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陪伴與守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愛

陪伴與守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愛

心 里 有盞 燈 · 眼 里 就 有 光 明

本期推薦點擊即可查看

作者簡介

趙凱玲,女,漢族,80後,雲南西疇人(西疇縣是舊石器時代晚期智人「西疇人」人牙化石出土地)。畢業於雲南農業大學,供職於農業系統,喜歡爬山、旅遊、攝影、拳擊、書法等,愛好廣泛,空閑時間通過詩詞創作來抒發所經歷的內心真實感受,也希望通過寫作能超越自己,做好自己。

陪伴與守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愛

【作者】趙凱玲

陪伴與守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愛

趙凱玲

前些日子報道「廣南孝子」一事,就讓我無比感動,今天偶然再看到那篇文章,認真仔細地讀了一遍,我忍不住淚流滿面。一個男人能這樣對待自己的母親,一直堅持的陪伴與守候,天下沒有幾人能如此。

也或許是還有太多,只是我們沒看到,我們沒發現。但是我從身邊的人沒有發現這樣的人,反而是對父母要求太多,索要太多的那種男人,我見得多了。為了些小事,他們對父母大吼大叫,總是把不滿抱怨在父母身上,閑嫌父母這樣、那樣,自己卻任由自己的行為去傷害父母。父母心底在流血,眼裡在流淚。

雖然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但是父母為自己的兒女,付出了一生心血,為什麼這個時候,孩子們不為父母想想呢?為什麼不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一下父母呢?為什麼不能看看父母的好,哪怕是一點點。還要齜牙咧嘴地,無情地對自己的父母,說一些傷心的話。我始終認為,無論父母有天大的錯,做晚輩的都應該要尊重長輩,尊老愛幼的傳統是不能丟掉的,當自己也為人父母,自己更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下一代,才會傳承。

有人說,家是最不講理的地方,但是在我看來不管有沒有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不能少了愛,不能少了彼此間的尊重與愛護,更需要多溝通,每每不和諧的時候,請多一些理解與包容,每每不順心的時候,請不要把情緒對父母發泄。

父母做再多的事,受多少罪,都只是為了撐起這個家。

家,需要歡聲笑語,其樂融融,需要相互的關愛,相互的吸引,相互的進步,相互一起努力創造,一起讓家變得溫馨和睦,這樣的家,才能真正地讓人感受到溫暖與安寧。

對父母多一些愛,對自己多一些忍,父母漸漸老去,白髮蒼蒼,已經不能再將長大的你托起,而你身強力壯,更應該要呵護好他們,現在是你盡孝的時候,不是靠嘴說一些動聽的話,也不只是靠拿錢給父母,其實在父母心底,只希望真正的理解與陪伴。

陪伴與守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愛!

(圖片來源網路)

滇雲藝苑

文藝,點亮一盞心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滇雲藝苑 的精彩文章:

「龍」在師宗的傳說

TAG:滇雲藝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