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藝術審美,世界與你何干

沒有藝術審美,世界與你何干

記得我小時候去美國留學,媽媽跟我說:「不喜歡藝術的女孩子千萬不要娶,不喜歡藝術的家庭千萬不要去住,不喜歡藝術的國家千萬不要去。」這話很有道理。如果每個人都喜歡藝術,這個國家會充滿人性——譚盾

前段時間,讀到LCA的一篇原創文章《沒有審美,世界與你何干?》不禁感嘆:從事軟裝設計的我們是幸運的,上帝賜予我們兩把開啟美麗心靈的鑰匙——藝術與審美,而我們正在用它們去創造更多人的美好與幸福。

有在你生命美麗的時候,世界才是美麗的

宋代理學家朱熹《觀書有感》中的一首詩: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將"藝術與審美",比作我們生活的"源頭活水"。而沉迷於名利、與世沉浮的人,心裡自然沒有那"天光雲影",他們的大病就是精神生命的枯竭。

可見藝術與審美,不僅是看待事物的眼光,更是一種生命的態度。如果說喜歡藝術的人,生活充滿滋味;那麼精於審美的人,則擁有獨立的人格魅力,善於人生智慧的取捨。

真正有氣質的人,從不炫耀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因為TA沒有自卑感」——作家凌茜

台灣作家林清玄有這麼一段回憶:朋友買來紙筆硯台,請他題幾個字掛在新居客廳補壁,他冥想許久,於是寫了四個字——常想一二。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能與言者,無二三",那就"常想一二"吧!是的,生活中的人和事往往就是那"一二"最可貴。

也許審美的能力正是去識別你我人生中的"一二"與"八九"吧,正如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的,能看輕一般人所看重的,也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輕的。在看輕一件事物時,他知道擺脫;在看重一件事物時,他也知道執著。

"小徑容我靜,大道任人忙。"設計師執著於對美的追求,能在利來利往的熙熙攘攘中,守住自己內心那份平和,以惠人之心專註做好設計作品,珍愛生活、情趣盎然、情懷滿滿,這何嘗不是一種境界與可貴呢?

正如音樂家譚盾說的,「如果每個人都喜歡藝術,這個國家會充滿人性」,美麗心靈—也許這才是生命最大的財富。獨立的審美,可以幫助我們擺脫對物質的盲從,在混沌的世界裡找到自己位置,看清生命的方向。

你如此用心的欣賞這個世界時,世界便和你有關了。此刻,人已不再是世間之主宰,物也不必依價值高下而擇取,天地有情,皆足可觀。

世界從來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你我發現美的眼睛。擁有一顆的美麗的心靈,世界處處都是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