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居魯士大帝的嗣裔:從波斯到伊朗

居魯士大帝的嗣裔:從波斯到伊朗

原標題:居魯士大帝的嗣裔:從波斯到伊朗



《亞歷山大大帝在居魯士大帝的陵墓前》(Alexander at the Tomb of Cyrus the Great)。作者Pierre-Henri de Valenciennes(1750-1819)。描述了亞歷山大大帝祭掃波斯帝國的創立者居魯士大帝陵墓的情景。



《居魯士大帝》(Cyrus the Great)。作者不詳。

阿契美尼德帝國


居魯士大帝(前600或576年-前530年,在位約29-31年)即居魯士二世,波斯帝國的創建者,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dynasty)的第一位皇帝。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祖先是阿契美尼斯(Achaemenes),他在前705-前675年統治著叫做波斯(Persia)的王國,他的兒子Teispes把定都於埃蘭(Elamite)。當時伊朗高原的大部分地區處於強大的米底王國(Medes)的統治下。


居魯士大帝在前559年登基,前550年滅亡了米底王國,統一了伊朗高原,前539年他又攻佔了巴比倫,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


這些從阿契美尼斯到居魯士大帝的歷史是後來的皇帝大流士一世補寫的。希臘人的記載則是個神話:阿契美尼斯的父親是希臘英雄帕休斯(Perseus),母親是衣索比亞公主安德洛墨達(Andromeda),阿契美尼斯是宙斯的孫子。


這樣一來,波斯帝國的歷史,就有兩種計算方式:


前705-前330=375年 (從阿契美尼斯算起)


前550-前330=220年 (從居魯士大帝算起)


不管怎麼說,波斯帝國,又稱第一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帝國(Achaemenid Empire,前550-前330年)是古代世界最大的一個帝國,歷經了200-400年之久。


波斯帝國當時佔地面積超過400萬平方公里,人口估計在5000萬以上。居魯士大帝的統治疆域:西邊到以色列,土耳其和達達尼爾海峽,東邊到巴基斯坦和印度河流域,南邊到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阿拉伯半島和阿曼等地,北邊到喬治亞,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一帶。波斯帝國的中心,位於現在的伊朗地區。

古希臘時期的歷史學家,對波斯帝國的統治者評價,不少都是負面的,唯一的例外是居魯士大帝:仁慈寬容,創立了「大統一,小自治」模式,將50多個國家整合為一。


公元前530年,居魯士大帝在出兵攻打今天哈薩克的錫爾河(Syr Darya)地區的一個游牧部落聯盟馬薩格泰人(Massagetae)時,兵敗被殺。歷史記載:居魯士大帝戰敗後,他的頭被割下來,並被送給馬薩格泰人的女王托米麗司(Tomyris)。所以,居魯士大帝的墳墓實際上是一個「衣冠冢」。


但是沒有任何歷史學家恥笑居魯士的死亡:南征北戰一生,理應戰死疆場的古代英雄。


這個陵墓現在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居魯士大帝的「人權,政治,軍事思想,對後世影響巨大」:他的思想,首先傳播到希臘地區,得到希臘各個城邦國家的認同。在波斯帝國200年後被希臘人征服後,他的影響繼續存在。


例如,希臘聯軍統帥亞歷山大大帝,曾祭拜居魯士的陵墓並下令修繕陵墓以示尊敬。又如,右圖的文物現藏大英博物館,稱為「居魯士圓柱」(Cyrus cylinder),1971年被聯合國稱為「宣示古代人權宣言之證明」的文物:居魯士大帝善於「從事不流血的征服和傳播征服後的寬容」。


例如,根據「希臘歷史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描述:前539年,居魯士的大軍圍困了當時世界最富庶的巴比倫,但是沒有攻城。在一個狂歡節的夜晚,波斯大軍突然出現在巴比倫的城裡:沒有抵抗,也沒有屠殺。原來,巴格達建立在幼發拉底河岸邊,城門下面的閘門封鎖住了從河流進入巴格達的可能性。居魯士查清了這些情報,趁著巴比倫節日之夜派出大軍「從上游截斷了河水」,使幼發拉底河的水位突然降低到「僅僅淹沒小腿」的低水位。然後,波斯精兵趁著夜色,從河底鑽過城門下面的閘門,進入了固若金湯的巴格達。高大堅固的巴比倫城牆,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第二天,居魯士大帝入城,廢黜了巴比倫國王,釋放了奴隸,寬恕了所有人。《聖經》記載:巴比倫國王囚禁的以色列人被居魯士大帝放回到耶路撒冷,並且允許以色列人重建被巴比倫人摧毀的神廟(聖殿)。


希臘人,以色列人,波斯人都記錄了居魯士大帝的偉業和仁慈。


居魯士大帝時代的巴比倫,作者不詳。



帕薩爾加德(Pasargadae),居魯士大帝在位期間(前559-前530年)的波斯首都,宮殿遺址:Cyrus made me, I stand to testify(「居魯士製作了我,我站在這裡證明之」)。



《居魯士的頭被送給托米麗司女王》(The head of Cyrus brought to Queen Tomyris),作者魯本斯。



《托米麗司把居魯士的頭顱放在盛滿血的革囊里》(Tomyris Plunges the Head of the Dead Cyrus Into a Vessel of Blood),作者Alexander Zick(1845–1907)。


關於居魯士的死,「希臘歷史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描述得更加繪聲繪色,比司馬遷的《史記》里的故事更加引人入勝。這裡出現的一位女王,與以色列的莎美樂和埃及的艷后一樣,成為西方藝術中永不凋謝的題材之一。


據說,中亞有一個馬薩革泰人(Massagetae)的國家,「生活方式與服裝都類似於斯基台人」。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是一個美麗的女王托米麗司(Tomyris),這個民族擅長騎馬和射箭,經常南下侵擾。居魯士的謀士建議:征服埃及之前,首先必須征服馬薩革泰人,免除後顧之憂。於是,居魯士首先給女王送去了一份「和親」的建議,當然被女王拒絕了。「先禮後兵」,居魯士名正言順開始了一次遠征:從伊朗出發,渡過了錫爾河(Syr Darya,現哈薩克境內)。托米麗司女王要求居魯士停止侵略,居魯士不同意;托米麗司女王又要求雙方約定時間和戰場,堂堂正正的決戰一場,居魯士同意了。


