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如何理解太極的動靜及開合,無過不及

如何理解太極的動靜及開合,無過不及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文 | 網路

編輯 | 鹿鳴

空納萬境

巫娜

00:00/00:00

動和靜的概念

動,是生命的需要,生命在於運動。動.屬於陽,是剛,是生長。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運動。運動可以促進人的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有助於健康長壽。

同樣,靜,也是生命的需要,是生命的根本。靜,為什麼是生命的根本呢?因為靜是一個修復的過程。人需要睡眠,需要休息,這些就是一個靜養的過程。

事物的運動,都是動靜平衡的,不能只動不靜,也不能只靜不動。養生更是離不開動,也離不開靜,要動靜相間,動靜和諧。

中國傳統文化.比如儒家、道家文化,其精華在於把天之大與地之厚,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整體。這實際也是一個動靜的平衡一一天為陽,地為陰,人在天地間達到動靜的平衡,在自然中達到和諧。所以,養生的關鍵在於動靜的平衡。

動靜即開合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其實是講動和靜是一種開合的關係。在太極拳的演練中,動和靜共同構成了太極拳的兩個方面,它們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實際上也是陰和陽的關係。

動,就是陽;靜,就是陰。開,就是陽;合,就是陰。在太極拳的陰陽運化當中,包含著虛實、剛柔、開合、含展、升降.進退、收放等等方面。總之,世界上的萬物,都離不開陰陽,都是陰陽的對立統一體。

練習太極拳時,如何做到「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首先,在外形動作上要把握好開合。太極拳的開合,包括四肢的開合與軀體的開合,其中最重要的是胸腹的含展。很多初學太極拳的人,往往是手腳有開合,而胸腹沒有含展。

這樣,雖然在動作上有動有靜.但是卻沒有做到開合,也就達不到拳論要求的」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所以.我們練習太極拳時要注意,太極拳的動作不僅有動靜,還要有開合。

《十三勢歌訣》中講:「動中觸靜靜猶動.因敵變化是神奇。……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這幾句話連貫起來理解,就是要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屈中有伸,伸中有屈;開中有合,合中有開。這就是太極拳奇妙的地方。

太極拳在開的時候,不是無限大,而是開中寓合;合的時候,要合中寓開。另外,開合屈伸,不僅僅是四肢的開合屈伸,而是要用腰來帶領,要有胸腰的含展開合。

比如摟膝拗步,兩手舉起側翻,這就是開,但是在開中還有有含;轉身出腿、屈臂,這是含,然後弓步、蹬腿、轉腰、伸臂、沉腕、落胯、舒指,這就是展。從這個動作,就能夠體會出「屈中有伸.開中有合」的太極拳練習要領。

其次,要注重內在的開合。

太極拳外表的靜,蘊含著內在的動;外在的動,又包含著內在的靜。太極拳的動作緩慢、柔和,所以能做到動中寓靜,靜中有動。這種內在的動靜、開合,主要是意念上的。

拳論說」外示安逸,內固精神」就是講內在意念上動靜的關係,它是氣定神閑,神意安舒的一種運動狀態。內在意念上的開合,實際也是意念的收放,意念上的「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再次,要」無過不及.隨曲就伸」。王宗岳《太極拳論》中的「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後有「無過不及,隨曲就伸「的句子,這是講動作的開合要適度,動作既不要過,也不要不及。

太極拳練習的就是一個」中」字。我主張太極拳生活化.生活要太極化。我們在生活中也要練習這個「中」字,包括飲食、工作與休息、待人處事等等,都要求得中和。我們在練習太極拳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流派套路,要處理好動靜、開合的關係,總之就是要「無過不及」。

就是要適中、適度。練習太極拳,適合於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實際是一個動靜的關係,處理好這個動和靜的關係,才能練好太極拳.才能更好地養生健身。歸納起來.就是要適合自己。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站樁修鍊十大特點及功效!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