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如歌 天人合一——緬懷著名畫家湯萬清先生

生命如歌 天人合一——緬懷著名畫家湯萬清先生

引子——

2018年1月13日夜裡23:40分,中國著名國畫家、武漢中國書畫院創始人之一、高級畫師(國家級)湯萬清先生於北京去世,終年八十六歲。

因和湯萬清先生的女兒是好友,自然也結識湯萬清先生。達到由內而外的敬佩與信賴,則是因為湯萬清先生的國畫讓我驚嘆!作品所體現出的生命意義和天人合一的文人思想,讓我感悟到國畫真諦,筆墨大美,讓我欣然讀懂湯先生作品的內涵表達,也緣此成為如家人般的「忘年交」。

湯先生八十古稀,不願會客、不會應酬、不喜交際,卻仍然每日筆耕不斷。一有所感,便執筆在畫作中揮毫畢現,每每給我拿出心儀之作,讓我品評,感謝湯先生信任與高看,在與我這一小友和晚輩溝通藝術作品創作時,湯萬清先生可以侃侃而談,言辭灼灼的表達自己的藝術觀點:我不是第一,我是唯一。

如今,斯人逝已,悲痛之餘,僅以此文紀念之。

痴畫一生輾轉從藝

1932年,湯萬清出生在湖南醴陵的一個富庶之家。他自幼酷愛繪畫,家學淵源,10歲時即開始臨摹家中所收藏的馬駘畫譜和芥子園畫譜等古代書畫,從虛心臨摹名作中打下了紮實的藝術基礎。1947年,進入湖南醴陵一中的湯萬清拜當地名師潘樹棠先生學習西畫。20歲那年,湯萬清在媒體發表了12幅「新法接生」連環畫。後來湯萬清順其自然報考美術學院,但由於「家庭成分不好」,專業的美術院校不肯錄取,後輾轉分配到行政幹部學校學習。1958年,湯萬清畢業後分配到武漢市建工局黨報,擔任記者、美術編輯。後來又調任武漢工藝美術研究室任專業秘書。在此期間,湯萬清發表了眾多文章和美術作品,得到過很多獎項,為社會主義文化藝術宣傳做出了貢獻。湯萬清也積極要求進步,多次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但最後都因為「家庭成分」問題而作罷。

湯萬清一生淡泊名利,從不與人計較,也不喜歡與人爭辯,唯一堅持的就是專業學術。後來報社撤銷,1962年的時候,湯萬清又被調到了武漢工藝美術研究室擔任專業秘書,在專業創作上他如魚得水,孜孜不倦,廣泛涉獵古今各派,向國內當時眾多名家名師請教,也不斷同很多的民間藝人大師學習各種技藝,從民間藝術中汲取多種營養,豐富自己的創作思路,比如和湖北剪紙老藝人蔣再普一同研究學習剪紙,湯萬清創作的反映兒童生活的剪紙作品,被北京國際書店預訂出口各國,在美國也獲得大獎,為國家增光。當時的原湖北美術院院長陳立言曾回憶說,湯萬清身上有「毫無矯飾的謙虛好學」。

湯萬清始終堅持學術,後來由湯萬清、廠長、會計三人,籌建武漢市工藝美術公司民間工藝廠,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武漢中國書畫院的原型,湯萬清也是武漢中國書畫院的創始人之一。在當時條件環境一窮二白的情況下,湯萬清尋找民間藝人加入書畫院,很快就聚集了當時眾多藝術家和民間藝人,有搞雕塑的、剪紙的、象牙雕刻的、臨摹古書畫的畫家、還有北京的面人湯等百餘號人。廠里的業務項目包括國畫創作、臨摹古書畫、剪紙、郵票剪貼、象牙雕刻等等。湯萬清不但負責學術,還擔任銷售美術作品的任務。湯萬清不會交際應酬談生意,他只是老實、誠信,用他的作品、業務能力說服了客戶,讓當時武漢中國書畫院的作品通過北京國際書店源源不斷的出口到美國和歐洲各個國家,在湖北省給國家出口創外匯做出了巨大貢獻。

湯萬清的傳統美術功底非常紮實,所以臨摹古書畫可謂是惟妙惟肖,無論是他臨摹當代名家齊白石,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石魯,錢松磊的作品,還是創作新作品,在上百名畫家中,他都是接到訂單最多的那一位。湯萬清曾經二次到天津博物館臨摹學習古書畫,得到了著名畫家張仃老師的讚賞。