一開戰,居魯士的軍隊就大敗而逃,托米麗司女王的兒子斯帕爾迦披西斯王子(Spargapises)率領兇悍的騎兵,佔領了「僅有少數老弱病殘把守」的波斯大本營:這裡,堆滿了食物和美酒。王子和他的騎兵隊伍很快喝得酩酊大醉,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居魯士的大軍返身殺回,俘獲了昏睡中的王子。

原來,居魯士又一次進行了間諜戰:他查明,馬薩革泰人從來不喝酒,只喝奶。一旦喝酒必定大醉而喪失戰鬥力。所以,居魯士先在軍營里為王子的軍隊準備了大量的美酒,然後佯敗,誘敵深入……活捉了王子,作為人質。


本來,居魯士可以開始和平談判,兵不血刃地再次拿下一塊屬地。但是,意外發生了:王子酒醒以後羞愧難當,憤而自殺了。失去了兒子的女王狂怒了,她修書痛斥居魯士毫無信用,發誓要讓「嗜血的居魯士喝夠血」,讓他的軍隊淹沒在血海里,並且再次約定「堂堂正正的決戰」。


實在沒有什麼台階可下,居魯士硬著頭皮答應了「堂堂正正的決戰」。


斯基台人(Scythian)是一個分布廣泛的游牧民族,驍勇善戰,精於騎射,但是他們沒有文字。希臘人記載的斯基台人分布區域從東歐到中亞和西亞。有人說匈奴可能就是斯基台人的一支。


女王和王子的悲劇,感動了很多斯基台人的游牧部落。一場空前殘酷的戰爭在哈薩克腹地展開了,無數斯基台騎兵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大會戰,居魯士大帝遇到了「人生中最為殘酷激烈的一場戰役」。


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沒有人知道,互相殺戮進行了多少天。


雙方完全殺紅了眼,沒有任何俘虜的紀錄。


波斯遠征軍,幾乎全部陣亡,連馬革裹屍的機會也沒有。


居魯士也死了,後來他的陵墓是空的,只是一個「衣冠冢」。


女王勝利了。但是女王仍不解恨:她割下居魯士的頭,放進裝滿血的革囊,實踐了讓「嗜血的居魯士喝夠血」的誓言。後來,她每天都用居魯士的頭蓋骨做成碗喝酒,直到她離開人間,去見她心愛的兒子……這個令人蕩氣迴腸的曲折動人的故事,與中國項羽的「霸王別姬」一樣,在西方和阿拉伯世界,代代傳誦。

居魯士大帝的衣冠冢,獲得了一個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托米麗司女王的名字,成為了一個羅馬尼亞城市的名字。



居魯士大帝衣冠冢。伊朗,帕薩爾加德(Pasargadae),居魯士大帝在位期間(前559-前530年)的波斯首都。


戰亂不斷的美索不達米亞,最後在居魯士大帝手裡,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所有的大小國家最後都併入波斯,其中很多小國家都是主動歸順的。居魯士大帝不斷地征服,又不斷地寬容對待不同的民族:仍然保留各國王室和貴族的特權,給人民安定的生活,尊重所有國家的不同信仰和宗教。居魯士大帝的陵墓,比不上任何其他波斯帝國皇帝,也比不上很多其他國家帝王的陵墓,與中國陝西關中平原上幾十個巨大的漢唐皇帝陵墓相比,更是小得可憐。


但是,居魯士的簡陋的衣冠冢,列入了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因為,居魯士不是征服其他文明,而是崇拜和保護了所有兩河流域的文明。



居魯士大帝的陵墓旁邊的一根巨大的石柱上刻著:「我是居魯士王,阿契美尼德宗室」。

居魯士大帝的兒子和繼承者岡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在位時間7 年:前530-前523年。


岡比西斯二世繼續征伐,主要是向西方征伐:他先後征服了埃及,努比亞(Nubia,現在埃及南部和蘇丹北部的一個消亡的古國),昔蘭尼加(Cyrenaica,現在利比亞東部地區)等地。


根據「希臘歷史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的記載:在征伐埃及時期,波斯國內發生叛亂,岡比西斯二世率領著大約五萬人的軍隊返回波斯的途中,在一次非常猛烈的沙塵暴中徹底消失了。這是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懸案之一,後世曾經多次考察,直到今天也始終沒有發現岡比西斯二世及其軍隊的任何蹤跡。


所以,後世記載為:岡比西斯二世「在位為前530-前523年,死於前522年」:當時也曾經尋找了將近一年。


岡比西斯二世的繼承者是波斯帝國第三位和第四位皇帝:大流士一世(Darius I of Persia),薛西斯一世(Xerxes I of Persia)這兩位波斯皇帝,由於分別發動過進攻希臘的戰爭,所以被希臘的歷史學家們醜化了。


這兩位波斯皇帝,使得波斯帝國達到了巔峰時代:行省制度,軍區制度等,逐步建立和健全。


波斯帝國,由於居魯士大帝到薛西斯的四位開國皇帝的功勞,一直興盛了長達220 年。


在公元前3世紀以前,中東地區一直是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心:兩河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從城邦國家,到地區性王國,再到洲際大帝國。最後出現的波斯帝國是中東歷代文明的集大成者,歷史上第一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巨大帝國,波斯帝國的出現,也是世界歷史的一個篇章的總結。


尤其是其創立者居魯士大帝:征戰,征服和對被征服者的寬容,在人類歷史上留下濃重的印記。


大流士一世(Darius I of Persia)和薛西斯一世(Xerxes I of Persia)的陵墓。


「我,大流士,偉大的王,萬邦之王,波斯之王,諸省之王……」這是大流士在平定波斯帝國各地割據勢力之後,用三種文字刻在石頭上的話。大流士的話和這塊巨石,現在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大流士並不是一位所向無敵的征服者,但他是歷史上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統治者,「他將風采各異的幾十種文明和文化納入一個有效運轉的系統」。


歷史對大流士一世,評價很高:「大流士大帝」。


波斯第一帝國,只有兩個君主被稱為大帝:居魯士大帝,大流士大帝。



大流士大帝時代雕刻的貝希斯敦銘文(Behistun Inion),三種文字銘刻。



原文用三種文字雕刻:古波斯語=Old Persian language,埃蘭語=Elamite language(一種消亡的語言),巴比倫語=Babylonian,又稱阿卡德語(Akkadian),一種消亡的閃米特語言(Semitic language)。



