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避開這些美白誤區你也可以很白

避開這些美白誤區你也可以很白

1. 敷牛奶面膜

牛奶的白永遠屬於牛奶的,根本無法轉換到人的臉上。

牛奶的 90% 的成分都是水,水對美白來說,起不到什麼作用。

傳說中可能有效的牛乳蛋白分子,一是它個頭太大沒辦法進入皮膚內部,二是它沒有調節黑色素代謝的作用,自然也就無法讓皮膚變白了。

有些朋友會覺得敷了牛奶面膜臉似乎真的變白了,多半是因為水讓皮膚變得濕潤了,心裡就覺得自己變白了。

2. 吃維生素 C

維生素 C 傳說中的功能太多啦,但實際上哪個都不太靠譜。

從原理上來講,維生素 C 能夠抑制酪氨酸被活化,這樣酪氨酸也就不會變成黑色素了,但靠吃進去的維生素 C 發揮作用,其實是很難的。

因為,攝入的量首先很有限,而經過消化道吸收發揮作用的就更少了。

是不是額外加點量就可以了?

有點兒天真。多出來的量不會被身體吸收利用,並且,如果是過敏體質的朋友,吃過多的維生素 C 後曬了太陽,還可能帶來新的問題,比如日光性皮炎。

4. 粗鹽洗臉

粗鹽洗臉,洗的時間太短,大粒鹽還沒溶解洗臉;如果洗的時間太長,

剩下不溶的泥沙與臉摩擦摩擦,不但沒有美白作用,還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很可能就造成皮膚敏感、感染等問題,更糟心。

5.美白針、美白丸

根據廣告大家都熟知的美白丸和美白針的成分有:維生素類(C 和 E)、谷胱甘肽、氨甲環酸、白藜蘆醇、或中草藥提取物。我們來一一分析:

氨甲環酸:雖然有一定美白作用,但口服氨甲環酸並不是作為化妝品進入市場的,而是需要皮膚科醫生的診斷處方和觀察隨訪的一種藥物;

谷胱甘肽:雖然有研究表示有一定的美白效果,但文章最後也給做出了關鍵的保守性表態:國際範圍內,長期服用谷胱甘肽的安全劑量尚未明確,更為獲准進行更多地相關臨床試驗。

全植物成分:苦參精華、松樹皮抽出特殊 SF、蜜橘皮抽出成分、黑胡椒抽出成分、大豆抽出膠原蛋白等。

關於這些,一定要記住,任何化學成分,脫離劑量談功效都是不科學的,雖然可能有美白效果,但吃得少可能就起不到作用,吃得太多,就可能有副作用。

因為這些成分,對於美白效果和它的安全性及功效性的報告,都缺乏很多有效的臨床數據。

就不說市面上復配的一些所謂的美白針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是找不到它們作為藥物和化妝品的註冊備案或審批程序的,也就意味著,根本沒有安全性的保障。

是不是就不能白了?!當然不是,要想白,得這麼做:

1. 外用美白產品

挑選美白產品的時候,我們要選擇一些能阻止酪氨酸轉化成黑色素的成分,比如維生素 C、傳明酸、熊果苷、煙醯胺、白藜蘆醇等。

挑的時候可別被別人帶著走了,要自己學會看成分表,不過如果已經晒傷了,就不要立刻使用美白產品,一些剝落角質的美白產品,還會刺激皮膚。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含有這些成分的產品是經過 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藥品或商品,自製、售賣的半成品,因為劑型、濃度等原因,對美白幾乎沒什麼作用。

2. 堅持防晒!

防晒真的很重要啊,紫外線永遠是最對你不離不棄的那個。

無論是一個處在夏天的你,還是一個冬天的你,但凡無任何防護措施,都很難避開。

陽光中的紫外線容易對皮膚造成損傷,而出於對皮膚的保護,黑色素細胞會合成更多黑色素防禦紫外線,於是臉就變黑……黑……了。

如果我們平時注意防晒,黑色素細胞就不至於那麼辛苦,產生的黑色素就會減少,皮膚也就會變白了。

所以,防晒霜呢,是一定要用的,幾乎很少看到白白的姑娘是不塗防晒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白 的精彩文章:

美白祛斑的食物 告訴你四種簡單的方法

TAG: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