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花木蘭」1500年後被改了國籍!外媒稱「花木蘭」是蒙古國人?

「花木蘭」1500年後被改了國籍!外媒稱「花木蘭」是蒙古國人?

最近看到一篇有趣的報道,文章是蒙古國的一個網站發出的。網站發帖說:花木蘭是俺們蒙古人,中國強了他們的花木蘭還霸佔了歷史。小編當時樂的腰都直不起來了。奇怪了!我們身邊咋都是這樣的鄰居呢。他們的理論根據是,花木蘭的名字和蒙古國的一種花同名,且花木蘭是北魏人,而鮮卑人建立了北魏,鮮卑人是蒙古人的祖先。

「民族」的概念其實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出現得非常晚,現在史書中所謂的匈奴、突厥、鮮卑等等,只不過是一個部族在不斷壯大後通過武力或其他政治手段兼并其他部落,從而又形成了一個新的部落聯盟。鮮卑就是繼匈奴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又一強大的游牧民族。鮮卑發源於興安嶺。公元五世紀時,強大的鮮卑人統一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權。

從「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這首耳熟能詳的木蘭辭中不能發現,花木蘭出身於軍戶家庭,按現在的話說就是家裡人都是當兵的,保衛北魏政權的都是鮮卑人,且按詩句中分析,花木蘭生活的地區應該是現中原地區,花木蘭應該是高度漢化的鮮卑人。

蒙兀室韋族人還在草原過著顛沛流離的游牧生活時,花木蘭卻早已在農耕文明的光輝照耀下茁長成長了。因此說花木蘭是蒙兀室韋族人,不如說她曾經幾輩前有可能是鮮卑聯盟的成員而已。對於花木蘭的另一個謎團,我想不僅是小編我沒想明白,上網一搜,好傢夥國內外的人都滿腦袋問號。那就是在那沒有女兵的年代,花木蘭替父從軍數十年,與男兵同吃同睡同遊戲,為什麼沒被發現是女兒身呢?

一名網友的留言讓我立即腦洞大開,笨啊你!《木蘭辭》上不都說了嗎?「木蘭無長兄(胸)」!好吧,我只當這是個笑話。其實「女扮男裝」大家應該都在古裝劇中見到過,跟現代不一樣的是,古人都是留長發、穿長衫;而且古代等級制度森嚴,當時的人壓根就不會認為有這種情況發生。所以這樣一來,「女扮男裝」被識破的可能性就大大的降低。

在全國各地都有號稱是花木蘭墓地的地方,比如:花木蘭故里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營郭鎮、延安萬花山、安徽亳州魏園村北等等。但是,我想花木蘭女扮男裝為什麼沒被揭穿?她死後到底長眠在哪裡?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花木蘭不僅是個勇敢純樸、孝順父母的普通人,還是一位保家衛國、英勇善戰的巾幗英雄,花木蘭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位於花木蘭故里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營郭鎮(今木蘭鎮),是紀念花木蘭的祠堂,原稱「木蘭廟」,又名「孝烈將軍祠」,俗稱「孝兒祠」,虞城縣木蘭祠在唐代就已存在,金、元、清各代均有重修。木蘭祠曾佔地萬餘平方米,有大門、大殿、獻殿、後樓和配房等。

後經戰火,祠堂被毀,倖存祠碑兩通,詳細記載了木蘭身世、英績及歷代修祠情況。木蘭祠對面有花木蘭陵園,內有花木蘭墓以及其父母墓。一千多年來,每逢木蘭的生日舊曆四月初八,地方官司吏率領耆老邦民,前來致祭,以緬懷英靈、教育後代。後來就沿襲成每年四月初八前後為期三天的香火大廟會,豫、魯、蘇、皖四省交界百餘里的群眾,紛紛前來趕會燒香,進行貿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業攝影師劉傑 的精彩文章:

排隊兩三個小時就為吃個拉麵!為何日本人對拉麵這樣樂此不疲?

TAG:職業攝影師劉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