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寫了近30年的記者:消費者對VR的懷疑由來已久

寫了近30年的記者:消費者對VR的懷疑由來已久

原標題:寫了近30年的記者:消費者對VR的懷疑由來已久




消費者對虛擬現實的懷疑態度由來已久


映維網 2018年01月17日)在上周舉行的CES大會上,世界各地的科技公司紛紛展示了他們的虛擬現實頭顯。Facebook的Oculus Go即將以199美元的價格登陸市場,而基於谷歌Daydream平台的聯想Mirage Solo頭顯則標價400美元左右。正如映維網一直以來的報道,消費者將需要十分充分的理由才會願意支付這麼一個價格。


消費者對虛擬現實的懷疑態度由來已久,這包括《金融時報》作者Michael Skapinker。Skapinker表示,在28年前,同樣也是1月份,人們當時就已經將虛擬現實吹噓為即將登場的未來,而當時的消費者同樣保持懷疑的態度。下面是關注VR有28年之久的《金融時報》記者Skapinker的分享。


確實,在搜索《金融時報》的文章資料庫時,一位同事在1991年7月的一篇談及VR的文章中寫道:「自矽片誕生的初期之後,從未有如此多的空間用於信息處理技術。」

正如當時的報道所說,VR只是在飛機模擬器上訓練飛行員的技術的延伸,但能夠去設想消費者大量採用虛擬現實則是一個相當大的飛躍。《金融時報》總結道:「對於『虛擬現實』,你總是能讀出媒體的誇張措辭。」


在1992年,《金融時報》引述未來學家費思·波普康稱,「能夠給用戶帶來三維感覺的電腦技術形態」將取代傳統的超市購物。在1994年,我們猜想購物者將「漫遊虛擬過道,瀏覽虛擬商品,並在需要時向虛擬銷售助理諮詢更多的信息」。


對於健身房來說,一家美國製造商設計出了一種能夠提供三維圖形的運動自行車,其能夠「給鍛煉者提供一種沿著自行車道前進,爬坡和進入建築物的感覺」。 我們當時報道說體驗的效果有限,因為圖形只佔健身者視場的60%。更逼真的虛擬現實需要固定的鍛煉者佩戴頭顯,但我們警告說,「如果使用時間達到20分鐘,它們就會讓人感到頭暈」。


到了2002年,我們報道說「對虛擬現實的興趣再次回升」。價格出現了下降,而技術則有所改善。一位熱心人士告訴《金融時報》說:「人們再次把目光投向了VR。這一次技術已經準備好了,而上一次還沒有準備好。」


但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2018年,而人們仍然在說VR的時代已經到來。

令人感到驚奇的是,消費者電子在這超過30年時間內的發展:口袋大小的移動手機,隨身聽,祖父母能夠看著地球另一邊的孫子孫女,衛星導航系統能夠精確地指引我們,以及所有這一切網上購物,但這其中卻不見VR的影蹤。


沒錯,我們可以在線上旋轉一雙鞋子,或者為我們的面部截圖放置一副虛擬眼鏡,但我們仍然高興於點擊我們所購買產品的二維圖片,而且我們知道如果貨物令我們失望,我們隨時都可以退貨。


為了預測VR是否能夠最終實現突破,我們需要回答兩個問題。首先,當所有其他設備變得更輕,更流暢,以及變成手持式時,人們是否準備好忍受頭顯的不適呢?其次,VR試圖完成什麼需求呢?


答案應該是把我們放在一個真實的環境中。如果我們正打算買房子,我們可以需要以一種VR的風格來行走在房屋之中,減少我們需要前往的房屋數量。但對於房產這樣巨大的投資而言,你需要親身前往,實地考察。你已經可以在屏幕上旋轉在線圖片和觀看視頻,但最終你仍然需要親臨現場。


我在去年嘗試了一款VR程序,其將我置放於一個充滿觀眾的禮堂講台前,而我需要進行演講。這種體驗並沒有教會我什麼,因為我已經多次站在這樣的講台前,而我從未有這樣的感覺。VR頭顯的壓力無法比擬真正站在聚光燈下的情景。觀眾的噪音過於靠近,無法模仿出觀眾給你帶來的那種遠隔的,等待你出糗的恐懼感。毫無疑問,VR演講程序將會變得更好,但我懷疑只有在現實情景下我們才能進行真正的準備。

原文鏈接:https://yivian.com/news/40495.htm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映維網 的精彩文章:

Facebook VR副總裁:VR一體機是2018年尤為重要的事情

TAG:映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