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抹現實:當代具象繪畫》連載——卡洛琳·沃克

《一抹現實:當代具象繪畫》連載——卡洛琳·沃克

從2017年12月3日開始這裡將持續更新由馬克·瓦利(Marc Valli)和瑪格利塔·戴薩奈(Margherita Dessanay)編著的《一抹現實:當代具象繪畫》一書。此書於2014年由Laurence King出版社出版。欒志超和「繪畫藝術壞蛋店」將會以互聯網的形式實驗性地在這裡持續地分享這本書的翻譯文稿和文稿語音作為大家學習研究的參考。為便於閱讀,文稿會根據情況略作改動和調整。今後這條內容的文末將持續添加欒志超個人打賞二維碼。感謝譯者的分享。

卡洛琳·沃克|Caroline Walker

1982年生於英國鄧弗姆林(Dunfermline)現居住於英國倫敦

「我一直都在畫畫,從一開始就是;我最喜歡看畫,我也覺得畫畫是最有意思也最直接的方式。」卡洛琳·沃克是個天生的畫家,她在蘇格蘭長大,記得自己常去看愛丁堡國家美術館裡的藏品。她強調繪畫的「摹仿性和表現力(可以讓人感受到材料的可觸性)」,以及「繪畫本身的樸素感」。沃克的創作簡單明確,深入地研究和架構室內空間的細微動作,再現了人類與特定心理空間之間的關係。

《金髮女郎的雄心》(Blonde Ambition)

2012,板上油畫,45 x 55cm(173/4 x 215/8 in)

為什麼在當今這個時代畫畫

我們總是在說,我們這代人生活在一個圖像無處不在的文化當中,我們不經思索地消費、丟棄著圖像。這似乎賦予了繪畫一種新的身份,即一種慢媒介。繪畫要求觀眾重思如何以一種非常直接和個人的方式來觀看世界。它可以傳達一些主觀性或想像性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極為細節地呈現了繪畫創作的直接過程。

創作過程

多年以來,我的創作要麼是關注室內空間以及居住在裡面的人,要麼是畫朋友、家人以及他們的房子。直到我開始碩士階段的學習,我才開始去釐清我感興趣的東西是什麼,思考一個人之所是,來自哪裡。我開始和一個模特一起工作,她在倫敦各處給很多個人家看狗看貓。每次我和她工作的時候,她都在一個和頭一次不一樣的房子里。這對我來說非常有意思,因為這個房子不是她的「家」,也不是我的「家」,但我們卻可以把這裡當成一個「布景」,進行一番敘事。

在結束皇家藝術學院的學習之後,我對人物所在的房間也開始有了更多的選擇性。之前,人物通常都在裝飾非常傳統的維多利亞時期的房間里。我想做一個徹底的改變,因此開始尋找一些非常當代的、新現代主義的房間,以及以「大設計」為理念的整體定製房間:從內到外都是為居住者而設計的房間,從而決定了人在裡面的生活方式。一直以來,我都對平淡無奇生活中更為邪惡的那股暗流感興趣。這些奢華居所令人夢寐以求的內部空間似乎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平台,來探索掩蓋在公開的生活方式背後的,在門背後發生的看不到的現實。人物所在的建築布景現在更多的是我開始一系列創作的開始。

首先,我會先確定一個我用來拍照的房間。到目前為止,都是通過身邊的人互相打聽的……儘管如此,這些房子都是我從未去過的。在地點確定下來之後,我會大概地組織一個敘事——比如一群女人參加了一個奇怪的泳池派對,做著家務活,或是在一起做一些更為儀式化或是無法理解的事情。在這些想法形成之後,我就開始找模特/演員,為她們準備道具和服裝。在地點、模特和道具都到位之後,我會在房間裡面呆一天的時間,指引這些女性在不同的場景中表演,同時將這些都用照片或錄像記錄下來。

我拍攝了成百上千張照片。儘管有一些大致的故事主題幫助我在白天的時候引導模特,但這事實上都只是開始。而且,那些通常在意料之外的素材反而會成為最成功的畫作。我畫很多的草稿,然後又用油彩畫底稿,還會畫出等比例的素描,從而找到大的畫作需要的材料以及最終作品的精確尺寸。這樣一個設計出來的,觀眾覺得自己身在其中,可以進入,或是偷偷窺視的空間決定了作品最終的尺寸。

但就我的繪畫而言,我一開始會先用特別飽和色的丙烯顏料塗底色,然後把油彩調成像水彩一樣稀薄。這樣一來,畫底就會特別明亮,然後再將油彩顏料塗在上面。這樣一種使用丙烯和油彩的方式非常有效,有點類似於上光的技術,給深色增添厚度,給亮色增加光感。在我最新的創作中——陽光明媚,灑滿一個戶外的游泳池——這種技巧尤其顯得有用。

當代的生活

我通過繪畫來反思我們如何在私人空間中生活,以及室內空間何以會成為呈現女性原型的舞台。我為我創作的主題內容而專門搭建的布景使得繪畫成為一個最理想不過的媒介,因為繪畫本身就是一個建構和幻想的空間。因此,畫畫的過程就進一步增強了虛構。儘管我拍攝了很多的照片,但照片似乎並不會像繪畫那樣具有同樣的情感強度,或營造出同樣奇怪的氛圍。或許,這和你需要在繪畫上花費的時間有關係——要繪製一張特殊的圖像,想好畫這樣一張畫的目的是什麼,然後要進行轉化,將其做成一個完全不同的東西——這些東西我覺得僅有在繪畫的過程中才能發生。

女性作為創作的主題內容

我畫很多女性,因為在某種程度上,我其實一直在畫我自己,畫我自己的經歷或不安——但是,是站在一個陌生的、客觀的角度,我希望能夠反映出我們所有人是如何面對這個世界的。

通過繪畫,我探索家的心理空間,特別是從社會、文化及政治的角度而言,家對女性來說意味著什麼;同時又從藝術史的角度,反思或參照漫長西方繪畫史中大量的女性圖像,並在當代的語境以一個女性的視角進行重估。

《彩燈》(Illuminations)

2012,亞麻布上油畫,240 x 305cm(95 x 120in)

《休閑館》(Recreation Pavilion)

2013,亞麻布上油畫,280 x 190cm(110 x 75in)

《泳池派對》(Pool Party)

2012,亞麻布上油畫,167 x 240cm(66 x 95in)

《喬裝》(The Masquerade)

2012,亞麻布上油畫,180 x 240cm(71 x 95in)

《眺望點》(Vantage Point)

2010,布面油畫,211 x 182cm(83 x 72in)

關於這本書以往更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繪畫藝術壞蛋店 的精彩文章:

《一抹現實:當代具象繪畫》連載——賽爾邦·薩烏

TAG:繪畫藝術壞蛋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