遊客們站在貝希斯敦銘文(Behistun Inion)的岩石的突出部分。


貝希斯敦銘文(Behistun Inion)的下面:這個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是伊朗的旅遊勝地。


波斯帝國對世界歷史的影響,不在於其疆域,而在於其制度。


波斯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具有世界性帝國,如何統治這樣一個大國,過去沒有經驗,必須自己摸索。大流士大帝以居魯士大帝「大統一,小自治」的原則為宗旨,摸索出治理這個巨大帝國的各種辦法。


大流士大帝建立和完善的各種制度,如行省制、軍區制、稅收制等深刻地影響了後來的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等世界性帝國。


大流士大帝建立的發達的水陸交通制度,大大加強了古代各個文明之間的交流,使世界的聯繫更緊密了。


但是,暴力鎮壓與戰爭,依然不可避免:


例如,大流士大帝,曾經「在一年裡剿滅了九位自封的國王」。


例如,大流士大帝,曾經遠征希臘,但在馬拉松戰役失敗了。


例如,大流士大帝的繼承者薛西斯一世,第二次遠征希臘也失敗了。

波斯帝國的版圖,在大流士大帝的時代,如下圖所示:



波斯帝國共有四個首都:巴比倫,蘇薩(Susa),埃克巴坦那(Ecbatana),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


據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前485-前425年)的記載:波斯帝國過於龐大,所以修建了長達2700多公里的皇家幹道(上圖中的棕色路線),「步行90天的路程,波斯信使的快馬可以7天到達」。


波斯波利斯的希臘文意思是「波斯城」,當時屬於「世界財富的中心」。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波斯波利斯也是最大,最新,最著名的首都。波斯波利斯經歷三代君主歷時70多年才初步建成,後來又進行了擴建。


大流士一世(Darius I,在位前522-前486年=36年)


薛西斯一世(Xerxes I,在位前486-前465年=21年)


阿爾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 I,在位前465-前424=21年)


全部建築大約可分為五期:


第1期(前515-前490年):阿丹巴與庫房


第2期(前490-前480年):萬國門,大流士寢宮


第3期(前480-前470年):薛西斯一世寢宮與後宮


第4期(前470-前450年):百柱廳,阿爾塔薛西斯一世王宮


第5期(前360-前338年):32柱大廳等擴建工程


波斯帝國君主的寬容,從居魯士大帝一直延續到他的子孫。


例如,兩次希波戰爭中的希臘將領,雅典政治家,海軍統帥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前524-前459年),在關鍵性的薩拉米海戰(Battle of Salamis)中包圍了600-1200艘波斯戰艦,摧毀了其中200 多艘(希臘僅損失40餘艘),打敗了波斯海軍,取得了第二次希波戰爭的最終勝利。


地米斯托克利將軍的海戰勝利,迫使波斯皇帝薛西斯一世的幾十萬陸軍,不得不撤回波斯。


戰勝波斯以後,由於威信過高,雅典和斯巴達流放和通緝地米斯托克利將軍。他逃出雅典,然後他的朋友設法把他的家人搞出雅典,他們全家來到波斯。被他打敗的薛西斯一世的兒子阿爾塔-薛西斯一世,不僅沒有懲罰這位「敵國的主要將領」,反而給他全家三座城市作為封地。地米斯托克利頤養天年,65歲終老在波斯。


寬宏大量的波斯帝國,這樣對待敵手,最後的結果是:「波斯帝國沒有敵手」。


亞歷山大大帝,在前323年,聯合希臘各個城邦,進攻和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波斯波利斯,亞歷山大大帝允許他的軍隊肆意搶掠。最後,一場大火燒毀了這座城市。直到今天也不清楚這場大火是出於意外還是蓄意下令縱火。部分城區被毀,其他大部分城區是後來損毀放棄的。


現在,波斯波利斯遺址,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伊朗的一個旅遊勝地。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設計圖。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的波斯武士雕塑。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的進貢朝覲的浮雕。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的進貢朝覲的浮雕。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的怪獸雕塑。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的怪獸雕塑。



巴黎,盧浮宮,波斯波利斯的部分遺物。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的精美獅子與牛的浮雕。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的精美波斯武士群雕。



世界文化遺產,波斯波利斯,遺址大門處,巨大的人面獅身神獸的浮雕。


當時中國處於春秋時代,也是一片混戰,但是沒有留下埃及,兩河或波斯這樣宏偉巨大的歷史遺迹。


居魯士大帝和大流士大帝,不愧為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的兩位西方帝王,他們的遺產一直被繼承到今天。


居魯士大帝創立了波斯帝國,大流士大帝建立了波斯帝國的20個行省,最後擴展到36個行省,波斯帝國的有效管理的面積超過400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5000萬(一說1.2億人口)。


薩珊帝國


第一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帝國)被希臘滅亡後,進入了希臘化時代(Hellenistic period,前323-前30年)。


希臘化時代加上繼承希臘文明的羅馬帝國時代,兩河流域和伊朗高原,被異族統治了約600年。不述。


第二波斯帝國,正式名稱是薩珊帝國(Sassanid Empire)。


歷史學家這樣劃分是有道理的:


第一,薩珊帝國,基本繼承了第一波斯帝國的疆域(右圖)。


第二,薩珊帝國延續約430年(224–651年),長期的王朝。


第三,薩珊帝國的統治者是波斯人,不是希臘或者羅馬人的後裔。


第四,薩珊帝國是拜火教,薩珊帝國被伊斯蘭教滅亡:按照宗教區別。


薩珊王朝之後,中東北非西亞等地進入伊斯蘭教哈里發王朝的時代,大大小小的不同派別的穆斯林國家的時代。


所以,我們常說的「波斯帝國」有兩個:


阿契美尼德帝國(第一波斯帝國)


薩珊帝國(第二波斯帝國)


歷史有時「很不公平」,對兩類帝國歷史的記載總是「特別豐富」:一類是留下大量宏偉建築或工程的帝國,記載和研究特別多;一類是大規模殺戮戰爭的帝國,即使別無建樹,例如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的帝國們。


