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一個農民的心聲!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一個農民的心聲!

陳勝自幼家境貧寒,「少時嘗與人佣耕」。但是,他胸懷大志,不忍受地主階級的剝削與壓迫,逐漸產生了改變現實,擺脫貧困的思想。然而,雖有一定的才氣和英雄的膽略,可是他畢竟缺乏作為一名領袖人物所必須具備的文化、政治、軍事紫質。這樣他在如火如茶瞬息萬變的情勢之下,就缺乏那種駕馭髙度複雜局面的能力和運籌帷幄的智慧,難免以悲劇收場。

在中國歷史,陳勝應該是最早一個起義的先祖,第一個靠白手起家建號稱王的人物了,雖然他是農民出身,但是並不比別人低賤。起初,他只是那時一個地主的一名僱農,也是沒有土地的,最後他卻當上了楚王,到底是什麼觸發了他的遠大理想,從而改變了他的命運,成為第一個反諸侯的人呢?

據《史記·陳涉世家》記載: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庸者笑而應曰:「若為庸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戰國末年,經過多年的兼并戰爭,諸侯割據的分裂局面被統?的秦王朝所取代。然而,秦始皇兼并六國之後,在社稷尚且十分脆弱的境況下,依然大興土木修築萬里長城、建造宏大的阿房宮和豪華的驪山陵墓等,對民嚴刑酷法,動輒觸犯刑律,罪人、刑徒多至數十萬、上百萬,而原東方六國的人民所遭受的苦難更為沉重。陳勝小的時候,正趕上秦王朝末年的這種暴政統治。他親眼看到了陚稅徭役把他的家人和鄰居們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被迫把收穫糧食的三分之二交給政府作賦稅,還負擔著沉重的兵役和徭役。村裡的成年男人被徵發服役去了,政府便役使婦女運輸糧餉,很多人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秦朝的法律又很嚴酷,往往…人犯罪,株連九族,叫做「旅誅」:一家犯罪,誅連鄰里,叫做「連坐」。動不動就被罰做苦役,處以酷刑,有的斬腳,有的割鼻,有的處死,押送到官府去的罪犯隨處可見。黑暗的現實在陳勝幼小的心靈埋下了反抗秦王朝暴虐統治的種子。

詩人流沙河說過:「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到黎明。」於是陳勝小小年紀就開始給地主家做長工了。可他人小志不小,人窮志不窮。每每做苦役閑下來的時候,就一人坐在那裡冥思苦想:為什麼我們這些人就該祖祖輩輩受苦受累?為什麼財東遊手好閑卻享不盡榮華富貴?難道窮人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註定該受苦?富人的孩子一出世就註定該享福?這一切是由誰主宰的呢?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漸漸明白了財東欺壓窮人,為所欲為,是因為他背後有個秦王給撐腰,不推翻秦王朝的統治,人民就永遠不會有出頭之日。於是他萌生了推翻秦王朝,建立農民自己政權的念頭。作為一個普通農民,陳勝在年輕的時候就顯示了與尋常人不同的志向與思維方式。在陳勝看來,如果整日只知道在土地間謀生活,那麼日復?日,年復一年,終其一生,只不過能做一個受人剝削的農夫。而那些地主、統治者並不比農夫勤勞和聰明,但他們卻能夠坐享其成。種種殘酷的現實讓這個不安於現狀的年輕人認為命運由自己把握與創造,而非出於天命。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徵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宿州)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

大澤鄉起義因為陳勝得勢後驕傲,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而失利。

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是什麼?所謂起義自然就是推翻一個不好的朝廷或者制度,以尋求解脫或者更好的制度或朝代。而陳勝吳廣所做的就是前人不敢做的「造反」。秦末暴政讓百姓苦不堪言,經常有一些窮苦百姓被發配到邊緣地區做役徒。就是由於這種苦不堪言的欺壓和逼迫才導致不甘被欺壓的百姓奮起反抗。

在古代,農民的地位非常低下,所以面對暴政一般都是忍了再忍,不敢反抗,而秦末年間卻出了這樣兩位英雄人物,那就是陳勝和吳廣,他們就是替廣大百姓站出來說話的人,是他們組織和領導被欺壓的農民團結起來一起反抗秦朝暴政。就是出於這多種因素的同時碰撞才發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如果說秦末暴政是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那麼陳勝吳廣被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已無前路的絕境則是陳勝吳廣起義的導火索。如果說當時只有秦末暴政,如果政法閭左的事情沒有發生在陳勝吳廣身上可能就不會有這次起義了,就是因為連續的欺壓,最終被逼入絕境的兩人才團結一致,奮起反抗,爆發起義。

陳勝吳廣起義從根本上動搖了秦王朝統治,為爾後項羽、劉邦滅秦創造了有利條件,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後面的封建統治者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育,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和開明統治很大程度上是受農民起義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名人故事 的精彩文章:

慈禧對其他人十分狠毒,為何卻對李蓮英很好呢?

TAG:歷史名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