湯萬清先生臨摹的古書畫

由於武漢工藝美術廠名聲在外,出口任務又大,創的外匯又非常多,引起了中央首長的高度重視,毛岸青、邵華等眾多中央首長和外賓先後來到這裡參觀、考察並給予鼓勵,即便文革期間也受到保護。為國家出口創外匯,全體人員夜以繼日的創作藝術產品,從無懈怠。也就是在這期間,經政府批准,武漢民間工藝美術廠正式更名為武漢中國書畫院。這也成為湯萬清畫藝人生的重要節點。

幸遇明師傳承畫道

晚年的湯萬清曾說:「這一生對我影響最大的有三位老師,一位是啟蒙恩師潘樹棠,一位是立業恩師李可染,一位是華人繪畫藝術家趙無極先生。」

李可染先生寫給湯萬清先生的五字條幅

李可染的夫人鄒佩珠先生對湯萬清的作品逐一點評

1978年,湯萬清獲得了一個影響其終身藝術道路的機遇,他參加了一代宗師李可染開辦的「山水畫學習班」,有幸得李可染先生口傳親授。李可染先生說,「藝術這門學問追求起來無窮無盡,必須老老實實地學一輩子」,並贈予他「峰高無坦途」的五字條幅加以勉勵。這一條幅,多年來,一直懸於湯萬清的案頭,他時時自勉。湯萬清與李可染夫婦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此後每到北京,都要向老師登門請教。李可染夫人鄒佩珠老師也對湯萬清厚愛有加,對湯萬清的作品畫冊逐一點評,愛才之心溢於言表。

1979年的時候,湯萬清又陸續拜訪請教當代名家吳作人,崔子范,屢師白,梁樹年,何海霞,張仃,白雪石等,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

1983年,湯萬清應新加坡政府邀請參加「中國六畫家聯展」,1984年應中國工藝美術創新大展邀請創作一幅12米長3米高的巨幅山水畫《灕江秀色》,最後這幅作品被北京京西賓館永久收藏。

1985年,湯萬清更是見到了崇拜已久的法籍華裔世界抽象畫大師趙無極先生,趙無極先生的中華傳統文化功底和西方藝術的深厚造詣,以及化繁為簡的抽象藝術風格,都讓湯萬清心動不已,在受到趙無極先生的親自指點後,湯萬清瞬間打開了另一個維度的書畫藝術空間。

湯萬清說:「要奪天工就必須師造化。」湯萬清每隔一個時期就開始了翻天覆地的書畫藝術「變法」。1990年,他應日本東京邀請進行藝術交流,在東京參加中國美術家書畫展。1992年,他應邀參加日本亞細亞現代美術展(國際展),並在日本東京都江戶川區綜合文化中心舉辦個展。此後的幾年裡,他在日本橫濱「中國畫廊」、廣東省六地的個展也接連舉辦成功,多副作品入選「中國藝術收藏年鑒」。

就在八十古稀,大家認為他不會再有新變法之後,湯萬清又一次顛覆了所有人眼中的問號,將近年的精品代表作彙編成冊,題箋《心境畫集》,封面上開宗明義四句話「八十變法,隨感成象,筆墨精神,自家畫鏡。」讀來令人心胸為之一振,吾以為,生活中湯萬清先生謙遜溫和,不喜張揚,卻對自己的作品成竹滿胸。畫為心境,畫境本於心源,這也是湯萬清才能達到的境界和福分吧。

湯萬清先生早期作品《綠水江畔》

藝法自然以畫悟道

如此幾十年如一日的積累,造就了湯萬清在山水畫領域的傑出成就,形成了他獨樹一幟的繪畫風格。

越是沉默的人,越是通過另一種途徑表達自己的情感。湯萬清的繪畫作品不同時期都有明顯辨識度的風格。在早期創作的作品中,能夠看到尤為注重筆墨線條,注重結構,其創作了很多以重墨為基調,點以石青、石綠為基本色階,間以足為調動情緒的對比暖色,來鋪陳花草林木大景,再用淡墨描繪每幅畫的主景——小溪或者流瀑。一幅幅景物,雖也屬寫實,卻十分誇張,意境明朗、引人入勝。他用線粗拙平淡而富有動感,用色濃重明快卻很高雅。湯萬清有善於鋪陳景物,創造意境的能力。比如這一時期的代表作《老屋》、《陌上花香》、《南國水鄉》、《萬壑來泉》等等,其中《萬壑來泉》直到現在都是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作品。

