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跑者必備技能:跑馬補水的方法和技巧

跑者必備技能:跑馬補水的方法和技巧

水有多重要?

我們常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男人和女人都是水做的,人體的70%是由水組成的,水對人體是至關重要的。

對於跑友們來說,在長跑運動中,身體會大量出汗,而汗水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其他還有一些微量礦物質,如鈉、鈣、鉀、磷等。隨著跑步距離的拉長,身體的水分會大量消耗,同時也會失去鹽分和電解質,這時身體的調節功能就會變差變弱,運動表現自然會降低,當體內水分量低於50%時甚至會引發脫水身亡。所以我們不僅要補水解口渴,還需要解決「體渴」。

水是人體重要組成

我該喝多少水?

每個人的身高體重都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人需要的補水量也是不同的。所以這個問題不能夠給出一個定量的答案,然而運動補水是有原則,應該是「少量多次」,這樣身體機能也會得到逐步的恢復。

以馬拉松比賽為例,每五公里一個補給站,提供水、功能飲料、補給食物,有時在兩個補給站中間2.5公里還會設置一個補水站,所以以此推算,我們可以每10-20分鐘補水一次,每次100-200毫升為宜,每小時最好不要超過1000毫升,以免飲水過多造成肚子脹影響跑步成績發揮!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脫水?

有人問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脫水需要補充水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檢查尿液的顏色。尿液如果呈淡黃或很清亮,這就代表是正常的,如果呈深黃就表示你脫水啦!

如果顏色更深,呈現棕黃色,甚至更深,這個就是嚴重脫水。這裡要著重強調的是,在長跑運動中,如果你覺得渴了就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了,這不僅是表現在口渴,因為大腦在給你身體傳遞口渴信號時,實際上你可能已經缺水2%以上了,嚴重的是你的身體已經在流失了大量水分同時也流失了大量電解質,這會引發跑友腿腳抽筋,雖然跑馬中抽筋很大程度是由於疲勞引起的,但電解質丟失去加劇抽筋的發生。

合理的跑馬補水方式

有人把跑馬飲水習慣地跑者分成三種類型:水牛型、駱駝型、正常型。水牛型就是喝水多而頻繁,沒水就邁不了步子;駱駝型就是幾乎不喝水也能跑完一場馬拉松;而大多數是屬於兩者之間的正常型。那下面我們就說說正常的跑步補水計劃。

跑前:在運動前1-2小時,補充250-500毫升水,可根據具體的氣溫、濕度、比賽距離等情況做適當調整,可適量攝入一定的功能飲料,或點心食物。

跑中:每次100-200毫升,每隔10-20分鐘,頭一個小時可以只喝白水。跑步超過一個小時,每隔10-20分鐘,補充100-200毫升的運動功能飲料。因為隨著汗液的排出也會流失大量的電解質,電解質的流失會降低肌肉的興奮度,肌肉無力,你將會感到十分疲勞,甚至會引發抽筋。補充電解質的方法就是喝運動功能飲料,或者直接服用鹽丸。在一般的馬拉松比賽中,組委會都會在沿途設置補水站,是有提供運動飲料和普通白水的。你可以喝一半白水,喝一半運動飲料。

跑後:運動後2小時內及時補充水分或功能飲料600-800毫升(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調整),直至尿液顏色正常清亮為止。

馬拉松補水技巧

跑步中的補水,尤其是馬拉松比賽中,每次的補水切忌不要扎頭猛喝,每次喝一口,多口喝完,會讓你更舒服。一次性大口喝太多,也易吞食大量空氣,很容易體內脹氣。在跑馬途中,遇到水站慢慢降速跑到桌子邊,但不要停下腳步,抓起水杯,把杯口捏住,留一個小口將水往嘴裡送,這樣不容易嗆到,喝幾小口後,可以將剩餘的水往頭部或者頸部往下倒,用來降低體溫。

馬拉松補水黑科技

3名倫敦帝國學院的學生自製了「超環保甚至可以吃的水瓶」,他們研究出一個能拿在手上把玩的「水球」,這個「水球」顏色透明,但你不同擔心它破裂,它不僅能裝水,而且可食用,有點萌,這個水球叫「Ooho」。

它的外膜由天然的海藻萃取,可以揉捏,即使顛簸也不必擔心外膜破裂,雙層膜可以確保 Ooho里的水是衛生乾淨的,撕下外表的一層膜直接塞入口即可,如果實在接受不了吃膜,那就咬個小口,把裡面的水擠入口中,不要擔心隨意丟棄會污染環境,它也會在4-6周自然降解。期待以後的馬拉松能夠使用這個黑科技。

你可能還喜歡:

跑步會掉肌肉嗎?跑者究竟需要怎樣的肌肉

當你工作累了,應該用休息還是運動來緩解疲勞?

人魚線馬甲線是練出來的還是瘦出來的

如果不能心懷敬畏,跑步遲早會讓你栽跟頭

——end——

「輕如羽 跑無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跑 的精彩文章:

避免這10大誤區減肥成功還會遠嗎,句句扎心

TAG:慧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