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泡茶用什麼水最好?
泡茶用水究竟以何種為好,自古就為人們重視。好茶需要好水,好水方能泡出好茶,泡茶用水至關重要,尤其是新綠茶,芽葉柔嫩,以山泉水最佳。
朋友們知道古人是如何看待水在泡茶中的重要性的嗎?
明代許次紓《茶疏》中曾說:「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茶論也」,充分說明了好茶需要配好水、好水才能泡好茶。明代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中也談到:「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葉八分耳。」可見水質能直接影響茶湯品質。水質不好,不能正確反映茶葉的色、香、味,尤其對茶湯滋味影響更大。
我國最早的鑒水家——唐代劉伯芻將天下適宜沏茶的水列為七等。它們分別是:揚子江南零水(又名泠泉),第一;無錫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三;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揚州大明寺水,第五;吳淞江水,第六;淮水,第七。
古人對泡茶用水的選擇標準是什麼?
好水的標準是水質:清、活、輕;水味:甘、冽。
清:水質要清。要求無雜、無色、透明、無沉澱物。
活:水源要活。現代科學證明,在流動的水中細菌就不容易繁殖,而且活水經自然凈化,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含量較高,泡出來的茶湯特別鮮爽。
輕:水體要輕。水的比重越大,說明溶解的礦物質就越多。實驗表明,當水中的鐵過多時,茶湯就會發暗,滋味也變淡;鋁含量過高時,茶湯會有明顯的苦澀味;鈣離子過多時,茶湯會帶澀,所以水要以輕為美。
甘:水味要甘。就是入口之後,舌尖頃刻便會有甜滋滋的感覺。咽下去之後,喉中也有甜爽的回味。
冽:冽即冷寒之意。
古人如何說水?
水要甘而潔。宋代蔡襄在《茶錄》中說:「水泉不甘,能損茶味。」趙佶在《大觀茶論》中指出;「水以清輕甘潔為美。」王安石還有「水甘茶串香」的詩句。
水要活而清鮮。宋代唐庚的《鬥茶記》記載:「水不問江井,要之貴活。」明代張源在《茶錄》中分析得更為具體,指出:「山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清而白。流於黃石為佳,瀉出青石無用。流動者愈於安靜,負陰者勝於向陽。真源無味,真水無香。」
貯水要得法。如明代熊明遇在《羅岕茶記》中指出:「養水須置石子於瓮」,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進一步指出:「水性忌木,松杉為甚,木桶貯水,其害滋甚,潔瓶為佳耳。」明代羅廩在《茶解》中介紹得更為具體,他說:「大瓮滿貯,投伏龍肝一塊,即灶中心干土也,乘熱投之。貯水瓮預置於陰庭,覆以紗帛,使晝抱天光,夜承星露,則英華不散,靈氣常存。假令壓以木石,封以紙箬,暴於日中,則內閉其氣,外耗其精,水神敝矣,水味敗矣。」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時至今日,朋友們喝茶的時候還是很注意水質,那都有哪些水可以泡茶呢?
泡茶常用的有六種水:
一、山泉水,是泡茶最理想的水,但應注意是否潔凈、無污染,且不宜存放過久,新鮮為好;
二、江河湖水:遠離人口密集處的江水、河水、湖水也不失為沏茶的好水;
三、雪水、雨水;被古人稱為「天泉」,尤其是雪水,更為古人所推崇;
四、井水:屬地下水,懸浮物含量少,透明度較高;
五、自來水:含有用來消毒的氯氣,在水管中滯留較久的還含有較多的鐵質。當水中的鐵離子含量超過萬分之五時,會使茶湯呈褐色,而氯化物與茶中的多酚類作用,又會使茶湯表面形成一層「銹油」,喝起來有苦澀味;
六、純凈水:凈度好、透明度高,是泡茶的好水
那又有朋友要問了,現代人泡茶用什麼水好?
喝茶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們飲用山泉水、江水、雪水等天然水的機會太少了。很多名泉地都開發了桶裝水,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用。另外,超市購買的純凈水、礦泉水、經過過濾裝置處理的自來水等,泡茶都不錯。
朋友你喜歡用什麼水來泡茶呢?不妨在下方評論。
本文作者:月出,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每日分享茶道、茶藝、茶文化、茶周邊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