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氣不順成火,火太大生痰!如何拯救你的肺,古人說得一清二楚

氣不順成火,火太大生痰!如何拯救你的肺,古人說得一清二楚

本文理論依據:《醫方考》

列位看官,今天我們跟您說一件事,關乎「火」與「痰」。

此二者,乃是病之源、禍之根。

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平時咳嗽、咳痰黃而黏,質地稠,有的時候胸悶不已,同時舌頭髮紅,舌苔又黃又膩,經過診斷,被確定為肺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等,好了,這篇文說,就是寫給你的。

火與痰,就是你的頭號敵人。

面對它們,我們該怎麼辦?今天,我們要說給你的,是一份祖國傳統醫學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它是一條穿越歷史時空,飄然來到眼前的錦囊妙計,從明代流傳至今。

好了,閑言少敘,先把它說給你——

陳皮、杏仁、枳實、黃芩、瓜蔞仁、茯苓各6克,膽南星和制半夏各9克。這些藥物怎麼處理呢?可以水煎服,加生薑3片;或者將生薑研為葯汁,將這些藥物做成藥丸,每次服用6到9克,每日2次,溫水送下。

看官,這就是每一個學習中醫的人,以及愛好中醫的人,都應該了解的明代古方。它的名字,叫做清氣化痰丸。

看官,我們還回到之前所說的一組癥候——人咳嗽起來,就咳痰黃而黏,質地稠,有的時候胸悶不已,同時舌頭髮紅,舌苔又黃又膩。

說到底,這就是痰熱互結。你看,患者吐出的黏痰,就是體內痰濁的表現。而痰黃、舌紅、舌苔黃膩,則是熱的表現。痰熱互結,這幾乎是全完確定的了。

那麼,痰熱互結是如何產生的?古人說,一切的根源,在於氣。這話誰說的?代表人物是朱丹溪。他在《丹溪心法》里說得明明白白:「見痰休治痰,善治著,不治痰而治氣」。

其實,道理一說就透——人的氣機,在體內本來應該順暢運轉。一旦氣不順了(比如說生氣、抑鬱),就會氣鬱化火。有了火會怎樣?它會煉液成痰。也就是說,如果患者這個時候有脾虛而水濕不化的問題,那麼這把火就會蒸灼津液而成痰。所以說,氣不順——化鬱火——煉液成痰,這樣的發展變化路徑,是十分鮮明的。歷代醫家對此多持贊同之意。譬如《醫方集解》就說得好:「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須順其氣也」。

現在,明白了這樣一番道理,前面為您說的這張古方,就不難理解了。為了您看著方便,再把好方贅述一下——陳皮、杏仁、枳實、黃芩、瓜蔞仁、茯苓各6克,膽南星和制半夏各9克。

由於痰熱互結最為要緊,所以這裡面第一步,就是要清痰熱。

首先,我們看到膽南星。膽南星是可以清熱化痰的良藥,性味苦寒,這裡用作君葯。在它身邊,有兩個幫手,這就是黃芩和瓜蔞仁。經常閱讀我們「精誠名醫匯」的人應該知道了,黃芩是可以清熱的,瓜蔞仁是可以化痰的,兼具清熱之效。兩者配合,幫助膽南星起到清痰熱的作用。

接下來,我們看到了半夏和茯苓。其中的半夏,可以化痰散結燥濕。其中的茯苓,可以健脾利濕。兩味葯配合,一個化解已經生成的痰濁,一個化解生痰的根源。這兩味葯再配上生薑,化痰止嘔的功效更好。為什麼要止嘔?痰熱互結,阻滯心肺而氣逆而咳,阻滯中焦胃脘則嘔逆。所以你看有很多老慢支患者,動不動就會感覺噁心、想吐、沒食慾。原因就在這裡。

好了,化痰也好,清熱也好,這些都在治標。接下來,全方的精華出現了,這就是杏仁、枳實和陳皮。這三味葯,乃是理氣的高手。為什麼說它們是精華?方才說過,氣不順則成火,火煉津液則生痰。一切根源,在於氣。所以,這能理氣的三味葯,真的是居功甚偉。其中,杏仁降肺氣,理上焦之氣。枳實和陳皮,入中焦,可以理脾胃之氣。脾肺之氣順了,一身的氣也就順了。同時,這三味葯,也都具備一點化痰的功效。尤其是杏仁,止咳之力是蠻強大的。所以說,這三味葯的應用是畫龍點睛之筆。

好了,如此一來,此方清熱的清熱,化痰的化痰,理氣的理氣,可以說各司其責,各守一方,然後又有機結合,痰熱互結之人,應該可以得到很好調治了。

所以說,這張古方,是真正不錯的治療氣管疾病的好方法。現代中醫的方劑學裡面,把它作為祛痰劑,是重點介紹的。現代醫學經常用它治療肺炎、慢性支氣管炎、胃痛、心悸、慢阻肺等症屬痰熱互結的疾病,效果很好。

所以我們才說,它是一枚珍寶,值得我們重視。

當然,方劑畢竟是方劑。看官需要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應用,不可貿然應用。如果運用恰當,效果是值得期待的。

全文完。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這種癌症,幾乎沾上就死!常見徵兆有9種,趕緊藏好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