薩珊帝國一是沒有留下宏偉建築,二是沒有發動大規模戰爭。


薩珊帝國歷史430年,記載很少,似乎很不公平。



薩珊帝國的首都,泰西封(Ctesiphon),薩珊帝國王宮遺址。位於巴格達以南約35公里處。



薩珊帝國的遺迹,遠遠不如「波斯第一帝國」時代的遺迹宏偉壯觀。



薩珊王朝的鍍金銀盤,製作精美,現藏大英博物館。



上圖:馬頭,鍍金銀器,製作精美,4 世紀薩珊王朝(Sassanid)的藝術品。出土於伊朗的Kerman。


也就是說,中國人所說的「波斯」正是薩珊帝國。


薩珊帝國的傳承方式很有意思:不是長子繼承製度,而是王室和大臣們聯合推選傳承人,所以「大部分推選的不是長子,反而往往是年幼的兒子,甚至還兩次推選出女王」。


不知道這種制度是怎麼來源的。


但是,這種制度下,王室和大臣們的權利比較大,不容易出現非常強勢的君主或者暴君或者熱愛戰爭的皇帝,所以薩珊帝國的戰爭遺迹不多,但是留下的藝術品非常精美。


正是在這樣的一個體制下,大唐和波斯之間開始了洲際貿易,很多波斯帝國亦即薩珊帝國的商人來到西安(唐朝的長安),甚至長期居住在長安:絲綢之路,正是薩珊帝國與唐朝建立的。


後來,新興的伊斯蘭教開始了擴張:速度非常快。


622年伊斯蘭教創立,651年就滅亡了薩珊帝國:29年。


上圖的鍍金銀制盤子和馬頭,右圖的鍍金和鍍銀的寶劍都是中國同期的三國兩晉時代和隋朝唐朝時代的文物里看不到的。


薩珊帝國建立時,中國處於三國演義的時代,薩珊帝國滅亡時,中國處於隋朝和唐朝:


三國:220-280年=薩珊224年建國


唐朝:618-907年=薩珊651年滅亡,王子卑路斯(Peroz II) 帶著一些人逃到中國長安,當時是唐高宗時代。


這是中國與西方大規模交流開始的時期:絲綢之路從漢朝開始,唐朝達到高峰時期。


阿拉伯的哈里發王朝,定都於巴格達,但是「主要朝臣都是原先的波斯帝國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繼續與唐朝等交流。唐朝把阿拉伯人稱為「大食」。


阿拉伯的各個哈里發王朝中,最自由,最繁榮的是阿拔斯王朝:正是中國的北宋和南宋時代。


世界很多歷史學家認為:中國北宋和南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經濟和文化最自由,最繁榮的時代。


塞柱爾帝國,花刺子模帝國和蒙古伊爾汗國


塞柱爾帝國(Seljuq dynasty,1071-1325年)是一個鬆散帝國。


塞柱爾帝國,花刺子模帝國和蒙古伊兒汗國,三個朝代混合在同一個時期,並且互相攻伐,沒有任何文化藝術建樹,歷史記載也不清楚。


這三個王朝的主要貢獻:毀滅了阿拉伯文明巔峰,阿拔斯王朝。


大體的過程如下:


烏古斯人(Oghuz,土庫曼人的祖先)的首領塞柱爾父子兩代攻佔了從伊朗到土耳其的廣大地區(右上圖),他們的鬆散的帝國叫做塞柱爾帝國。


後來,原先隸屬於塞爾柱帝國的花刺子模(Khwarezmian dynasty,1077-1231)獨立出來,成為波斯地區的「強國」


當時,塞柱爾王朝沒有滅亡,互相之間和內部之間打來打去。


塞柱爾和花刺子模都沒有摧毀巴格達為中心的阿拉伯文明,但是把阿拔斯王朝「降低等級」成為屬地,也是他們互相戰爭的爭奪對象。


後來,花刺子模招惹了蒙古,蒙古軍隊兩次西征,滅掉了所有各國。


蒙古帝國是各國歷史記載大都予以否定的軍事集團:滅亡了很多文明。


在波斯和中東地區,蒙古帝國首先滅亡了阿拔斯王朝(1258年攻陷巴格達),21年後,也滅亡了南宋:1279年崖山海戰是南宋最後一戰,戰敗的陸秀夫背著小皇帝投海身亡。



上圖是成吉思汗親自第一次西徵到波斯地區的示意圖。


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攻打花刺子模(Khwarezm)的時間為1219-1221年。花刺子模帝國,位於今天的土庫曼,烏茲別克和伊朗地區。成吉思汗出兵的原因是花刺子模殺死了蒙古的和平商隊。


35年後,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Hulagu,1217-1265年),第二次發動蒙古西征:1258年攻陷巴格達,阿拔斯王朝滅亡。1260年攻陷大馬士革,阿尤布王朝滅亡(阿尤布王朝的創立者,正是當年打敗了歐洲的十字軍,收復了耶路撒冷的阿拉伯英雄,薩拉丁)。


從622年伊斯蘭教創立開始,延續了600年的穆斯林文明的兩大中心,巴格達和大馬士革,都被蒙古鐵騎摧毀了。


旭烈兀後來建立了伊兒汗國(Ilkhanate,1256-1353),基本上也是波斯帝國的疆域(右圖),屬於蒙古「四大汗國」之一。但是旭烈兀的伊兒汗國,比他的二哥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管理得更糟糕也分崩離析得更快,因為他們的統治非常血腥和殘忍。雖然旭烈兀的伊兒汗國在1295年宣布伊斯蘭教為國教,但是這個鬆散動蕩的蒙古人的波斯王朝幾十年就垮台了。


帖木兒帝國


帖木兒帝國,1370-1526年:延續了156年。


帖木兒帝國的版圖,基本也是前兩個波斯帝國的疆域,帖木兒帝國的巔峰時期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安納托利亞(Anatolia),高加索地區,中亞地區,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的大片領土。


帖木兒帝國的創建者帖木兒(Timur,1336-1405)是突厥貴族,他的的母親是蒙古人,所以這個帝國的王族也有蒙古血統。


成吉思汗,摧毀了花刺子模:屠城,幾乎殺死了所有人。


帖木兒,建設了花刺子模:他把首都遷到當年的花刺子模的首都,現在烏茲別克的第二大城市,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撒馬爾罕(Samarkand,Uzbekistan),然後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和文化建設。


