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直播答題「開掛」,小夥伴們還能愉快地玩耍嗎?

直播答題「開掛」,小夥伴們還能愉快地玩耍嗎?

文/鄧海建

2018年,在線直播答題橫空出世。在獎金刺激和網友參與熱情猛增的背後,一些外掛應運而生。在答題中可以起死回生的復活幣在網上公開售賣,還有念題目自動出答案的語音搜索軟體、利用腳本分析給出答案的外掛軟體,都成為熱銷商品。(1月15日《新京報》)

從知識付費到知識兌現,再到知識派跨年演講,手機APP將「知識也是生產力」這句話演繹得風生水起。

新年伊始,在線直播答題類遊戲迅速成為「刷屏級」爆款產品。每天,上百萬人沉迷於12道題,答錯者出局,全部答對者可瓜分當局數十萬甚至300萬元的獎金。短短不過十來天,「沖頂大會」「百萬英雄」「芝士超人」等多款同類型答題遊戲亂花漸欲迷人眼。高額現金獎勵、全民在線PK——資本大佬們在「風口」撒幣,吃瓜群眾在競賽中狂歡。

不過,利來利往,難免淪為規則失控的江湖。在線直播答題遊戲最可能出現的問題,無非就兩個:一是遊戲方數據造假。在這個流量的風口浪尖,遊戲方有可能出現兩種造假衝動:參與人數造假和獲獎人數造假。前者可以塗抹妝容,敷衍投資者;後者可以稀釋獎金,進而控制成本。雖然從法理上說,如果平台以「注水」獲獎人數來稀釋獎金屬實,屬於欺詐行為,根據《民法通則》,此類行為無效,網友可以要求平台方面賠償損失;不過,網友的質疑和輿論的追問,能靠APP自說自話來自證清白嗎?

二是直播答題「開掛」,涉及獎金問題,就不是遊戲那麼簡單。因為根據《著作權法》和《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等規定,遊戲軟體廠商或者個人作者開發的遊戲軟體在開發完成後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以作弊為目的的插件、外掛、輔助APP,未經答題軟體所有權人的許可或授權,謀取利益的行為系違法行為。這種「開掛」和當年的春運搶票插件不是一個概念:因為搶票插件多是免費提供且裨益公眾,鐵道部也未曾嚴肅追責;而直播答題的「插件」顯然是沖著個人獲獎而來,明碼標價,平台方恐怕也不會坐視不管。

直播答題的產業價值,顯然不是看誰的「小抄」更牛掰。要不然,這就不是知識與智慧的PK,而成為搜索引擎與人工智慧的較勁。當然,本來就是一場遊戲一場發財夢,好像也沒必要特別較真,而且這種萬人競逐的架勢,看起來也最有力地駁斥了「讀書無用論」。只是,在商言商、在法言法,新興市場不能被玩壞了,法治底線更不能僭越了。這遊戲要能可持續地玩下去,規矩和紀律恐怕還真是要挺在前面。

直播答題「開掛」,遊戲還能愉快玩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辣椒評論 的精彩文章:

大學「禁游」不如收緊學業管理

TAG:紅辣椒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