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越反擊戰揭秘:硬碰硬奪山頭我軍傷1人擊斃越軍34人

對越反擊戰揭秘:硬碰硬奪山頭我軍傷1人擊斃越軍34人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打響後,我成都軍區第13軍39師強渡紅河,從軍中路向龍金、登尚、谷珊方向突擊進攻。該師115團擔任主攻團,以第一梯隊1營攻佔灘頭陣地,鞏固登陸場,保障主力渡河。爾後使用第二梯隊7連進入戰鬥,繼續向251高地發展攻擊。

251高地位於外斬河南岸,直接控制其北側的壩灑至谷柳、老街公路,是該地區的重要制高點。251高地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山上長著很多高茅草、飛機草和灌木叢,便於隱蔽,但觀察和運動較為困難。外斬河兩岸是凍水田,較為平坦,河邊長著一些蘆葦。越軍使用黃連山省獨立192團2營5連的1個加強排守衛251高地,在高地上築有兩道環形塹壕、11個較大的掩蔽部和各種火器掩體,配備了各種火炮4門、高射機槍5挺、重機槍1挺及其他火器。越軍守住251高地,就能居高臨下封鎖外斬河,控制沿岸壩灑至谷柳、老街的一段公路,對我軍向縱深挺進構成較大威脅。

為迅速打開通向龍金、周登的通道,115團決定以7連加強82無坐力炮1門、重機槍2挺,在團營炮兵和重火器支援下,迅速殲滅251高地之敵,打開全團進攻通道。

7連是一個標兵連隊,基礎好,訓練水平高,去年曾獲得全師建制分隊射擊、5公里越野、超越障礙、對抗射擊、投彈、刺殺和器械操等7個項目的第一名。這次團令7連擔任尖刀連,當然有好鋼用在刀刃上的意思。受領任務後,7連幹部參加了團營組織的現地偵察,明確了地形、敵情。為節省時間,連長召集連排幹部骨幹在現地傳達任務,明確運動路線和衝擊目標,作出戰鬥部署。下令以1、2排為第一梯隊,從251高地東北和西北兩個突出部沿山脊向頂部突擊;3排為連預備隊,在1排後跟進,隨時準備加入戰鬥;重機槍和60炮編為連火力隊,配置在外斬河及公路北側,支援1、2排進攻。連長要求各班排抓緊時間行動,一面接敵一面明確任務。因為簡化程序,組織迅速,7連僅用12分鐘便完成了戰鬥準備。

2月17日下午13時許,115團的團營炮兵向251高地發起火力急襲。7連1、2排藉助炮火掩護迅速向前運動,越過公路,徒涉30餘米寬的外斬河,按計劃從兩翼接敵。連長率領連部和火力隊跟在1排後面前進。不久,連長發現1、2排的攻擊隊形間隙較大,容易被敵所乘,遂果斷改變部署,命令3排從1、2排中間進入戰鬥,加強攻擊力量。

這次戰鬥炮兵的支援比較給力,以準確的射擊壓制了越軍火力,並及時延伸射擊,掩護步兵衝擊。連火力隊伴隨步兵進行支援,與直瞄火器協同,接連摧毀高地上的敵人工事。3個步兵排行動迅速,利用沿途的茅草和死角為掩護,隱蔽接近敵人塹壕,突然射擊、投彈,並發起勇猛衝擊。高地上的越軍已經被我方火力打得暈頭轉向,根本抵擋不住7連的迅猛攻擊,抵抗未幾便轉身逃跑。7連各排沿壕追擊,用了20分鐘就全面突破了越軍的前沿陣地。

隨後連長趁熱打鐵,調整部署,命令3排繼續擔任連預備隊,1、2排在連火力隊掩護下繼續向251高地頂部發起衝擊。隨後1排從東北側、2排從西側發起衝鋒,以40火箭筒摧毀越軍火力點,不斷向上躍進,沖入塹壕與敵人展開近戰。越軍鬥志已失,無法組織有效抵抗,大部被殲,剩下少量殘敵鑽入草叢逃匿。經過前後不到半個小時戰鬥,7連勝利攻佔251高地,拔掉了一個攔路的「釘子」。

整個戰鬥中,7連僅以負傷1人的代價斃敵34人,繳獲各種火炮3門、高射機槍5挺、輕機槍1挺、衝鋒槍1支及彈藥一部,打了一個漂亮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對越反擊戰揭秘:我軍猛虎師大炮加高射機槍開路硬闖孤山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