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蕾琳:一個女人怎樣才算活得夠本?她做了最精彩的詮釋!

蕾琳:一個女人怎樣才算活得夠本?她做了最精彩的詮釋!

原標題:蕾琳:一個女人怎樣才算活得夠本?她做了最精彩的詮釋!


簡言


在娛樂圈有著這樣一位知性美女:她才華與美貌並重,會唱歌,會演戲,會編劇,會導演 。作為歌手,她的《童年》《愛的代價》唱紅了一個時代。在林青霞、林鳳嬌雙林並立的時代,她憑著自己的獨立和全能,從演員、導演、編劇到製片,開闢了一條與漂亮偶像截然不同的道路。她是羅大佑口中的「小妹」,是李宗盛、梁詠琪心中的「張姐」,是劉若英、李心潔的「恩師」,也是美國《時代》雜誌曾以3頁篇幅推介的人物。不施粉黛、聲音輕柔,有著歲月曆練後的美麗與智慧。



一個女人怎樣才算活得夠本、活得精彩呢?

之前是一直不知道的,這兩年,想起這個問題,心中慢慢浮現出一個名字——張艾嘉,一個了解越多反而越發喜歡的女人。


01



去年春天,張艾嘉導演,梁洛施、李心潔主演的電影《念念》上映。當時話題炒得很熱,圍繞的多是:這是27歲三個孩子母親梁洛施的復出之作。


文藝片的定位,基本沒有好的場次。一個上午,我一個人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感動、壓抑又有遺憾。


這部電影毫無疑問並不能列入影史經典,然而情感一直把控得很好。童年抹不掉的那些執念終於在在而立之年得到消解。獨自對著大海打拳的張孝全,成年育男的南柯一夢,在產房淚奔的育美,與過去握手言和的場面,溫馨裡帶著心酸。屬於那種我很喜歡,但並不會對每個人推薦的電影。



真正讓我欣賞的是,過了一段時間,這部電影票房並不好,對這個問題,張艾嘉說:


我說過成功在字典里的意思就是「把事情做好」。而我們存在的意義在於繼續把自己的工作當一回事,有一份尊重去做好它。我接受票房的事實,但我不認為這是失敗。感謝所有相信真善美的同路人。我們沒有回頭路可走,只有走得更堅定,更艱困,更清晰,更真誠,直到最後一刻。


接受可能出現的任何結果,但不代表我用你們的標準衡量成敗。

02



作為導演,張艾嘉的作品不算很多,大家熟悉的可能是《少女小漁》《心動》。


46歲的時候,張艾嘉想拍一個簡單的初戀的故事,於是選了適合初戀面孔的金城武和梁詠琪,講十幾歲初戀少女的怦然心動,說著傻傻的話,做著不明所以的決定。人到中年,迫於生活選擇合適的人結婚,或許「我們最終嫁給的都不是最愛的人。」我想,這是人近中年的張艾嘉看待感情的態度,或許,合適才是最適合的距離。



到了《20 30 40》里,40歲的張艾嘉發現老公劈腿,毫不猶豫地離了婚。只是40歲的女人要重新開始,何嘗簡單?絞盡腦汁想要俘獲初中同學、單身王老五梁家輝的心,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年輕女友。


洗澡的時候,對著鏡子說,「我是一個被拋棄的女人」。然後呢?是的,我是一個被拋棄的女人,但是我不能拋棄我自己。


第二天清晨,一個人拿著手機,迎著陽光,跑起了步。這是已經50多歲的張艾嘉想要告訴我們的生活態度。不管發生什麼事情,自己不能拋棄自己,生活必須往前走。



03

而了解得越多,越發現,真實生活里的張艾嘉,和電影里表現出來的形象居然有著某種重合。她從小就是個叛逆的孩子,剪短髮穿奇裝異服,每樣都做過。


25歲的時候,和一個大自己16歲的男人結婚。接受採訪時,她說,自己是有些戀父情結的,所以喜歡年紀比較大的,也特別渴望能有一個快樂的家庭。可惜這段婚姻只持續了6年。


張艾嘉接受魯豫採訪時說,自己喜歡有才華的男人,尤其是會音樂的,「看到會樂器的,自己會控制不住」。和當年還是醫生的羅大佑有過一段短暫的緣分,而同樣有才華的李宗盛、楊德昌也有過某種情愫,不過成熟的及時終止了。


35歲的張艾嘉更勇敢,37歲那年不顧世俗反對,與香港富商戀愛,未婚產子,引起軒然大波。直至1991年,才低調成婚。


後來的張艾嘉越來越轉戰幕後,而比起同期出道的林青霞,林鳳嬌等人,只有她現在還活躍在電影一線。在《山河故人》里演忘年戀,《華麗上班族》里演成精的白領麗人。雖然已經63歲,但是她的人生遠未寫上「end」。


年紀越大的好處是,許多年輕時在乎的東西,現在可以不用管了,知道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比如交際,「我只是真的沒有時間的力氣去應付電影圈的交際、假禮貌、真義氣...在蹺蹺板的兩頭來回上下,總是可以找到中間的平衡點,如果你願意去找的話。」



04



其實對張艾嘉最初的印象,來自於一首老歌,《愛的代價》,李宗盛為30出頭的張艾嘉量身打造。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首歌的原唱者是張艾嘉。

在娛樂圈的路上,張艾嘉是幸運的。


19歲進入娛樂圈,開始演電影,是那個年代的影視當紅明星。後來轉戰歌壇,30歲開始出專輯,《童年》《愛的代價》《忙與盲》都是由羅大佑、李宗盛親自操刀,量身製作。許多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歌曲,比如《童年》《忙與盲》,首唱者都是張艾嘉。



曾有人開玩笑說,張艾嘉何其幸運,才子李宗盛、羅大佑的第一次都給了她。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


象朵永遠不凋零的花


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


看世事無常


看滄桑變化


走吧

走吧


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走吧


走吧


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


那時30多歲的張艾嘉,像每個繁華都市裡,理性、幹練有些文藝的女人,唱著自己的孤單與哀愁,一邊還要快樂地生活下去。




對於很多女星來說,張艾嘉近乎一個完美的偶像,經歷豐富,頭銜眾多,在音樂,電影,舞台劇等領域全面出擊,經營歌手,演員,編劇,導演等多個角色,均得心應手。


張艾嘉最大優勢在於總能從那個時代最頂尖的創作人身上汲取營養,汲才華與美貌於一體,清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斷突破、歷練、轉型 ,直至六十多歲依然活得很現代、自我,從來不封鎖自己。


她的電影強調對女性情感的表達,有著青春的美麗與殘酷、成年後的矛盾與尷尬、老年的無奈。這些細微的情感特質,啟於生活,歸於生活,讓不同年齡段觀眾在電影中看見了自己,因此共鳴讓人敬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蕾琳 的精彩文章:

蕾琳:秋冬護膚不能不知道的常識,用它護膚,一樣抵三樣!

TAG:蕾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