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陵十二釵:美玉紅顏一時盛,可憐付諸東流水

金陵十二釵:美玉紅顏一時盛,可憐付諸東流水

曹雪芹的《紅樓夢》與金陵十二釵

---

因為漫長歷史中「重男輕女」觀念根深蒂固,在我國諸多古典小說中,女性角色不僅沒得到應有的尊重,還屢屢被邊緣化和妖魔化,是以禮節君常常覺得,我們引以為傲的五千年文明、禮儀之邦...也不過是有失偏頗的概括。

從更廣闊的視角下審視,真正意義上的文明時代或許從來沒有出現過,因為直到今時今日,我們仍然置身於充滿爭端、歧視、不均等亂象頻發的人類社會裡;不要說過去,就在這個被反覆歌頌的新時代,女性歧視依然是籠罩在文明頭上、揮之不散陰霾,從這個角度看,《紅樓夢》的偉大便足以刺破時間,流芳後世。

我國古典小說中尊重女性的並不多,而《紅樓夢》是個例外。它不僅尊重女性,還把女子神化、仙化,這在封建時代是絕無僅有的。《紅樓夢》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輕蔑禮教、頌讚愛情,它更作為一個特例,讓女孩子們作為命運的主角,與被提前寫好的命運抗爭。

《紅樓夢》第五回,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在薄命司中看到了金陵女子的冊子,他這一看,把他自己身邊女子的命運全「劇透乾淨」了。

縱使大觀園裡的「金陵十二金釵」個個生得水靈、沾著仙氣、耀眼無比,可怎麼抵擋得了早被寫好的命運呢?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

林黛玉、薛寶釵

-

金陵十二釵中,黛玉和寶釵並列第一,判詞連在一起。黛玉生得眉目蹙蹙,脈脈多情,又兼曠世詩才,才貌俱佳。但她自幼喪父喪母,導致生性孤僻,多愁善感,自潔孤高,嘴上不饒人。初入榮國府,她驚艷一時,不久就因「心眼小」而處處得罪人。

黛玉和寶玉情投意合,二人聯手蔑視封建禮教,本來木石前盟尤熱,良緣在望,可忽然間冒出個「完美的人」薛寶釵來。黛玉見她第一眼就察覺到了危機,後來全府上下都只說寶釵的好,黛玉心生妒意,卻也只能顧影自憐,傷風感月無人理解。

雖然在大觀園,賈母也對黛玉恩寵有加,但她始終覺得自己的身份是「客人」,沒歸屬感,沒安全感。在勢利的環境中,她自矜自重以保持自己純潔的個性;她蔑視封建禮教的虛偽,敢於鬥爭,追求愛情,可見她是一個有著新潮思想的女子。

寶釵來自是「四大家族」中的薛家。她天生麗質,「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生於富貴人家卻衣著樸實,不愛鋪張,從不熏香,出身尊貴卻並不自覺高人一等,這是其氣質。

形象上,寶釵黛玉難分高低,寶釵也艷冠群芳,舉止嫻雅,才華橫溢,更重要的是她還善解人意,溫和大度。然而,她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對下人暗施小惠,收買人心,可見其圓滑世故、機智聰明。

不過,在對待感情上,她卻犯了一個錯誤。寶玉、黛玉都對官場的黑暗深惡痛絕,這二位惺惺相惜,不屑官場,但寶釵卻熱衷於仕途,還多次規諫寶玉讀書做官,因而生分了關係。

雖然「金玉良緣」,人人看好,寶釵卻因和寶玉理想志趣不合,備受冷落。「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黛玉雖有「詠絮之才」,卻自掛林中,寶釵賢良淑德,卻被埋於雪地,生得如此完美的人兒,終落得凄慘收場,可見封建時代對女子的無情殘害。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

賈元春

-

元春,賈府的大小姐,她賢孝才德,雍容大度,被選入宮作女史,後晉封貴妃,家族沾光。為迎接她省親,賈府建造了豪華的大觀園。元春為家族帶來了榮耀,自己卻幽閉深宮,心裡不是滋味。在外人看來,元春風光無限,但她看慣了宮廷的勾心鬥角,黑暗腐敗,對自己的入宮持否定態度。

