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向老師的老師告狀

向老師的老師告狀

廖增湖,筆名「葉開」。是幾部口碑很好的小說作家,被譽為「上海的王朔,中國的拉伯雷」,學雜誌《收穫》的編審。

他對女兒的教育那可就顯得捉襟見肘了,有一次女兒寫作業時遇到一個問題:「三國里誰最有智慧?」對於剛看完《三國演義》彩圖本的女兒覺得答案應該是「孔明和龐統」。葉開很開心:「孩子是真看明白了。」但老師缺給女兒打了個打叉,因為標準答案是「諸葛亮」。葉開覺得:「這麼干,簡直誤人子弟!」

從那時起,他就開始留意女兒的課本一看嚇了一跳,許多課本中的文章都被大量的篡改,沒有了原本的意義。《語文教學與研究》主編曉蘇請他開個專欄,葉開一口氣寫了12篇專欄文章,批判語文教材和語文教育的現狀。他給專欄起名「語文之痛」,引起各方關注。前不久又出版新書《對抗語文》。隨意篡改「更光明」

他對許多當下課本中重要的課文與原文進行對比。在道德的框架下,能套進去的名篇經典其實很少,僅有的幾篇,又被編撰者削足適履,加以低劣的改造,原文的精髓和準確優美的文字都被拋棄和歪曲。

比如,巴金在《鳥的天堂》中寫清晨陽光照在水面上,也照在樹梢上,「一切都顯得非常明亮」,卻被改成「一切都顯得更加光明了」,有故意拔高意境之嫌。再如巴金寫小船緩緩「向河中間流去」,在課本里被改成「移去」,兩者意味迥異。而後,巴金寫自己回頭去看「留在」後面的茂盛的榕樹,課本將「留在」改成「被拋在」,榕樹都「被拋」了,你還「感到一點兒留戀」?等等許多被篡改過後讓孩子們去學習的文章。

課文是孩子的精神食糧,但教材編寫者卻像是精神糧食的主人,既不尊重作者,更不尊重孩子,挑三揀四,任意妄為,再以次充好灌輸給孩子,來決定孩子的價值觀、審美、趣味。

我們把孩子託付於課堂之上要的並非是這種教育不是嗎?所以,選什麼文章進課本固然重要,但保證選的文章不被篡改,不被歪曲,保證孩子的思想不被過濾,才是最根本的問題啊。多給孩子讀讀原著開闊孩子的視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匡正文化 的精彩文章:

原來這些省是這樣來的(上)

TAG:上海匡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