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這種船的技術難度比航母還高,沒有裝備它不能算大國

這種船的技術難度比航母還高,沒有裝備它不能算大國

(文章來源:兵工科技)

圖註:印度正在建造的代號為VC11184的導彈跟蹤測量船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報道稱,印度自主設計的導彈跟蹤測量船將於2018年開始服役,以支持該國保密的戰略武器和彈道導彈防禦項目。

航天(導彈跟蹤)測量船比航母都難擁有

導彈跟蹤測量船在某些國家又被稱為靶場測量船、航天測量船。雖然這種船有時候並不列入海軍裝備序列,而且採用民用標識和塗裝,但實際上它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軍輔船,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伴隨著人類遠程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猛發展應運而生的。

雖然屬於軍輔船,但航天(導彈跟蹤)測量船的建造難度可比正牌子軍艦高多了,要把佔地幾平方千米的地面測控基地濃縮到一艘測量船上,不提測控遠程導彈、航天器所需的無線電跟蹤測量系統、光學跟蹤測量系統、遙測系統、遙控系統,以及數據處理系統、指揮控制中心、通信系統、時間統一系統都是高精密設備,光是解決這些設備密集配置引發的電磁兼容問題就不是簡單的事。

事實上,航天(導彈跟蹤)測量船因為集造船、機械、微電子、現代通信、計算機、光學等領域的頂級技術於一體,被譽為「海上科學城」。這種技術高度密集的專業船隻,目前只有美、俄、法、中四國才擁有,比擁有航母的國家還少。

圖註:我國最新研製裝備的遠望7號航天測量船

印度也要研製航天測量船

從獨立之日起,印度就立志要做「有聲有色的大國」,而擁有「大國重器」,自然是大國身份的標誌之一。因此印度在核武器、遠程彈道導彈、航天方面歷來都是不惜血本地投入。就以彈道導彈計劃來說,印度的「烈火」導彈家族的最大射程,已從「烈火-1」的700千米增長到「烈火-5」的5000千米,研發中的「烈火-6」射程將達到8000至1萬千米。

圖註:印度「烈火」-5導彈發射

由於射程大幅提高,印度目前擁有的測控網以及無法滿足「烈火-6」的試驗需求。如果要強行試驗,只能打高彈道壓縮射程,但這就無法獲取正常彈道下的運行變化值,對提高導彈飛行可靠性和命中精度顯然是不利的。

除去這一招,理論上還存在一種「捷徑」,那就是請外國代為測控。事實上,幾十年來,印度憑藉著獨特的地緣政治優勢,在東西方之間左右逢源,在航天發射時就依靠「國際合作」來構建相對完整的測控網路。但對於洲際彈道導彈來說,請別人幫忙測控,印度能放心將導彈相關參數向對方公開嗎?遙測數據掌握在別人手裡,等於無秘可保。再說了,別國反饋回來的遙測數據,印度敢全信嗎?萬一關鍵數據被做了手腳,導彈研發工作被引入岐途,個中損失就難以估量了。

所以,為了擁有「大國重器」,擁有自己的導彈跟蹤測量船是必須要邁過去的技術門檻。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導彈跟蹤測量船項目於2011年低調啟動,印度斯坦造船有限公司於次年中標,獲得了這個2.45億美元的建造合同。

圖註:裝備有X波段雷達和S波段相控陣雷達的美國「霍華德·洛倫岑」號導彈衛星跟蹤測量船

根據外媒報道,這艘項目代號為VC11184的導彈跟蹤測量船長175.77米,寬22.7米,吃水6.45米,標準排水量14700噸,除船員外,還可搭載300名技術人員。測控系統方面,將裝備X波段和S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相應的跟蹤、測控和數據處理系統。其中,S波段雷達可用於掃描廣域空間的導彈、航天器,而X波段雷達可以精確追蹤彈道導彈再入彈頭、導彈攔截器,甚至是微小衛星等。此外,該測量船收集的數據,還將幫助印度完善其彈道導彈防禦系統。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兵工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工科技 的精彩文章:

假如未來戰爭發生在南極或北極,不幸掉進冰窟窿里怎麼辦?

TAG:兵工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