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22-西海南沿(老阿帶您衚衕游之二百二十二)

222-西海南沿(老阿帶您衚衕游之二百二十二)

222-西海南沿

(老阿帶您衚衕游之二百二十二)

由西海西沿南口往西就是西海南沿。西海南沿呈西北至東南傾斜走向,東南起自東明衚衕北口,西北至西海西沿南口,原稱西海南河沿,因在西海南側,1965年將高廟併入改稱西海南沿。西海南沿位於西海東南側。東從德勝門內大街的德勝橋南側進入,到德勝橋西水閘橋一分為二,一路向南,然後折向東向南,從辛勤衚衕北口穿出。另一路向西,順著河沿到西海西沿。西海南沿總長度480米,中間有條岔巷,舊年叫"高廟後身"。西海南沿名稱形成於清末,當時叫西海南河沿。

西海南沿48號為普濟寺舊址。普濟寺始建年代無考,重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因地勢高而俗稱高廟、關帝高廟,也叫華陀廟,清康熙年間曾為大學士明珠家廟。清咸豐十年(1860年),恭親王奕欣將關押在刑部監獄的英法聯軍代表巴夏禮等人送至此處囚禁。寺內原有明正德年重修碑,寺北什剎海邊原有梁漱溟的父親梁巨川憤世投水紀念碑,1966年後被毀。現有文物建築26間,建築面積453平方米。

哈里·斯密·巴夏禮爵士,KCB,GCMG,(1828-1885),19世紀英國外交家,主要在中國與日本工作,香港九龍白加士街以他為名。哈里·斯密·巴夏禮生於英格蘭施他佛郡布洛克斯威奇(Bloxwich, Staffordshire, England)。父親哈里·巴夏禮是一個工程師,還是帕克斯與奧特韋公司(Parkes, Otway & Co.)的創辦人。他的母親在他4歲時去世,次年,他的父親亦於交通意外中身亡,使他成為了孤兒。住在伯明翰的、曾是海軍軍官的伯父收留了他,他在Balsall Heath的一所寄宿學校接受教育,後來,1838年5月他升讀英皇愛德華文法學校(King Edward"s Grammer School)。

1841年,巴夏禮乘船航往中國,於表姐瑪麗·郭士立(Mary Wanstall Gützlaff)的居所中居住。1841年10月,巴夏禮抵達澳門,準備供職於馬儒翰的辦公室,擔任英國駐華全權公使與商務總監砵甸乍爵士的翻譯、秘書。此時,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了。在習得基礎華語後,巴夏禮在1842年5月到香港與馬儒翰會合。1842年,砵甸乍開始沿長江的遠征,巴夏禮在遠征中作為砵甸乍的隨從一路進攻到南京。7月21日,鎮江被英軍攻佔。8月29日,在英軍戰艦康沃利斯號,中英雙方簽署了南京條約,根據條約,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和上海五個港口開放為通商口岸。

在英軍佔領舟山後,郭士立被任命為地方知府。1842年開始,巴禮夏在舟山政府處任職。1854年,他被任命為廈門領事。因為擔任領事這個職位,他再次與欽差大臣、兩廣總督葉名琛打交道。他們之間的矛盾在不久後引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7年巴夏禮在天津攻佔通州時被僧格林沁俘獲,巴夏禮被送交刑部,關押於普通牢房。後被移到一座普濟寺中關押,這裡的環境較好。10月,巴夏禮與同時被俘的七人獲得釋放。在眾人遭釋放後,皇帝要求處決他們的命令才抵達,眾人逃過一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阿攝影 的精彩文章:

218-大石橋衚衕(老阿帶您衚衕游之二百一十八)

TAG:老阿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