在帖木兒帝國時代,伊斯蘭文明的中心,從巴格達和大馬士革,轉移到了撒馬爾罕。


下圖就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撒馬爾罕的列吉斯坦廣場(Registan:波斯語意思為「沙子的土地」)。



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帖木兒帝國遺迹,列吉斯坦廣場(Registan):三座馬德拉撒(Madrasah),阿拉伯語的意思為伊斯蘭神學校或學校。這三座學院的的名稱與建成年代為(從左到右):


伊斯蘭學院=Ulugh Beg Madrasah:1417-1420年


伊斯蘭學院= Sher-Dor Madrasah:1619-1636年


伊斯蘭學院= Tilya-Kori Madrasah:1646-1660年


這段時期中國處於明朝(1368–1644 年):為了防止帖木兒帝國和其他兇悍的游牧民族,再次大規模入侵中國,明朝開始大規模修建長城。今天我們看到的長城,都是明長城。秦漢隋唐的長城,遺迹都沒有了。


看到中國長城雄偉巨大,打進不來,穆斯林游牧民族們,就忙著建設自己的帝國了。



最左邊的伊斯蘭學院,Ulugh Beg Madrasah的全景圖。這是帖木兒帝國時代的建築。



帖木兒帝國創立者,帖木兒(Timur,1336-1405),位於烏茲別克的列吉斯坦廣場(Registan)。


帖木兒,在波斯-阿拉伯語里是「鐵」的意思,他創建了帖木兒帝國(Timurid Empire and Timurid dynasty),他在位35年:1370-1405年。


帖木兒帝國是幾個蒙古帝國的繼承者。


帖木兒帝國又是穆斯林文明的繼承者。


帖木兒帝國,奧斯曼帝國,都是突厥帝國。區別在於:


奧斯曼帝國=信仰遜尼派:這塊疆域上是現代土耳其。


帖木兒帝國=信仰什葉派:這塊疆域上是現代伊朗,還有一部分帖木兒的子孫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兒王朝,直到1858年才被大英帝國滅亡。1940年代的「印巴分治」就是把整個印度次大陸地區,按照什葉派穆斯林與印度教的信仰區別,劃分為兩個不同的國家:巴基斯坦和印度。


所以,帖木兒和他的帝國是承前啟後的一個帝國。


蒙古帝國曾經殺戮了幾千萬人,歷史名聲很差。


帖木兒帝國的征伐同樣血腥,歷史聲名也很差。有的西方資料來源說:帖木兒帝國建立期間先後導致了1700萬人的死亡。不述。


安哥拉戰役(Battle of Angora)是最著名的一場戰役。


1402年的安哥拉戰役是奧斯曼帝國和帖木兒帝國之間,在現在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舊譯安哥拉)附近發生的一場大戰。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遜尼派和什葉派的這兩個突厥帝國的這次大決戰,奠定了後來的土耳其和伊朗的基礎。


1402年,帖木兒率領14萬(一說20萬)大軍進攻奧斯曼帝國,奧斯曼的第四位蘇丹,巴耶塞特一世(Bayezid I,1360-1403,在位1389-1402年)率約8.5萬(一說12萬)人迎戰。


7月20日,雙方在安哥拉(即現在的安卡拉)附近激戰,巴耶塞特兵敗被俘,第二年在囚禁中去世。


這場戰役規模巨大,兵力數據至今爭議不止,很多文獻認為,雙方兵力分別為40-80萬。



《帖木兒囚禁蘇丹巴耶塞特》(Sultan Bayezid prisoned by Timur),作者Stanislaw Chlebowski。帖木兒是個跛子,圖中他手持一根藤杖,身佩腰刀。巴耶塞特一世(Bayezid I)神情沮喪的坐卧在榻上。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巴耶塞特一世戰敗被俘之後,被關在一個鐵籠子里,他的王后則成為奴隸,如右圖所示(作者Johann Nepomuk Geiger,1805-1880)。


總而言之,安哥拉戰役是亞洲中部地區規模最大,影響也最深遠的一次大戰。這次戰役在西方和歐洲,人人皆知。


帖木兒獲勝後,沒有繼續進攻奧斯曼帝國,而是回師撒馬爾罕,籌備征服中國。


這次失敗使奧斯曼帝國大傷元氣,延緩了拜占廷帝國的滅亡:當時巴耶塞特一世正在圍攻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他被俘後,他的四個兒子之間發生內戰:1402-1413年內戰11年。


巴耶塞特一世是奧斯曼帝國的第四代蘇丹,後來第七代蘇丹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1432-1481)攻下了君士坦丁堡,滅亡了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崛起。


安哥拉戰役之後,帖木兒解除了入侵中國的後顧之憂:他率領突厥和蒙古等多個游牧民族的聯軍,開始進攻明朝。


當時,中國的漢族建立了明朝(1368–1644 年)。元朝的勢力被明朝驅除到了蒙古地區。


因此,帖木兒(Timur,1336-1405,在位:1370-1405年)作為蒙古帝國的繼承者「負有責任」征服中國。但在前往中國的途中,帖木兒病故了,他的軍隊又退回了帖木兒帝國地區。


明朝的永樂大帝朱棣,則派使團前往帖木兒帝國的首都撒馬爾罕,再次開啟了絲綢之路的東西貿易。


後來,帖木兒的一部分子孫攻佔印度,建立莫卧兒帝國延續了長達332年(1526-1858年),大英帝國先是在莫卧兒帝國殖民和貿易,1857年印度大起義,大英帝國調集30萬軍隊攻佔了德里,徹底消滅了莫卧兒王朝。



世界文化遺產,印度泰姬陵,莫卧兒王朝的建築(建於1632-1653年):這座建築與上述的烏茲別克的列吉斯坦廣場(Registan)屬於同樣的風格。這種風格被後世稱為「波斯-伊斯蘭-印度」風格。由於源自帖木兒帝國的子孫,所以莫卧兒帝國的上層是穆斯林,基層是印度教,波斯語是宮廷,外交,文學和上流社會的語言。


正是因為上述的原因,這裡把「大波斯地區」的戰亂歷史,分為兩個博文。


一個博文,從波斯帝國開始,到伊朗結束(什葉派穆斯林)。


一個博文,從伊斯蘭教開始,到土耳其結束(遜尼派穆斯林)。


薩非帝國(Safavid dynasty)