湯萬清作品《萬壑來泉》

晚年湯萬清的作品呈現出更加精湛的筆墨技巧和不凡的山水氣度。隨感成象,秉持筆墨精神,繪出自我畫境。所有新作都是大幅水墨寫意,橫塗縱抹,妙趣天成,天人合一,淋漓盡致地發揮了水墨的意象特性,不求形似,但是意蘊生動,神韻盎然,通過筆墨關係表達出的象外之意、弦外之音,其藝術語言的節奏與韻律,表現神韻,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等,都是佳作。

一幅幅充滿真情的意象山水畫貫穿著湯萬清豐富的精神世界,有強烈的抽象性,但始終沒有走到絕對的抽象,也有具象。湯萬清筆下的意象繪畫,又有他個人獨特的面貌和新的時代氣息。其作品面貌追求與古人的畫、與別人的畫、和自己過去的畫拉開距離,發揮筆墨造型,淡化形象,強調筆墨意趣,進入自由境界,畫自己心中的畫,這都是畫家由感而發,從自己心中流淌出的構圖。在爐火純青中追求創新,在宏大氣勢中完美細節,這就是湯萬清的水墨大寫意——不是第一,但是唯一。

老子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法自然」就是指道以自然為法則,自然是整個宇宙普遍規律。湯萬清在八十歲上又開始了「變法」。他完全放棄了原有作品中的「形」,而鑽研其「神」其「魂」,而藝術作品中的所謂「神」和「魂」之所以能夠激蕩人心,是因為畫者已經讓自己融入畫中,以畫入道,藝法自然。他驅使筆墨,重視個性,開始在作品中展現人與自然,宇宙與人生,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我們看到湯萬清八十歲變法後期的繪畫作品,越看就會越深陷其中,越到後期的作品越明顯,已經給我們展現的是多個空間維度的美。莊子云: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所謂的「聖人」就是把握住人與自然的「道」,才能達到至真、至美的境界。

湯萬清的心很靜,從來沒有世俗間的絲毫雜陳,外界的煙火似乎與自己隔絕一版。師母王健美也是一位畫家,很是賢德能幹,自覺承擔了所有世俗瑣事。湯先生心無掛礙下,更是時常作畫達到物我兩忘,是至「目不見涓素,手不知筆墨」。外以「造化」為師,內以「心源」為藝術創造的動力,即肯定了「造化」和「自然」的重要性,又同時說明主體的創造性的不可或缺。至此,看湯萬清的作品,不僅僅是看表面,不僅僅觀神韻,而是用多維的角度來欣賞,無疑感受到他「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之美學,尤其是湯萬清對道法自然的追求,以臻入境。

吾以為:湯萬清的作品是領先一個時代的。

湯萬清作品《雪山》

湯萬清作品《響雪》

湯萬清作品《凈界》

大器晚成赤子情懷

從武漢中國書畫院退休後的湯萬清夫婦,曾經隨同女兒定居日本,也欣賞學習到了很多西方的繪畫藝術精髓。受廣東省政府邀請到廣東八個城市做巡迴個人畫展,引起轟動。當時的廣東省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在湯萬清先生的畫展上,廣東省的領導不吝讚美:感謝湯萬清給廣東省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文化氣息。後來湯萬清夫婦也就在廣東定居下來。2004年至2005年,湯萬清連續應邀參加日本亞細亞現代美術展(國際展)。2009年,他還應邀赴法國參加第九屆中國文化藝術交流展,榮獲「金獎」並被授予「傑出藝術家」和「中歐文化藝術特使」稱號。2010年,他在長沙市芙蓉美術館舉辦個展。

2017年,湯萬清先生隨女兒來到北京定居,沒想到卻成為生命的絕唱。年逾古稀的湯萬清,滿頭銀髮,最喜歡的著裝是穿紅色的馬甲,眼睛很亮,思維仍然敏捷,不外出,最大的希望就是家人平安和諧幸福,如果可能的話,在中國美術館做一次大型湯萬清作品回顧展。湯萬清仍然每日捉筆作畫,想的就是怎麼還能再突破自己,如果在立足傳統基礎上,筆墨應為當下的創新。

