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大學子愛心薪火傳:十年數百受助學生成施助志願者

南大學子愛心薪火傳:十年數百受助學生成施助志願者

獲獎學生談自己理解了感恩之心之後,從「受助者」成為「施助者」的故事。 齊琦 攝

中新網南京1月16日電 (記者 申冉 通訊員 齊琦)十年、60萬元的起步資金、500餘受助學生、3名「青年千人計劃」年輕學者……16日,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的「蔣雯若愛心社」,從一家三口「南大化學人」的「化學夢」開始,十年來,薪火相傳,一代代校友從「受助者」變成「施助者」,為貧寒學子的求學路雪中送炭,也收穫了優秀學子亮眼的「成績單」。

據介紹,南京大學蔣雯若愛心社,最開始源自一位老人對自己已逝妻子的懷念和一家三口南大化學人對「中國化學夢」的執著。

獲得今年獎學金的學生。 齊琦 攝

2007年9月,南京大學化學系70屆校友宋勤華的老伴蔣雯若因病去世。一年後,宋勤華決定召集親朋好友每年捐出自己個人的部分稅後合法收入,成立蔣雯若基金,並從基金中每年捐贈給南京大學60萬元設立這個紀念妻子的「蔣雯若獎助學金」。

「我們一家三口都是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的,可以說是一家南大化學人。妻子去世後,我和兒子考慮了很久,決定把全家的化學夢寄托在南京大學,讓更多品學兼優的南大學子沒有經濟上的後顧之憂,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學習當中去。」

從2008年起至今,「蔣雯若獎助學金」共對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500餘人次的學生給予了每年人均不低於8000元的獎學金和不低於4000元的助學金。多年來,一批批優秀的南大「化學人」因此獲得了求學路上更多的「可能性」和機遇。

2008年,剛進入南京大學本科四年級的楊朕,以優異的學習成績第一次獲得了蔣雯若獎學金,這也是首屆蔣雯若獎學金。2009-2011年,碩博連讀階段,楊朕憑藉突出的科研成果又先後三次獲得了蔣雯若獎學金的資助。

「我的父母都是下崗職工,家中並不富裕,獎學金令我在求學階段就獲得了經濟獨立。」楊朕告訴記者,獎學金令自己在碩博連讀階段心無旁騖,共發表了13篇第一作者的SCI期刊論文,並在畢業後成為南京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副教授。

不僅是楊朕,每一個獲得蔣雯若獎學金的學生,都感受到這個獎學金背後的激勵力量。

剛剛獲得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的2008級研究生謝勁告訴記者,「在蔣雯若獎學金的大力資助下,碩博階段,我不僅可以如願地給自己買了一系列夢寐以求的英文書籍,更避免了太多兼職,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到學業和研究中。」

早在「蔣雯若獎助學金」成立之初,所有受助者們就自發組織起了一個「蔣雯若愛心社」,自覺地把收穫的「愛心」更廣泛地傳遞下去。

現任蔣雯若愛心社社長、15級本科生顧頔同學介紹,「蔣雯若愛心社」已成了南京大學青年志願服務的平台,獲得獎學金的學生們在校內校外開展了支教、敬老、環保宣傳、關愛留守兒童等各類公益活動和愛心志願行動。

曾於2011年-2012年期間任蔣雯若愛心社社長的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2009級本科生唐璜,回憶起自己帶領著16位同學在西花村進行了為期10天的志願公益活動。「大家在村裡開展愛心家教,對農村兒童教育情況、農村安全問題等方面開展調研。在這些志願活動中,收穫最多的還是我們自己,讓我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心存感激,這種感恩也慢慢融進我們的生活,讓大家變得更樂於奉獻。這種改變,或許就是給年輕學生最大的收穫。」唐璜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從今年開始,經蔣雯若基金會和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友好協商,就設立「蔣雯若獎學金」修訂了捐贈協議,對每年獲得「蔣雯若獎學金」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將連續資助至畢業。(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2017年台北桃園機場旅客近4500萬人次 嚴重超載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