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是去年俄羅斯的票房冠軍,取材美蘇軍備競賽時的真實事件

這是去年俄羅斯的票房冠軍,取材美蘇軍備競賽時的真實事件

浩渺太空人類是偉大還是渺小?

說到太空災難電影,所有人腦子裡第一反應的是不是就是《阿波羅13號》《火星救援》《地心引力》?電影君在這裡要敲黑板,該更新了!

一部明天上映的俄羅斯太空災難片《太空救援》,雖然片名的辨識度低了點,但是在首映看片之後,電影君負責任地說,這部電影竟然大大出乎意料的好看!

飛行在地球上空的「禮炮七號」

而且,這是去年俄羅斯的票房冠軍,以首映周末票房700萬美元,打破本土首周票房紀錄,但是其製作成本,僅為800萬美元,放在好萊塢,這都不夠一位一線明星的片酬,拿來拍電影也就能拍個《鬼影實錄》這樣的「偽紀錄片」恐怖電影。但是俄羅斯卻用這些錢拍了一部畫面精美,場面宏大的太空電影!

進入空間站的工程師發現,空間站內部全部被冰凍上了

而且,電影里的太空救援是真實的故事!就是1985年蘇聯時期發生的「禮炮七號事件」。1985年正是美蘇軍備競賽第三期,這一年幾乎成了兩國軍事實力的拐點,此後蘇聯就被美國一路超越。但1985年,無論如何蘇聯還有優勢尚存,「禮炮七號」就是證明!

禮炮七號(俄語:Салют-7,英語:Salyut 7),是蘇聯「禮炮計劃」中最後一個太空站,其後繼者為「和平號」太空站。1982年4月19日發射升空,1982年4月至1992年2月間運轉。

1985年2月11日,「禮炮七號」的主無線電發射機關閉,短短2年多時間,這個太空站就接待了7個乘組往返。

分析之前的遙測信號,地面控制中心認為是發射機跳閘,發出重啟指令後,發射機無動於衷,連無線電接收機也罷工了。「禮炮七號」成了太空里斷線的風箏,徹底失聯。

1985年6月6日,載著兩名蘇聯航天員的飛船飛向「禮炮七號」,航天員手動控制飛船以1.5米/秒的速度接近空間站,成功實現了對接。這是人類首次對接非合作航天器,對接成功絕對是宇航員藝高人膽大的表現。

為了拍這樣一部電影,俄羅斯太空總署的傾力相助,影片中的實拍素材多數取自於曾真正服過役的設備,讓電影畫面不只是看起來複古而已。而且,當你看到影片最後當年的紀錄短片時會發現,宇航員、地面專家們幾乎是一模一樣,連在空間站內進行修復工作的宇航員戴著滑雪帽這個細節都沒放過。

「禮炮七號」對接示意圖

當然,對接成功只是救援工作的第一步,畢竟空間站壞了,要是修不好,為了不讓美國人拿到蘇聯的尖端技術,只能被擊落,而其後果很嚴重,不僅影響軌道上的其他衛星,還將影響蘇聯10年的航天發展。

影片質感超級復古,80年代中期的蘇聯宇航局,牆上掛的是在蘇聯宇航歷史上有元老地位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和謝爾蓋 ·科羅廖夫

此時,經過了一些藝術加工和基於科學事實的合理想像,兩位宇航員經歷了極低溫考驗、火災爆炸灼傷、氧氣不足,最後只能允許一個人重返家園,另一個人還有生還的希望嗎?

宇航員弗拉基米爾的妻子和孩子在地面跟他通話,妻子妮娜帶著孩子離開的那一刻,真實得讓人心痛

電影君很厚道地在這裡不再劇透了。但是真的欽佩這部電影在劇作細節上的處理,特別是當一位宇航員接到指令,要求他留在空間站送另一位宇航員回地球的通知後的表現,這可不是好萊塢大片里的個人英雄主義,這是來自「戰鬥民族」的至高的國家榮譽感!

當時在空間站里工作的兩名宇航員的工作照,電影里連那兩頂滑雪帽都沒忘記

看到這裡,很多寶寶會說,網上已經有「肉」了,但是太空壯闊的畫面,哪怕是你家裡幾萬塊的投影設備都無法表達準確的。

影片開場的第一個鏡頭,就是蔚藍地球背景下靜謐的太空,耳邊只有執行任務的宇航員太空行走時的呼吸聲。靜與美之感。

這些小水珠不過是「毛毛雨」

你見過太空里的水珠嗎?在這部電影里,不只有水珠。因為水箱爆裂,導致空間站內部被大量水浸泡,凍結成冰。兩位宇航員想盡辦法化凍後,打開艙門的那一刻,大團大團的水球漂浮在空間站里,場面相當奇幻。而「戰鬥民族」的又一大特色愛喝酒,在太空里都沒丟棄傳統,看到那個場景,你一定能會心一笑!

最後,在這裡替片方做個小廣告——關注@電影太空救援 官方微博,參與微博曬票根活動,就有可能獲得去俄羅斯超音速飛行體驗,直飛2萬米高空親身感受衝破地球的驚喜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他倆在娛樂圈是一個奇蹟,相愛20年不結婚,但從沒有緋聞!

TAG:電影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