作為賈府的政治靠山,她用自己的青春為賈府帶來了轉機,可賈府的男子卻沒個爭氣的,不僅沒把握住機會,反而在外有恃無恐,胡來一氣,加速了家族的衰落滅亡。一群大老爺們的仕途倚靠女子,還親手把它敗光,這其中,隱約可聞筆者的諷刺意味。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

賈探春

-

探春生得削肩細腰,長挑身材,俊眼修眉。有「玫瑰花」之稱的她精明能幹,富有心機,能決斷,連鳳姐都忌憚她三分,抄檢大觀園時,她當眾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敢作敢當,行事果敢。

要說詩才,在十二金釵中,探春也僅次於黛玉。她帶頭辦海棠詩社,為詩社命名,給黛玉起了個雅號:瀟湘妃子,可見探春詩才之盛。身為女子,她關心國事,有經世之才,曾主持大觀園的改革,興利除弊,力圖挽救賈府的頹勢,可見探春是一個有想法,有行動能力的改革派。

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

展眼吊斜輝,湘江水逝楚雲飛

---

史湘雲

-

湘雲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史家千金,她父母早亡,由叔嬸養育長大。湘雲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豪放女子,她心直口快,胸懷坦蕩,從來沒有把兒女私情放在心上,為此,寶釵還說她「不像個女孩兒家」。

湘雲的曠達不是出世的孤傲,而是入世的情趣。趁興時大碗喝酒,忘形時揮拳大戰,豪爽、淘氣,喝醉了就躺在大青石上睡大覺。在她眼裡,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也不在意什麼男女有別,她和人交往,一片赤誠。

湘雲的家世和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沒有後者的叛逆精神,多的是一份清純和天真。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

妙玉

-

妙玉是一個矛盾體。她因病遁入佛門,帶髮修行,但文學上卻大愛莊子;入了佛門,他又塵緣未了,不潔不空。妙玉天資聰慧,多才多藝,有「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的讚譽。

身在賈府,妙玉從容自若,在賈母、王夫人面前也不卑不亢;住在大觀園,她和寶玉、黛玉、寶釵、湘雲等結下深厚友誼;心性高潔的她一生傲岸,卻遭人嫉恨,最後身陷泥淖中,被強人擄走姦汙,正驗證那句話——「悲劇就是把美毀滅給人看」。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

賈迎春

-

迎春是賈府的二小姐,相比其他的靈氣女子,她則老實無能,懦弱怕事,諢名「二木頭」。迎春不但作詩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首飾被僕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

迎春對周圍的一切都不聞不問,木然處之。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5000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抵債。出嫁後不久,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迎春如此隱忍膽小,隨遇而安,也沒得到好下場,道盡了封建制度的慘無人道之處。

迎春和巧姐的插圖來源於國畫家蘇宇光

堪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裝

可憐繡戶侯門女,獨卧青燈古佛旁

---

賈惜春

-

惜春,賈家四姐妹中最小的一位,愛好繪畫。其父好煉丹,其母親早逝。由於缺乏父母的愛護,惜春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竟無動於衷。

惜春年齡較小,最擅長的才藝是繪畫,曾受賈母之命畫《大觀園行樂圖》。惜春心向陽光,耐得住寂寞凄涼,清凈無為,圓融自通。她厭棄世俗,自潔自愛。四大家族沒落後,3個姐姐結局凄慘,她也進了櫳翠庵,削髮為尼。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王熙鳳

-

鳳辣子精明強幹,深得賈母信任,是府里的一把手。她為人處事圓滑周到,謀財害命的事也沒少干。王熙鳳在《紅樓夢》中出場,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筆者也在她身上大費筆墨。

在府里,她大聲喧嘩,不受約束,身上又珠光寶氣,綾羅綢緞,說明她的地位非同一般。然後又寫王熙鳳逢場作戲,八面玲瓏,刻畫出一個笑裡藏刀、極有計謀的鳳姐形象。「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王熙鳳生命力非常充沛,是封建大家庭中精明強幹、潑辣狠毒的主婦性格的高度結晶。她一出場就生龍活虎,在萬眾矚目的舞台登場,說得更是一個天花爛墜。王熙鳳情商高,玩得一手人情世故的好牌,如此機關算盡的人物,最終也慘淡收場,封建時代真是不給人活路了。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