因湯萬清先生行動不便,我也曾在湯先生家中舉行了湯萬清書畫品鑒藝術沙龍,沒想到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而幫助湯先生生前舉辦一場大型展覽已成為永久憾事。

在所有熟悉湯萬清的親朋好友心目中,湯萬清已經是人畫合一。那個「不事張揚、虛懷若谷、謙遜內斂、溫和沉靜、淡泊名利、視畫如命」的清瘦老藝術家永遠離開了我們。湯萬清先生留給後人的不僅僅是一幅幅具有探索意義和時代意義的繪畫作品,更有對藝術永不停歇的執著精神,值得我們敬仰、學習,還有懷念。(文/王抱一:原《中華藝術鑒賞》雜誌社社長,著名策展人、製片人)

湯萬清作品《雲涌春山》

湯萬清簡歷

1932年湖南醴陵市出生

1942年10時開始臨摹馬駘畫譜和芥子園畫譜,並學習和臨摹家中所收藏的古字畫

1947年中學時拜當地名師潘樹棠先生學習西畫

1952年在湖南省湘潭市建設報發表12幅「新法接生」連環畫

1958年在武漢任美術編輯和記者

1962年任武漢工藝美術研究室專業秘書

1965年從事民間工藝美術研究工作所創剪紙作品參加國內外大展,並多次在全國報刊發表

1968-72年任武漢中國書畫院仿古畫創作設計組付組長,期間大量臨摹中國歷代名家名畫,參觀學習全國各博物館中國畫收藏展

1973年深入全國名山大川實景寫生,開始創作新畫

1975年學習和臨摹當代名家齊白石,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石魯,錢松磊的作品

1977年中國畫「桂林山水」四幅出版

1978年參加李可染親授「山水畫學習班」學習,之後一直受到李老師的親臨指導

1979年拜訪請教當代名家吳作人,崔子范,屢師白,梁樹年,何海霞,張仃,白雪石等

1983年應新加坡邀請參加「中國六畫家聯展」

1984年應中國工藝美術創新大展邀請創作巨幅山水畫「灕江秀色」長12m×寬3m,展後北京京西賓館收藏

1985年拜見法籍華裔世界抽象畫大師趙無極,受到大師的親臨指導

1986年「灕江秀色」中國畫由湖南省美術出版社出版為單幅年畫全國發行

1986年仿宋大家「雪景寒林」山水畫獲省級二等獎,湖北省美術出版社出版為中堂年畫全國發行

1990年應日本東京邀請進行藝術交流,在東京參加中國美術家書畫展

1992年應邀參加日本第28回亞西亞現代美術展(國際展)

1992年在日本東京都江戶川區綜合文化中心舉辦個展

1993年在日本橫濱「中國畫廊」舉辦個展

1993年在廣東省順德市、東莞虎門、惠州市、汕尾市四地舉辦個展

1994年在廣東汕頭市、中山市分別舉辦個展

1994年「92-93中國藝術收藏年鑒」四幅作品入選

1995年「93-94中國藝術收藏年鑒」兩幅作品入選

1996年《湯萬清作品集》武漢市出版社出版發行

1997年個人傳略收入《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和《世界名人錄》

1998年個人傳略被收入《世界美術家傳》

1998年創作巨幅《萬壑來泉》通景畫屏被收入《世界美術集》

2001年在廣州市番禺博物館舉辦個展

2003年《南國水鄉》獲陝汽杯全國名人書法、繪畫邀請大展金獎;同年創作巨幅山水畫《黃山飛瀑圖》

2004年廣東省江門市舉辦個展

2005年應邀參加日本第41回亞西亞現代美術國際展

2006年應邀參加日本第42回亞西亞現代美術國際展

2007-2008年在日本東京進行中國水墨畫藝術交流活動,並多次擔任美術作品評審委員

2009年應邀參加赴法國第九屆中國文化藝術交流展中榮獲「金獎」同時並授予「傑出藝術家」和「中歐文化藝術特使」稱號

2010年在湖南省長沙市芙蓉美術館舉辦個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評小畫 的精彩文章:

著名畫家顧傑之翰墨情緣

TAG:藝評小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