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四十一首《同王主簿《有所思》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四十一首《同王主簿《有所思》

【篇目】

[作品介紹]

[作者介紹]

[注釋]

[譯文]

[賞析一~~賞析二]

【古風泊客一席談】

同王主薄《有所思》

[齊詩·謝脁】

佳期期未歸,望望下鳴機。

徘徊東陌上,月出行人稀。

拼音版:

jiā qī qī wèi guī , wàng wàng xià míng jī 。

佳期期未歸,望望下鳴機。

pái huái dōng mò shàng , yuè chū xíng rén xī 。

徘徊東陌上,月出行人稀。

[作品介紹]

謝朓的《同王主簿有所思》是寫給王融的和詩,這首詩清新含蓄,畫面凄切動人,且意味深長,情境中蘊含著沉悶的幽怨,雖不言怨而深沉之怨自在其中。

[作者介紹]

謝朓(464—499),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附近)人。是南朝的世家豪門子弟。年少時就有文名,又曾出任宣城太守,所以又稱他「謝宣城」。他與同族前輩謝靈運均擅長山水詩,並稱「大小謝」。謝朓先在京城任職,經常出入竟陵王蕭子良的藩邸,為「竟陵八友」之一,享有很高的文學聲譽。後在荊州任隨王蕭子隆幕僚,深受賞愛。永明十一年(493年),謝朓因遭受讒言被召回京師後,逐漸陷入困境。雖然,他的官職不斷提高,從宣城太守做到尚書吏部郎,但由於他的家族和個人的聲譽,從蕭鸞(明帝)篡政,到始安王蕭遙光謀廢東昏侯自立,都曾拉攏他以為羽翼,使他深感危險。最終他還是因為有意泄漏了蕭遙光的陰謀,被誣陷下獄而死,年僅三十六歲。

謝朓和沈約同時,詩也齊名。號稱「永明體」。梁簡文帝曾稱讚他們兩人的詩為「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見《梁書·庾肩吾傳》)從謝朓現存作品看,他的五言詩確實有新的特色,即:寄情山水,不雜玄言。雖然曾受謝靈運的影響,但內容的深刻和文採的清麗都超過謝靈運。嚴羽《滄浪詩話》說:「謝朓之詩已有全篇似唐人者。」這話說得不錯。今天看來,他的詩對唐代詩人是有較大影響的。謝眺的賦也寫得清麗,對後代也有影響。有《謝宣城集》。

[注釋]

佳期:這裡指行人的歸期。

期未歸:期望而沒有歸來。

望望:心中怨望。

鳴機:織機。

[譯文]

丈夫的歸期不回來; 心裡難過,織不下去,便走下了織機。

出門等待,在田間徘徊; 一直等到月亮出來、行人稀少的時候。

賞析

壹/

王主簿就是詩人王融,與謝朓同為蕭子良「竟陵八友」。他們常有詩歌往還,這首詩就是謝朓和王融《有所思》的。「同」,就是和的意思。

詩寫一思婦夜織,懷念夫君,盼望他早日歸來。她曾與夫君約好了「佳期」,定好了時辰。可是,佳期已過,思婦內心焦急,翹首盼望,急切地期待著夫君歸來,卻總是不見他的蹤影。她的心頭,不免襲上無形的惆悵。那可不同於「君問歸期未有期」(李商隱《夜雨寄北》)那種瀕於絕望的期待,那種心態畢竟是相對平靜的——儘管是低沉的平靜;這可是有「佳期」可盼的呀——惟其有了「佳期」,所以希望愈大,思念之情愈加濃郁,急不可耐;惟其有了「佳期」卻又「期」而「未歸」,熱切的希望落了空,所以失望愈大,心情愈加沉痛。女主人公想:他,是旅途遭受了什麼不幸,還是忘卻了「佳期」,忘卻了山盟海誓?她實在不忍想下去了。她把全副身心都埋沒到劇烈的織布勞動之中,試圖以此來排遣苦悶。但這不僅沒能稍稍平息心中的煩惱,「唧唧復唧唧」的織布聲音,反而更攪得她思緒紛雜,心情繚亂。於是,她乾脆走下鳴機,邁出了亂鬨哄的屋子。「望望」二字,一般解釋為中心怨望,實際上,這裡與其說是在直接刻畫思婦的心理,不如說是在描繪思婦翹首盼望夫君的姿態、神態,而她怨望的心態,只是通過這種姿態神態,婉轉地表現出來的。只有這樣解釋,才能體會到句中豐富的形象性,咀嚼到深厚的韻味。而且,循此亦可摸索到「徘徊東陌上」的意脈——否則,如果是從心態刻畫忽然跳到動作描寫,就顯得突兀。而循此意脈,讀者又彷彿可以看到,思婦在織機上頻頻遙望,終於失望以後,走下織機,邁出門戶,仍然是一步一望,一望一步,來到郊外月色田野之中。荒漠的平原,沉寂的曠野,一下子統攝了她的身心,她的心情彷彿也變得平靜了。宛如波濤洶湧的巨流,經過峽谷的激騰、擊撞和喧囂以後,匯入了一望無際的平湖,頓時顯得汪洋恣肆、紆徐平緩了。在這寧靜的世界,她兀自徘徊陌上,徜徉田間,直到月兒悄悄升起,行人漸漸隱去。這裡,詩人已將靈動之筆從主人公心態的描繪中抽將出來,大筆繪畫出一幅月下思婦沉吟圖,烘托出一種清幽深遠的境界,讓人們從這幅寂靜的圖畫和寧謐的氣氛之中,從思婦的躑躅、徘徊之中,去體會她的心境,揣摩她的心情。無盡的思念,無窮的遐想,都融化在這清寂、空曠的境界之中了。