薩菲帝國(Safavid dynasty)是中世紀伊朗。


薩菲王朝也是中世紀伊朗向現代伊朗的過渡時期。


薩菲王朝或薩菲帝國的時代:1501-1736年=235年。


對比帖木兒帝國:1370-1526年=兩個帝國有25年時間重疊,也就是說,薩菲王朝成立後25年里逐步趕走了帖木兒帝國。


從疆域上看,蒙古伊兒汗國(1256-1353),突厥帖木兒帝國(1370-1526),薩菲帝國(1501-1736年)都處於所謂「大伊朗地區」,所以薩菲王朝又稱伊朗薩菲王朝(Safavid dynasty of Iran)。


當時的真實情況為:奧斯曼帝國與帖木兒帝國,兩個突厥帝國,互相爭鬥了一百多年。奧斯曼帝國攻進歐洲後,學習和引進了歐洲的火槍和大炮,打得仍然使用長矛馬刀的帖木兒帝國,不斷敗退。


薩菲帝國的創建者是一個土庫曼部落首領,伊斯瑪儀一世(Ismail I,1487-1524年)。


伊斯瑪儀一世當時聯合七個土庫曼部落,建立了薩菲帝國,自立為「沙」(Shah,國王)。


一方面,他自稱屬於古代的薩珊王朝的後裔,另一方面,為了抗衡遜尼派的奧斯曼帝國,他尊奉什葉派的第十二伊瑪目(Imam)伊本·哈乃菲葉為先祖,並將什葉派定為國教。這就是什葉派成為後來的伊朗國教的由來。


說明:「沙」(Shah,國王)是波斯古語「萬王之王」簡稱。薩菲自稱古波斯帝國後裔,所以用這個稱呼。


薩菲帝國成立於1501年,當時定都在現在的伊朗的第四大城市大不里士(Tabriz)。


然後,伊斯瑪儀一世很快征服了整個波斯,亞美尼亞,伊拉克等廣大的奧斯曼帝國的領土。



大不里士(Tabriz),現在城市人口140萬,僅次於伊斯法罕,伊朗的第四大城市。


但是,薩菲帝國的軍隊也不行,也是長矛馬刀,也打不過奧斯曼帝國的火槍和大炮。薩菲帝國成立86年後,1587年,16歲的阿巴斯一世(Abbas I of Persia,1571-1629)登基。


關於阿巴斯大帝,各國資料都有介紹:


英語資料說:他兇殘好戰,攻佔很多奧斯曼領土,甚至把自己四個兒子都殺了。


日語資料說:他佔有「天下一半財富」,首都伊斯法罕建立了一批偉大的建築物。


歷史事實,既是如此,也非如此。


歷史上,這個薩菲帝國的統治集團是一個極端什葉派教團,叫做Qizilbash,意思是「纏著紅頭的戰士」,他們非常好戰,也非常善戰,如右圖中伊朗博物館的形象所示。


阿巴斯大帝的父親軟弱無能,但是薩菲帝國皇室號稱是「前薩珊帝國的後裔」,此外,薩菲皇室又是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第十二伊瑪目)。所以這些紅頭戰士教團會打仗,但是他們自己不適合當皇帝。於是,這些紅頭戰士就把年僅16歲的阿巴斯王子,從當時薩菲帝國的首都加茲溫(Qazvin)搶奪到紅頭戰士教團所在的伊斯法罕(Isfahan),並逼迫阿巴斯的父親退位了。


歷史上,奧斯曼帝國與薩菲帝國,戰鬥了長達150年之久。


阿巴斯一世,又稱阿巴斯大帝的原因是:他繞過奧斯曼帝國,與英國等歐洲列強結盟並聘請英國軍官訓練使用現代化武器的新軍隊,打敗了奧斯曼帝國。


16歲的阿巴斯大帝登基的時候,薩菲帝國的開國皇帝伊斯瑪儀一世佔領的伊拉克等許多地方,當時已經又被奧斯曼帝國搶走了。


16歲的阿巴斯大帝登基後,這些極端什葉派穆斯林發動了一系列戰爭:大片土地又都被這些「纏著紅頭」的穆斯林武士(Qizilbash)拿著歐洲的洋槍洋炮搶回來了。阿巴斯大帝搶回來的領土主要包括:


1598年:攻佔烏茲別克等地。


1609年:對庫爾德人大屠殺,並佔領了庫爾德人的地區。


1622年:打敗奧斯曼帝國,攻佔巴格達地區和高加索地區。


1622年:攻佔葡萄牙的貿易航線上,波斯灣的據點Hormuz(阿巴斯大帝與英國的東印度公司,荷蘭的東印度公司都積極合作,擴大帝國財富的來源)。


1629年,阿巴斯大帝去世的時候,他的五個兒子都無法繼承他的王位了:兩個兒子先於他去世,一個兒子被他下令處死了,兩個兒子被他下令刺瞎了眼睛:晚年的阿納斯疑神疑鬼,誰也不相信了。


阿巴斯大帝去世時,薩菲帝國佔有的領土包括:現在的伊朗,伊拉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的全部,以及部分土庫曼,烏茲別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


1639年,遜尼派的奧斯曼帝國與什葉派的薩菲帝國,互相攻打了150年之後,都筋疲力盡了。


1639年,雙方在Qasr-e Shirin簽訂了一項協議,確定了「直到今天繼續有效的土耳其與伊朗的邊境」。


這時的薩菲王朝,開始被一個商貿集團控制了,這些商人主要來自自亞美尼亞,喬治亞和印度。


他們用富甲天下的金錢財寶,在首都伊斯法罕,建造了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級別的建築。


波斯人把伊斯法罕稱為Nesf-e-Jahan(「半個世界」):人口超過50萬,163座清真寺,48所宗教學校,1801家商鋪和263家公共浴場(土耳其浴場)。英國文豪莎士比亞在1601年的《第十二夜》也提到過一座極其富有的阿拉伯城市薩菲(即伊斯法罕)。薩菲帝國時期,相當於中國明朝的後半期到清朝的前半期:


薩菲帝國:1501-1736 年


大明帝國:1368-1644 年(薩菲帝國建國的1501年是明朝九個皇帝弘治十四年)


大清帝國:1644-1911 年(薩菲帝國滅亡的1736年是清朝第四個皇帝乾隆元年)


大明和大清建立了一批宏偉的建築,中東中亞當時最宏偉的建築不在阿拉伯世界,而在薩菲帝國:



