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朱光潛《談修養》

讀朱光潛《談修養》

「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兩句詩值得每個讀書人懸為座右銘。讀書原為自己受用,多讀不能算是榮譽,少讀也不能算是羞恥。少讀如果徹底,必能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涵泳優遊,以至於變化氣質;多讀而不求甚解,則如馳騁十里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心花意亂,空手而歸。

——朱光潛

讀朱光潛《談修養》

昨晚一口氣連讀了幾個小時的書,就其因果,總是白天太過喧囂,翻來覆去,卻無法讓自己靜下心來,真正沉潛到與文字的約會裡。而唯有黑夜的到來,才似乎真的能為自己撫平不少浮躁之氣,以至於有機會心無旁騖的把朱光潛先生的《談修養》一夜讀完。

讀罷掩卷,由不得生出感嘆:雖然時光世事隔了將近百年,先生的諄諄教誨,卻猶如響在耳邊,讓我內心深處湧出無盡的羞慚。其中,又尤以青年之於學習,戀愛及理想三篇,深深擊中我內心的盲點。

首先談到學習,自然和閱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回想自己多年來雖然自詡愛書成痴,翻閱過的書籍沒有一千,也至少有幾百本,可每次不是隨手撿了自認為趣味濃厚的新鮮小摘,就是帶著挑三揀四的偏見將很多所謂的好書棄置不顧。這也就導致了自己雖然書讀得越來越多,但至今依然是亂讀一氣,心中毫無頭緒可言。如先生所說,實在是開始的根基就沒有打好,又沒有循著治學的脈絡,從最原始最艱澀的原典開始閱讀,這才多了如此這般的貪婪與墮氣,亂了為人之本。讀書尚且如此,做人自然也少不得受到負面影響,也難怪自己多年來總是憑著一時的意氣,胡亂的做事,縱使東奔西跑,四處奔波,卻總是無法覓到內心真正的要義。

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至於戀愛呢?先生一反別家的之乎者也,不談禮義廉恥,聖才賢德,而是本著開明開放的思想,認認真真的勸說和溝通,讓人大吃一驚之餘,又不得不為其中的切中肯綮而大徹大悟。青年人二十幾歲的時候,因著心理與生理的折磨,對於男女之事總是持著太多的幻想與痴迷,而實則自己尚未立身處家,並不十分懂得明辨是非的道理,諸多天才之人尚且在此跌了不少的跟頭,更何況我們這些愚昧平庸之人。至於其本末,實在是因為青年人的心思過於狹隘,未能從正常的社交中獲得足夠的樂趣,於事業又少能鑽磨浸淫其中,這才無緣無故的為自己平添了無限煩惱。如是我聞,在人生最光華的年紀,卻徒勞的費了許多荒唐無稽的時光,直至終於鑄成大錯,這才幡然醒悟,從頭開始發奮圖強。

最後要提到的自然是人生理想。少年人囿於自己的眼界和見識,總是喜歡立大志,卻又總不滿足於現實。因而夸夸其談,好高騖遠之徒自不在少數。於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證。以為讀了一些書,去了不少地方,就大大的長了見識,唯一缺的只是一個機會,之後就可以飛黃騰達,成為人中龍鳳。如今看起來,這何嘗不是葉公好龍,痴人說夢呢?而世上如我一般的狂妄之徒,又豈在少數。若要根治這種頑疾,非用力讀書,潛心做事方能根治。回想古人年少讀書,大多學有所成者,無不是在開蒙之初,就去搖頭晃腦的誦讀聖賢之書,之後再讀書山林,遊走塵世,耗盡幾十年的光陰去一點點的參悟其中的奧義哲理。此之所謂先立人,後立事,與我們當今提倡的所謂工匠精神,又是何其類似?

先生書中的美談自然還有很多,不是我一介凡夫俗子隻言片語就能概括的。只望遇到真心向學之人,因了我這膚淺的述略,撥出冗光,潛心啃讀,去親身體會大家書中的金玉良言,如此,也算是人生一大樂事。

而於我自已,自是需要用盡以後一生的漫長時光,匍匐在閱讀的腳下,去用心參透人生這部艱深的大書。

朱光潛(1897年-1986年)

現當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

1922年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1925年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致力於文學、心理學與哲學的學習與研究,後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後,歷任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教授。1946年後一直在北京大學任教 ,講授美學與西方文學。

主要著作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談美》等。

愚讀時光

閱讀詩歌美文書籍電影

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蘇東坡讀書之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