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為市民解答草莓的幾種謠言

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為市民解答草莓的幾種謠言

台海網1月16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市民盧女士想帶孩子去摘草莓,閨蜜卻提醒她「草莓是農藥噴大的,別吃」,把她嚇了一跳。草莓真有那麼可怕嗎?本期欄目邀請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廈門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測試中心副研究員李傳勇,為您科普相關知識。

疑問1:草莓空心,是用了膨大劑?

資料顯示,膨大劑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即「植物激素」。膨大劑可以刺激細胞分裂,對植物生長產生助長和速長的作用。

李傳勇告訴記者,植物生長過程中需要各種植物激素來調控。受外源因素影響,自身合成的各種內源性激素不足以支撐其生長發育,就需要人工加入外源激素,草莓也是如此。「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對農產品安全沒有影響。」李傳勇說。

有些市民擔心植物激素用量問題。李傳勇說,植物激素屬於低微毒性製劑,用量微小,過量使用會起反作用。農民大量使用植物激素的可能性很小。此外,因在人體中沒有激素受體,植物激素對人體不可能起到調控作用。可以說,「攝入植物激素會導致性早熟、發胖、內分泌失調等」屬無稽之談。

草莓的個頭大小、空心和畸形也是消費者十分關注的。李傳勇認為,它們都屬於品種特性,不能將其和膨大劑等植物激素掛鉤。因為使用膨大劑後,果實的平均增重不超過30%。草莓畸形主要受授粉、光照、溫度等因素影響,比如瓜果在花芽分化時遇到低溫,就容易產生畸形花,進而發育成畸形瓜果,這跟膨大劑沒有關係。

甄別是否使用過膨大劑的果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品嘗。李傳勇說,使用過膨大劑的草莓,雖然個頭大、水分多,但由於生長周期縮短,會導致香氣變淡,口感變差,還不利於長期儲藏。

疑問2:除草劑殘留多,吃了會致癌?

曾有傳聞稱,草莓的農藥殘留超標達7倍之多。甚至有草莓種植者跳出來說,絕對不吃自己種的草莓。

乙草胺,一種除草劑,就是傳聞中檢出的超標物。「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和美國國家毒物學研究項目,直到現在都沒有將乙草胺列入可致癌物清單。」李傳勇說,乙草胺是一種芽前封閉除草劑,可抑制細胞分裂,一般在作物出芽前使用。草莓屬於草本植物,對除草劑非常敏感,過多使用乙草胺會對草莓苗造成傷害,甚至殺死幼苗,所以草莓種植使用乙草胺的可能性並不大。

記者了解到,乙草胺在土壤中通常8—18天即可降解微生物,而草莓生長周期至少要45天。也就是說,即便農民在種植過程中有使用乙草胺,經過一定時間後,也降解得差不多。因此,乙草胺殘留到果實中的量微乎其微。

李傳勇告訴記者,如今的草莓種植大多採用地面覆膜,以防草莓觸地後發生霉變,降低品質和產量。覆膜的另一個效果就是抑制雜草生長,所以幾乎也不需要打除草劑。

【小貼士】如何清洗草莓?

1.用流動水連續沖洗(不是浸泡),將附著在草莓表面的大部分病菌、農藥和其他污物去除。

2.將沖洗後的草莓浸泡在淘米水或淡鹽水中約3分鐘。

3.再次用流動水去除污物。

4.用凈水或涼開水沖洗一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台海網 的精彩文章:

2017日本軍情報告:磨刀霍霍想動武 虎視眈眈向西

TAG:台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