伊斯法罕,四十柱廳(Chehel Sotoun),阿巴斯二世(Shah Abbas II,1632-1666)建造,薩菲帝國時代接見各國外賓和舉行各種宴會及娛樂活動的宮殿。



伊斯法罕,四十柱廳的內部,有很多巨大的穆斯林壁畫,現在是一個博物館。



《薩菲帝國的阿巴斯二世的宴會》(Shah Abbas II of Safavid at a banquet),描述了薩菲帝國時期的奢華糜爛的宮廷生活。這是四十柱宮裡的壁畫之一。穆斯林的繪畫和雕塑藝術,從未達到歐洲的水平。



Khaju Bridge 橋,1650年左右阿巴斯二世建造,伊斯法罕最精美的橋樑。長度105米,寬度14米。23個孔。



這個橋通稱「33孔橋」。1602年左右阿巴斯一世建造,原名:Si-o-se Pol(意思就是有33個橋孔)。



伊斯法罕的著名景觀之一:「33孔橋」的夜景。



伊斯法罕,伊瑪目廣場,「世界最大的廣場」。原名全文為:Naqsh-e Jahan Square,這個名詞的波斯語意思是「世界廣場形象」,後來更名為國王廣場,最後通稱為伊瑪目廣場。這個廣場,起初是阿巴斯大帝操練和檢閱軍隊的地方:當年,薩菲帝國的軍隊在亞洲西部和中東所向無敵。其中:左邊的圓頂建築是國王清真寺,阿巴斯一世私人的清真寺,右邊的宮殿叫做Ali Qapu Palace 宮,七層建築,阿巴斯一世接見外賓和舉行各種活動的皇宮。中間是伊瑪目清真寺。詳見下述。



伊斯法罕,伊瑪目廣場,世界最大的廣場的夜景。



伊瑪目廣場的Ali Qapu宮,阿巴斯一世的皇宮之一。Ali Qapu的意思是「高大的門」。這座宮殿高度48米,七層,第六層是音樂廳,各國貴賓首先在這裡得到阿巴斯一世的召見和宴請。



伊瑪目廣場,國王清真寺(Sheikh Lotfollah清真寺):阿巴斯私人的清真寺。



伊瑪目廣場,國王清真寺(Sheikh Lotfollah清真寺)的奢華的內部。



伊瑪目廣場,伊瑪目清真寺。



伊瑪目廣場,伊瑪目清真寺的奢華內部。伊瑪目(Imam)的阿拉伯語原義是領袖,師表,祈禱主持的意思,什葉派里「伊瑪目」還代表教長:介於人與神之間即人與真主之間的人物,真主的旨意只有通過伊瑪目才能傳達到人間。什葉派也分了很多派別:十二伊瑪目派,七伊瑪目派,五伊瑪目派等(亦即分別承認5個,7個和12個伊瑪目)。這些伊瑪目出生年代為公元600-868年:這些什葉派尊崇的領袖人物早就去世了,他們的「偉大事迹」和故事都是後來的什葉派編寫的,遜尼派並不承認。各個派別公認的第一個伊瑪目是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



《伊瑪目廣場》(Naghsh-i Jahan Square),作者Pascal Coste(1787-1879)是法國建築師,他作為法國國王使團的成員訪問了薩菲王朝的古都,在1839年創作了這幅作品。



如前所述:伊斯法罕當時的人口超過50萬,163座清真寺,48所宗教學校,1801家商鋪和263家公共浴場(土耳其浴場)。其中最漂亮的仍然是伊瑪目廣場(Naqsh-e Jahan Square)的幾座清真寺。


伊斯法罕,現在雖然是伊朗的第三大城市,但是伊朗的第一大旅遊熱點城市。


但是,原先最繁華的大都市伊斯法罕,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不是亡於戰亂,而是亡於貿易衰落。歐洲人開啟的各種海上航線,成為世界貿易主要形式。陸路貿易全部衰落了。絲綢之路,消亡了。


1736年,薩菲帝國滅亡了:理論上,這是第三個波斯人建立的波斯帝國。


但是,到底什麼人算是真正的「波斯人」(伊朗人),現在已經說不清了:從帖木兒帝國開始,兩個突厥人的帝國最後形成了兩個穆斯林國家,土耳其和伊朗,兩國的人口差不多,面積差一倍:


1736年,薩菲帝國滅亡:擁有重兵的軍閥滅亡了薩菲帝國,先後建立了四個壽命不長的帝國:


1736-1796:Afsharid dynasty(阿夫沙爾王朝,土庫曼人建立,四個國王)


1750-1794:Zand dynasty(桑德王朝,庫爾德人建立,六個國王),設拉子(Shiraz)為首都


1794–1925:Qajar dynasty(卡扎爾王朝土庫曼人建立,四個國王),德黑蘭為首都


1925–1979:Pahlavi dynasty(巴列維王朝,哥薩克人建立,三個國王),德黑蘭為首都


這四個王朝,合計243年,只幹了一件事情:


它們把歷史上疆域廣大的波斯帝國越搞越小,成為一個虛弱的伊朗。


在東邊,他們把波斯帝國的伊拉克弄丟了(薩菲帝國時代,還曾兩次佔有伊拉克地區)。


在北邊,他們這幾個穆斯林帝國,打不過武器更好的基督教帝國俄羅斯(東正教),後來又打不過蘇聯,把烏茲別克,土庫曼等中亞地區,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等高加索地區都丟失了。


在東邊,他們更打不過「世界霸主」大英帝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部也丟失了。



《俄羅斯軍隊攻佔撒馬爾罕》(Russian troops taking Samarkand),作者Nikolay Karazin(1842-1908)。


當時俄羅斯分別與波斯(伊朗)和奧斯曼(土耳其)發生過多次戰爭,落後的俄羅斯佔領了更加落後的兩個帝國很多領土。上圖描述1868年俄國打敗土庫曼人建立的卡扎爾王朝攻佔了現在的烏茲別克的第二大城市撒馬爾罕。