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

賈巧姐

-

巧姐,王熙鳳女兒,因生在七月初七,劉姥姥給她取名為「巧姐」。賈府敗落後,王仁、賈環要把她賣與藩王作使女,在緊急關頭,劉姥姥出手相救,把她帶去鄉下。巧姐最後嫁給了板兒,成了一個農婦,平平淡淡一生。

巧姐在大觀園中,性格不太明顯,她名字中有個「巧」字,結局在金陵十二釵中也算是圓滿的。她生不逢時,一出生賈府就開始快速滑坡,後潰敗如山倒,巧姐也受盡欺凌,加上自身多災多病,不得不以貧苦來化解,一因一果,也並不是一味的苦。

迎春和巧姐的插圖來源於國畫家蘇宇光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

李紈

-

李紈是賈珠遺孀,年紀輕輕就守寡,好在生有一子:賈蘭。她雖身處「紅樓」中,卻如「槁木死灰」,凡事不聞不問,全部心思放在撫養兒子上,她是一個恪守封建禮法的典型女性。

李紈沉靜,從容,如深巷中一眼古井,如暮靄里一聲晚鐘。她進入大觀園後,精神面貌才煥然一新,不但發起詩社,而且把大觀園治理成了青春女兒的樂園。李紈表面上不問世事,內心卻很有想法。

辦詩社時,她自薦為掌壇人,拿出自己的稻香村作為社址,請來王熙鳳當監社御史,解決經費問題。如此心思縝密,考慮周全,可見「心如枯井」只是表面,是寡婦的身份限制了她的許多活動,對美好的不懈追求才是她的本色。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

秦可卿

-

秦可卿,賈蓉之妻,小名可兒。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鮮艷嫵媚堪比寶釵,風流裊娜又如黛玉。行事溫柔和平的她深得賈母的歡心。但她和公公賈珍關係曖昧,卻令她過早夭亡。

秦可卿嫁入賈府後,家族上下無不讚美,尤氏護著她,賈母憐惜她,鳳姐和她關係也非同一般。這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人就一個缺點——風流。和她好的人,曹雪芹暗示可很多,寫得很隱晦,但都被「紅學家」猜到了。

一次,寶玉跟隨大家賞梅,倦了要睡,秦可卿主動請纓安排。寶玉在她的卧房裡夢入太虛幻境,警幻仙子還將秦可卿許配與寶玉,意欲讓寶玉領略仙界第一美色,從此看破男女之情,也正是在太虛幻境,寶玉看到了金陵十二釵的判詞。

美玉紅顏一時盛,可憐付諸東流水

---

縱觀《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這些可人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薄命」。就像小說前面暗示的那樣,美玉紅顏盛極一時,最後都卻付諸流水,花敗柳殘無人問津。哀之、嘆之,更思之。

十二金釵的出場都風光無限,下場卻凄涼悲慘。一個個仙子般的人物,被曹雪芹寫進了泥淖;一朵朵純潔的花骨朵,最終都落泥沼。面對《紅樓夢》的「滿紙荒唐言」,世人的態度也出現兩級分化。喜歡的愛不釋手,反反覆復讀上十幾遍仍覺意猶未盡,沉迷其中難以自拔;討厭的則對那繁瑣細膩、情情愛愛的描寫一點都不感冒,對其只是敬而遠之。

無論如何,人情世故都被曹雪芹全部道破了,我們權當是在翻閱一部傳世的恢弘大作,如果要說感想......我想,或許真的,每個人都有著一份不可抗擊的命運,但是,每個人也都需要勇敢一些,去抗擊這份命運,從而在與命運的抗爭中,為自己的人生留下另一份由自己書寫的故事。

·今日互動話題·

金陵十二釵中,最喜歡誰?

---

圖片來源於藝術家王義勝繪畫,暫不支持轉載

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禮有節微雜誌 的精彩文章:

「你現在少蓋學校,將來你就得蓋監獄。」

TAG:有禮有節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