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梁啟超家訓10則,9個子女皆成大才!

梁啟超家訓10則,9個子女皆成大才!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同時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

他有九個子女,個個了得。長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啟禮三人均為中國院士,三子梁思忠是畢業於西點軍校的國民黨軍官,四子梁思達是畢業於南開大學的經濟研究者,長女梁思順為詩詞研究專家,次女梁思庄為著名圖書館學家,三女梁思懿為社會活動家,四女梁思寧是新四軍早期革命者。

小編為大家選擇梁啟超家書中的十句話,分享梁啟超的教子經。

1、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至於將來能否大成,大成到什麼程度,當然還是以天才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兩句話:『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將來成就如何,現在想它作甚?著急它作甚?

一面不可驕盈自滿,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餒,盡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我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我盼望你們都能應用我這點精神。

——1927年2月6日

感言】梁啟超用曾國藩名言教育孩子,「莫問收穫,但問耕耘。」這句話意在說明,我們做事,不能只想著回報、酬勞,更要想著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會有好的結果。

2、不要填鴨式的教育

學習不必太求猛進,像裝罐頭樣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見得便會受益。

感言】梁啟超反對填鴨式的教育,他在書信中說得最多的是安慰、勸解的話,很少給孩子們提出什麼具體的學習目標。

3、與子女做朋友

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對著月亮想你們,也在這裡唱起來,你們聽見沒有?

感言】100年前的中國是什麼模樣,恐怕難於想像。從那些舊照片中我們看到的是長辮子、三寸金蓮、長袍馬褂和那無一例外的獃滯的眼神。而此時的梁啟超在給兒女的信中稱呼自己的孩子「寶貝」、「baby」,梁啟超教育孩子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與孩子們做朋友。

梁先生給兒女們的信比孩子給他的信多很多,作為父親,親自給孩子們寫信,親自與孩子們交談,與他們談學習,交友,戀愛,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將每一件事娓娓道來,沒有家長作風,又與今日的家長拉開多大差距。

4、做家長要有趣味,養出的孩子才能有趣味

能做成一部「審美的」遊記也算得中國空前的著述。況且你們是蜜月快游,可以把許多溫馨芳潔的愛感,進溢在字裡行間,用點心去做,可以極有價值的作品。

——1928年5月24日,致梁思成、林徽因

感言】梁思成與林徽因結婚後,去歐洲度蜜月。他們的蜜月之旅浪漫而溫馨,他們每去一個地方,都是有目的考察。歐洲的經典建築,讓他們體會到了建築藝術的博大精深,這是一次空間的穿越,更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學術遊歷。這種結婚旅行,比當下單純為了新奇和時尚的觀光旅遊更有意義。梁啟超書信里指導他們寫遊記。

5、做人要有幾分「孩子氣」

我說你「別耍孩子氣」,這是叫你對於正事——如做功課,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賴人。至於做人帶幾分孩子氣,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時還「有童心」呢。

——1925年7月10日 《致孩子們》

感言】梁啟超說有兩種孩子氣,一種是任性、耍小孩子脾氣;另一種就是我們說的童心童趣。

6、做學問總要「猛火熬」和「慢火燉」交替循環

凡做學問總要「猛火熬」和「慢火燉」兩種工作循環交互著用去。在慢火燉的時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實有諸己。思成,你已經熬過三年了,這一年正該用燉的工夫。不獨於你身子有益,即為你的學業計,亦非如此不能得益。」

——1927年8月29 致孩子們

言】猛火熬和慢火燉,就是要我們處理好學習知識和消化知識的關係。

7、做官不是安身立命之所

做官實易損人格,易習於懶惰與巧滑,終非安身立命之所。

——1916年10月11日 致梁思順

感言】每個家長都有很多自己悟到的人生經驗傳給孩子,梁啟超在給女兒梁思順的信中說,做官容易讓自己的人格受損,容易讓人養成懶惰和巧滑,不是能夠安身立命的領域。梁啟超應該很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做官吧。

8、盡責儘力,就是第一等人物

「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責任內,盡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1923年11月5日 《致梁思順》

感言】梁啟超教育孩子,盡職盡責就是第一等人物,這個標準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是非常高的要求。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干大事、創大業,其實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一個不懂得承擔責任的人,即便做成大事,也會很快失敗。

9、對於功課絕不責備

庄庄今年考試,縱使不及格,也不要緊,千萬別要著急,因為他本勉強進大學。你們兄妹各個都能勤學向上,我對於你們的功課絕不責備,卻是因為趕課太過,鬧出病來,倒令我不放心了。

——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順》

感言】女兒梁思庄剛到國外學習,一時無法適應。梁啟超在信中寫道:「至於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可見梁啟超關注的是孩子的基礎是否牢固,而所謂的成績和分數,不過是表面的東西。

10、通達、健強的人生觀,是保持樂觀的要訣

我有極通達、極健強、極偉大的人生觀,無論何種境遇,常常是樂觀的。

——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順》

感言】梁啟超認為,教給孩子樹立通達、強健的人生觀,比教育他們學具體的知識更為重要。這種通達、強健的人生觀能讓孩子在逆境中保持樂觀的態度,幫助他們戰勝困難。

(來源:儒風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世界 的精彩文章:

我把它叫作:幸福的教育

TAG:父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