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東坡讀書之謎

蘇東坡讀書之謎

7

我們在前面大談特談眉山風俗,並不是為風俗而風俗——除了展示宋代繁榮興旺的社會圖景,揭示大宋王朝的歷史進步性而外,主要還是為了交代三蘇成長的社會背景、歷史文化環境和時代場景——人,畢竟是社會的動物、文化的產物和時代的尤物,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明白了這個道理,又了解了眉山的秀麗山川和淳樸美好的風俗,我們對眉山出三蘇,就不會感到奇怪和不可思議!

但是,同樣的地理環境和社會風俗之下,數千年來,眉山為何又只出過一回「三蘇」、只產生了一個蘇東坡呢?這與蘇東坡以及三蘇的先天稟賦、後天的勤奮努力和獨特遭遇分不開。接下來,我們就繼續對此進行探討和解讀。

話說蘇軾自從十二歲進城後,曾和弟弟蘇轍一起,拜在眉山另一位名師劉巨、劉微之門下,主攻詩賦聲律之學——這多半是他們老爸蘇洵的主意!因為詩賦聲律,是科舉的必考科目,恰恰是蘇洵的短板!蘇老泉在這上面也很花了些功夫,可成效並不明顯;相反卻不止一次在同樣的問題上犯錯誤、栽跟斗,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為了防止自己的悲劇在兒子們身上重演,蘇洵於是作出這個重大而英明的決策!

從目前掌握的史料來看,劉微之人如其字——「微之」,也就是說在歷史上並沒有什麼名氣,我們只知道他姓甚名誰和他寫的一首詩——他一生像是沒做過官,因為史書上沒有這方面的記載;他寫過多少詩、做過多少篇文章也不得而知,因為絕大多數都沒有流傳或者留存下來——唯一留下來的一首詩,蘇軾還不甚滿意,當堂就提出了修改意見……他最終也沒能贏得蘇軾的崇敬和欽佩,因為在蘇軾後來的詩文中,他從未被提及——這與名師張易簡、簡上人,形成鮮明對比!

現在看來,還是蘇轍比較厚道。他在《送家安國赴成都教授三絕》中說:「城西社下老劉君,春服舞雩今幾人。白髮弟兄驚我在,喜君遊宦亦天倫。」在詩的注釋中,蘇轍說:「微之先生門人,惟仆與子瞻兄、復禮與退翁兄皆仕耳。」言下之意,劉微之先生的門生中,只出了四個當官的——除了蘇軾、蘇轍兩兄弟,就是家安國和家定國兄弟!家安國字復禮,曾在朝為官,後赴成都任教授;家定國字退翁,曾任雅州名山縣尉,後官永康(即灌縣,今都江堰市)司法參軍。蘇轍這一說法,得到了史書印證。據《宋史》卷三百九十列傳第一百四十九《家願傳》記載:「家願,字處厚,眉山人。父勤國,慶曆、嘉祐間與從兄安國、定國同從劉巨游,與蘇軾兄弟為同門友。王安石久廢《春秋》學,勤國憤之,著《春秋新義》。熙寧、元豐諸人紛更,而元祐諸賢矯枉過正,勤國憂之,為築室,作《室喻》,二蘇讀之敬嘆。」

語村後來在網上讀到龍吟先生的一篇文字《萬古風流蘇東坡?人望》,說劉微之先生並非眉山戶口——他是外地人,並且是家安國、家定國、家勤國的舅老倌,客居眉山,設私塾以養家糊口;後來受禮聘,擔任縣學壽昌院教授,其實際本事並不太大。本事大小這還在其次,更要命的是師德疑似有些不過硬!比如,龍吟先生這樣說他:自編教材(詩八百)來賣給學生掙錢;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並不像孔老夫子那樣「有教無類」,而是故意設置、限定名額,考試招生,「擇優錄取」……跟現在的許多名牌大學和中小學名校尤其是民辦學校,如出一轍!結果是:究竟招了多少學生,而到底招了些什麼樣素質的、特別是什麼樣家庭背景和經濟條件的學生,我們一概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卻是明確的:他招的和培養的學生,除了蘇軾蘇轍兩兄弟和家安國、家定國、家勤國三從兄弟,其餘好像都沒有什麼出息!

這其實,是很可悲哀的事情!身為人師,卻不為人仰,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悲劇!可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悲劇還在繼續上演:讀者諸君只要看看那些辦班收學生學費的在職教師,那些為了圖一點蠅頭小利就「推薦」學生買教輔資料和練習試卷的老師或者學校領導——只要稍微去打聽一下,問問學生的感受,聽聽家長的看法和意見,您就能懂得悲劇的由來和其中的道理!

當然,語村不會人云亦云——僅僅憑作家龍吟的一篇文章,就否定一位名師。而就在同一篇文章中,龍吟先生還詳細記述了他筆下的劉微之先生上的一堂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語言生動形象的古典詩歌欣賞和創作課,講得是頭頭是道、非常精彩,既嚴肅活潑又提綱挈領,一點不失名師水準!甚至於在今天,都可算得上是優質課,可以攝像錄音保存和推廣!

語村判斷劉微之先生的為人,不憑捕風捉影和道聽途說的故事,而是憑他對待後學蘇軾這樣的「天才少年」的語言和態度!俗話說得好,言為心聲,細節決定成敗,而態度決定一切——正是他說的一句話,暴露了他的為人修養和學識水準,從而讓蘇軾看輕了他,以至於千年後,還被人指脊梁骨……

名師劉微之究竟說了句什麼話,讓語村抓住了把柄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