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桂枝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桂枝

導言:桂枝即肉桂之嫩枝,柔嫩細條,芬芳馥郁,輕揚升散,是一味常用中藥。其味辛甘而性溫,歸肺、心、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溫經通脈、助陽化氣之功(編輯/三木)

藥用桂枝

說到桂枝,說到桂枝方劑,那必須提調和營衛的著名的方子——桂枝湯,又叫小陽旦湯,它主要的功效是發散,也就是把深入到人體的風邪、寒邪散出來,不是關門打狗,而是開門逐寇,把敵人趕走,這樣人體的門戶自然就關上了。

桂枝之名始見於《傷寒論》,而桂枝湯是《傷寒論》的第一首方,後世稱之為「群方之冠」。在《傷寒論》中主要是治療太陽中風,用於解表,而後世醫家往往在本方基礎上加減治療諸多病證,使得其所治範圍逐漸擴大。桂枝湯加減不僅能夠治外感病、傳染病,也能夠治內傷雜病;不僅能夠治急性病,也能夠治慢性病,因此被後人稱「第一方」「調理陰陽之聖方」。

中醫之要就在於「陰陽平衡,氣血暢通」,桂枝湯就充分體現這八個字。「辛甘化陽」,桂枝、生薑是辛溫的,甘草、大棗是甘的,桂枝、生薑配甘草、大棗,就能夠化陽,補充人體的陽氣;「苦甘化陰」,芍藥是苦的,甘草、大棗是甘的,芍藥與甘草、大棗結合,就能化陰,補充人體的陰氣。陰陽結合,就能做到陰陽協調、陰陽平衡。陰陽平衡,自能氣血暢通。更何況桂枝、芍藥、生薑等均有通的作用,甘草、大棗又能補氣補血,故桂枝湯亦是促進氣血暢通之要方。

桂枝湯是調理陰陽平衡的聖方,以其為基礎進行加減變化,當真是奧妙無窮。以桂枝湯為基礎,再加一些補氣的葯,就能針對氣虛的人,突出補氣,來進行陰陽調理,如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建中湯。再加進一些補血的葯,就能在調理陰陽平衡的基礎上,做到氣血雙補,中歸芪建中湯,或桂枝湯合八珍湯等。加入一些去瘀的葯,就能做到在調理陰陽平衡的基礎上,活血通瘀,如桂枝湯加桃仁、紅花,或黃芪桂枝五物湯合補陽還五湯。桂枝加附子湯能針對寒證來調理陰陽平衡;桂枝加大黃湯能針對大實證來調理陰陽平衡;桂枝湯合小柴胡湯名為桂枝柴胡湯,能針對小柴胡證來促進氣機暢通,最終達到陰陽平衡;桂枝湯合理中湯則有桂附理中丸之意,以調理太陰病為主要對象,合桂枝湯來促進陰陽平衡。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桂枝CinnamomumcassiaPresl

桂枝《傷寒雜病論》

【來源】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肢。

【異名】柳桂、嫩桂枝、川桂枝、桂枝柴等。

【性味】性溫,味辛、甘。

【歸經】歸心、肺、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逆。用於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注意事項】桂枝辛溫,凡外感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等症,均當忌用。孕婦及月經量過多者慎用。

桂枝湯加減能治多種疾病,但並不是所有的病都能用桂枝湯來治,必須有桂枝湯證,才能用桂枝湯加減。外感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者,均當忌服,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

食膳與實際應用

並非所有疾病或疾病發展全過程都可用藥膳或食物來治療,但某些疾病或疾病中的某個階段則可以以葯膳或食物為主加以治療。例如桂枝湯就可作為食療方,其中五味葯都是調味品,性溫散寒,可解肌發表,調和營衛,是治療外感風寒、營衛不和的主方。

食療桂枝湯有點像我們平常喝的酸辣湯,它裡面的桂枝、生薑都是辛辣的,而白芍是酸寒收斂的,裡面還加了甜的甘草和大棗,喝起來口感比較好。喝完以後最好再喝一碗熱粥,以助藥力,微微出點汗,不要讓自己變得大汗淋漓,然後蓋好被子,不要見風。這就是我們治療常見的外邪引起的自汗的方法。這也是桂枝湯的方歌,「太陽中風桂枝湯,芍藥甘草棗生薑,解肌發表調營衛,啜粥溫服汗易釀」實際應用的體現。

桂枝食療方面,還有《飲膳正要》中有記載,如證屬陰水伴有下元虛寒者,治當溫陽利水,當用桂枝、附子、黑豆、黑芝麻等製成的膳食方,以鯉魚湯或鯽魚湯治之。

左圖:桂枝植株 右圖:中藥桂枝

桂枝食療

心律失常

心陽不振

【臨床表現】

心悸不安,胸悶氣短,面色蒼白,形寒肢冷,或下肢浮腫,舌質淡白,舌苔白潤,脈沉遲或結代,或細促。

【食療葯膳】

桂術薏苡仁粥:桂枝 15 克,白朮 12 克,甘草 6 克,薏苡仁 50 克。將前 3 味水煎 2 次,去渣,取 2 次煎液合併為 200 毫升,與薏苡仁煮成稀粥。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陽虛寒凝

【臨床表現】

肢端發涼、疼痛、酸脹、麻木,間歇性跛行,患肢局部皮膚溫度下降,皮膚顏色蒼白或萎黃,中、小動脈(趺陽脈、太溪脈等)搏動減弱或消失,舌質淡紫,舌苔白潤,脈弦緊。

【食療葯膳】

山雞桂紅湯:山雞肉 250 克,桂枝 10 克,紅花 15 克。先將山雞肉加水煮八成熟,再加後兩者共燉。

山楂桂枝紅糖湯

來源:民間葯膳方。

原料:山楂肉 15 克,桂枝 5 克,紅糖 30 ~ 50 克。

製作: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 2 碗,用文火煎至 1 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適用於婦女寒性痛經及面色無華者。

今日登場書籍

《葯膳食療學》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桂枝 的精彩文章:

從輔行訣看柴胡桂枝幹薑湯

TAG:桂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