全詩語言清新自然,含蓄雋永。沈德潛評此詩「即景含情,怨在情外」(《古詩源》),可謂切中肯綮。另外,此詩已具有鮮明的格律化傾向。從聲律結構形式分析,它屬於「對式」絕句,即第一聯與第二聯各自成「對」,但相互不「粘」。這是「永明體」詩的一種特殊形式,反映了五言詩從古體向律體過渡的痕迹。謝朓是「永明體」的代表作家,從這一首小詩中,也可看到他在聲律方面所作的努力。

佚名

賞析

貳/

這是寫一個婦女懷念行人的詩。寫她走下織機,徘徊於東陌之上,直到月亮出來,天已很晚的時候,還在盼望行人回來。通過這樣的行動,表達了她那急切期待的心情。同:這裡是「和」的意思。王主簿:王融。

佚名

《同王主薄《有所思》》 [齊詩·謝脁]

佳期期未歸,望望下鳴機。

丈夫的歸期不回來; 心裡難過,織不下去,便走下了織機。

佳期:這裡指行人的歸期。期未歸:期望而沒有歸來。望望:心中怨望。鳴機:織機。

徘徊東陌上,月出行人稀。

出門等待,在田間徘徊; 一直等到月亮出來、行人稀少的時候。

《有所思》是個樂府舊題。是漢鼓吹鐃歌之一,也是食舉樂之一。傳世的最早一版就是那個「從今以往,勿復相思」。《樂府詩集》第四首《有所思》

《同王主薄《有所思》》,這是詩人和友人王主薄的詩作。

王主簿就是詩人王融,與謝朓同為蕭子良「竟陵八友」。他們常有詩歌往還,這首詩就是謝朓和王融《有所思》的。

上篇的《新亭渚別范零陵雲》中的范雲,也是「竟陵八友」之一。

佳期期未歸,望望下鳴機。」丈夫的歸期不回來; 心裡難過,織不下去,便走下了織機。

其實,泊客覺得度娘這首詩的譯文不好,太淺白。只能將就著懂詩文的意思。

古時候,家人外游是件特別重大的事。因為,古代交通和信息特別不發達,故此,「生離死別」就是這個意思。詩文當中,將丈夫約定回家的日子稱為「佳期」,也是特別隆重、特別開心的意思。

詩文中的女主人翁,在行人丈夫約定回家的日子,沒有等到。心中既是失望透頂,又是惴惴不安。由於音訊不通,當地丈夫未歸是什麼原因不知,是丈夫路途受阻?是別有隱情?是別有所愛?還甚至是生是死?種種不開心甚至不詳的猜想不得不浮上心頭。故此,連手中的織布機再也勞作不下去了。只此一個動作,就將思婦心中的怨望和不安,無聲地表達了出來。

徘徊東陌上,月出行人稀。」出門等待,在田間徘徊; 一直等到月亮出來、行人稀少的時候。

徘徊東陌上」。思婦索性走到丈夫回家來的方向,走出老遠,一直走到了東陌田間,去等待。這既是思婦的急切之心,也是思婦的無奈之舉。更是思婦的心存萬一。

月出行人稀」。一直等到天黑月亮出來,路上的行人已經很少了,思婦才調頭往家會。我們可以想像到思婦心中失望之後,更大的恐慌和不安。我們甚至可以聽到天上的月亮發出的深深嘆息之聲。

《同王主薄《有所思》》短小精悍,基本沒有寫思婦的心理,但寥寥兩句詩文,卻將思婦的期待、失望、怨望、擔憂、恐懼描寫得淋漓盡致。

附錄:

王主薄王融,寫的《有所思》:

如何有所思,而無相見時。

宿昔夢顏色,階庭尋履綦。

高張更何已,引滿終自持。

欲知憂能老,為視鏡中絲。

點擊輯期圖標,暢遊古詩文世界。

《古風泊客》第二輯《詩經》

《古風泊客》第三輯《楚辭》

《古風泊客》第四輯《樂府詩集》

《古風泊客》第五輯《古詩十九首》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是我國古代詩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這一段時間既有采自民間的樂府詩,也有文人創作的五言、七言詩;既有南方清麗婉約的詩歌,也有北方的鏗鏘之聲。本書選錄詩約300首,分為九部分:漢詩、魏詩、晉詩、宋詩、齊詩、梁詩、陳詩、北朝詩、隋詩;分4卷,漢詩一卷,魏晉詩一卷,宋齊詩一卷,梁、陳、北朝、隋詩合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當時各個朝代各詩人的不同風格和內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時期的風格和代表作家,詳加註釋,是讀者了解漢魏六朝詩歌的入門必備之冊,既可以作為專業人士的備用資料,也可以作為文學愛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項籍等

編訂:余冠英

成書時間:1958年

《古風泊客》第六輯《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詩選141

心 ? 養性?品生活

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古風泊客 ┃ 也許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賞析微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蘭寒舍 的精彩文章:

喝茶莫再等,茶會涼,心會變,人會老

TAG:近蘭寒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