此間,伊朗與土耳其之間也多次爆發戰爭,各有勝負,伊拉克等地最終被奧斯曼帝國佔領了。不述。


從641-1979 年的1338年里,整個「大波斯地區」稱為「伊朗穆斯林王朝時期」(Muslim dynasties of Iran,見右圖)。


從面積巨大(400多萬平方公里)的橫跨亞洲非洲歐洲三大洲的波斯帝國,到只有163萬平方公里的伊朗。


從「宙斯的孫子」居魯士大帝的血統高貴的波斯的子民,到「各個民族大混戰和大混血兩千多年」的一個新的族群。


從希臘時代盛極一時的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國內俗稱「拜火教」),到伊斯蘭教的什葉派中的十二伊瑪目派穆斯林。


我們不清楚,也無法弄清楚穆斯林教派的數量與區別,大體上,如下圖所示:



這張圖是世界不同的穆斯林學派和分支的基本概況:


遜尼派分為四大學派(School),什葉派分為四大流派。


其中,伊朗的12伊瑪目派是一個獨特的派別,他們認為:第1個伊瑪目阿里,出生在麥加,此後的10個伊瑪目全部出生在麥地那,第12個伊瑪目隱遁起來不見了,將來還會顯身救赦信眾。


遜尼派的四個學派源自四個伊瑪目辦的神學院,四個神學院的名稱影響力如上圖。


這兩大派別下屬的八個教派的詳情,可以參照上圖的英文名稱搜索,本博文不予論述。


這些爭執了大約1400年的宗教問題,他們幾十個教派都各執一詞,說不清楚,所以本博文不予涉及。


斯坦,能源與歷史包袱


斯坦(stan)是一個古波斯語詞根,意思是「土地」。所以「XXX斯坦」就是「XXX地方」的意思。


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這五個斯坦曾經是波斯帝國的地方。例如,距離今天的伊朗最遙遠的哈薩克,就是波斯帝國開國皇帝居魯士大帝遠征陣亡的地方。



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五個斯坦的邊界是蘇聯時代確定的。在蘇聯解體以前,伊朗與蘇聯是直接接壤的,五個斯坦是沙俄和蘇聯搶走的。


除了北邊的五個斯坦(五塊「地方」),波斯東邊的兩個斯坦(兩塊「地方」),也丟失了。


巴基斯坦是「第六個斯坦」:突厥人和蒙古人混血的帖木兒帝國的後裔,佔領了整個印度次大陸,建立了歷時332年的莫卧兒帝國(1526-1858年):社會上層是伊斯蘭教,下層是印度教,官方語言是波斯語。印度實際上是「一個波斯化帝國」,後來被英國殖民化了。莫卧兒帝國被歷史學評論為「印度次大陸的波斯化時代」。


莫卧兒(Mughal)一詞源自Moghulistan,「蒙古斯坦」,意思是「蒙古人的土地」(Land of Mongols):這也是波斯語,也是一個「斯坦」。


1858年,英國滅亡莫卧兒帝國,英國女王兼任英屬印度女王。


1947年,英國允許英屬印度(British India)獨立,由於宗教信仰和宗教仇恨,不得不劃分為兩個獨立國家: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印度教的印度,北面則是1919年從英國獨立的另一個「斯坦」,阿富汗斯坦:


Afghanistan 阿富汗斯坦(全稱,中國簡稱阿富汗,伊斯蘭教)。


Pakistan 巴基斯坦(伊斯蘭教,後來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


India 印度(印度教,約300種宗教的合稱)


也就是說,不是只有「第六個斯坦」巴基斯坦,還有「第七個斯坦」阿富汗斯坦,中文譯名簡化為阿富汗,省略了波斯語根「斯坦」。


換句話說:伊朗北面和東面,總共有多達七個斯坦(「地方」)都曾經是波斯帝國的範圍(右圖),後來都丟失了。


伊朗=波斯,中亞影響最大的文明古國,類似中國在遠東的地位和影響。


人種上,伊朗人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多民族的長期混血。


宗教上,伊朗屬於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一個異類:十二伊瑪目派。


經濟上,在20世紀的巴列維王朝時代,伊朗曾經是中亞和中東地區最富有的一個國家。



巴列維王朝時期,1971年為紀念波斯帝國2500周年建造的「自由紀念塔」是德黑蘭的標誌性建築。


巴列維王朝時期,有些類似日本「明治維新」:巴列維(Mohammad Reza Pahlavi,1919-1980,右圖)推行全盤西化,經濟在中亞中東首屈一指,當時大規模建設的國家基礎設施,至今遠遠超過很多阿拉伯國家。


能源,進一步增強了伊朗的國際地位:在阿拉伯和中東地區,伊朗的石油儲備第二位,天然氣儲備第二位,伊朗的綜合能源儲備第一位。


但是,巴列維國王沒有日本天皇那麼幸運。


巴列維的「全盤西化」的經濟改革是成功的。但是「數千年偉大帝國」的政治包袱過於沉重,雖然巴列維甚至把國名也從「波斯」改為「伊朗」,政治改革始終難以推進,貪污腐化極其嚴重。最後1979年,他被背景原因極其複雜的,宗教色彩極其濃重的「伊斯蘭革命」推翻,流亡埃及期間去世。


1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驅逐了巴列維國王,伊朗結束了君主制度。伊朗現在的制度叫什麼制度?一直存在爭議:國家議會和總統說了不算,什葉派穆斯林宗教領袖說了才算。有時稱為神權政治制度。


從1980-1988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第二年,伊朗與伊拉克打了八年戰爭,史稱「兩伊戰爭」。此後伊朗一直大力發展軍事工業和核工業,與西方爭議不斷,與東方關係也不好,與同為穆斯林的阿拉伯世界也不融洽。不述。



德黑蘭,伊朗的首都,第一大城市。



德黑蘭的大學生示威遊行要求改革的手勢和綠色絲帶,從Twitter 傳播到世界。


2011年,一戰結束近百年後,中東北非22個阿拉伯國家全部出現改革甚至革命:「在Facebook,Twitter和其他電腦工具以及歐美電影電視等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年輕的一代穆斯林「普遍不願意繼續維持舊的傳統和習俗,這些改革運動都是自發的」「這些運動可能長期的,反覆的進行下去」。


伊斯蘭世界,「改革的未來走向,尚不清楚」。


伊斯蘭世界,「永遠也不會回到從前了」。



狡兔三窟,掃二維碼可關注本人另外一個公眾號:新保守主義和敘拉古之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敘拉古之惑 的精彩文章:

雷戈:王莽革命新論

TAG:敘拉古之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