得。

但在種種利好條件下,西亞足球仍然不見起色。賽制改革後西亞球隊沒拿過一次亞冠冠軍,近12個賽季的亞冠冠軍被東亞球隊壟斷了11次。

去年,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張斌曝光了一段故事。

2011年亞足聯選舉大會前夜,張吉龍收到了一個包裹,「張吉龍的門那一夜也被敲響,打開門,並不見人,一個全新的DHL快遞包裝袋。打開包裝袋,花花綠綠的美金,足有幾十萬吧。」哈曼事發後交代,當時向張吉龍行賄50萬美元。毫不知情的張吉龍沒有動一分錢,讓中國足協把錢鎖在了保險柜里。那次選舉中,西亞勢力大獲全勝。

飽受爭議的法加尼,還將出現在今年俄羅斯世界盃賽場上。

對於東亞足球來說,西亞足球在亞足聯仍然是一股能「令人淚流滿面」的力量。東亞足球競賽實力提高的同時,卻罕有主動爭奪亞足聯中的話語權。「34年都過來了,我們都經歷過了,你們這些算什麼。」領導對這批國青隊的訓話中流露著這種思想。

而這樣的代價是,東亞足球在規則上屢屢吃虧。如果西亞官員沒能讓亞洲足球更公平的話,東亞足球為什麼要繼續忍下去呢?

我們建立了烏潮足球微信群,每天分享與足球相關的事情。想要加群的朋友可以私信留下你的聯繫方式,期待和大家在群內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速足球 的精彩文章:

全球身價第二高,巴薩1.6億歐元簽下庫蒂尼奧

TAG:最速足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