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有沒有「風箏」這樣的卧底?

歷史上有沒有「風箏」這樣的卧底?

周明 | 文

軍統這麼容易被滲透嗎

《風箏》的男一號是由柳雲龍飾演的鄭耀先——一名受黨委派打入軍統內部秘密潛伏十多年、代號「風箏」的卧底。在電視劇第一集中,鄭耀先審訊打入軍統但已經暴露的中共卧底曾墨怡——在這麼小的一個場景里,就有兩名成功打入軍統的卧底,難道軍統這麼容易被滲透嗎?真正的歷史並非如此,在目前已經披露的史料中,成功打入軍統的卧底幾乎沒有!

諜戰劇《風箏》的海報

戴笠能把軍統迅速發展起來,後來居上,超越中統成為國民黨最大的情報機構,說明他確實有一套過人之處。對於軍統內部人員的監管,戴笠始終是高度重視的。

首先,在思想上進行嚴密的管制,利用各種途徑灌輸團體精神,強化思想控制。其次,在制度上,不但建立了督察室,有專人負責對內部人員進行督察監管,而且還有不公開身份和定期輪換的秘密督察,對內部監管極為嚴密。再次,在選用人員上,要害部門如機要、電訊、監察系統大都使用浙江江山籍同鄉,不僅相互知根知底而且還沾親帶故,也在很大程度杜絕了被滲透的可能性。同時,戴笠也很重視軍統人員的福利待遇,即便是在抗戰時期,其他單位的軍政人員普遍發打了折的「國難餉」,軍統仍然是發全額薪水,而且不少軍統人員還有公開單位的身份掩護,那麼還會有公開身份的薪水,等於擁有雙份收入。

戴笠深知「賞莫厚於間」的道理,行動有功人員都有獎賞,對於在行動中死傷的人員,也都有很優厚的撫恤,死者的家屬會得到不菲的生活費,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生活費用也都由軍統負擔,甚至連違反軍統「家規」而被處死的人員家屬也能得到撫恤。正是通過這些措施,軍統對內部人員的管控相當嚴密,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站著進來躺著出去」。

所以,在國共諜戰真實的歷史上,中共人員打入國民黨內部的卧底——比如聞名遐邇的「龍潭前三傑」和「龍潭後三傑」——打入的都不是軍統,而是中統或其他部門。就算是軍統中最著名的「張露萍七人小組」,張露萍本人也並沒有打入軍統,只是策反了原來的軍統人員張蔚林等六人。

在軍統內部成立七人小組的領導者張露萍

最危險的龍潭英豪

鄭耀先的人物設定在1932年打入軍統,但此時軍統還沒有正式成立,戴笠還只是復興社特務處處長,手下人員不滿千人,而且工作重點是針對各地的地方軍閥。30年代中共最主要的對手是中統(當時叫黨務調查科),如果蘇區保衛局要派鄭耀先打入國民黨情報部門也是去中統,而不會是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復興社特務處,這顯然是《風箏》的一大硬傷。

劇中鄭耀先是軍統「八大金剛」中的老六,因為其詭計多端而被稱為「鬼子六」,手下都尊稱他六哥。但是軍統只有「四大金剛」而沒有「八大金剛」,而且「四大金剛」都是負責刺殺等秘密行動的行家。以鄭耀先的情況來看,顯然不太符合,他更接近于軍統早期的「十人團」,即軍統初創時期的十名骨幹成員,這十人團的名單有多種說法,包括王天木、唐縱、張炎元、徐亮、胡天秋、周偉龍、黃雍、馬策等人,這個級別更符合劇中為鄭耀先所設計的情形。

另外,軍統雖然隸屬於軍事委員會,絕大部分人員都是軍人,有編製、有軍銜,但基本上都不穿軍服,而是穿中山裝。即便是穿軍服的話,也不可能是小翻領戴領帶的美式軍服,因為這種美式軍服國民黨軍隊直到敗退台灣之後的1959年才開始採用。

《風箏》劇照,潛伏在軍統的卧底「風箏」

革命年代,受黨的委派秘密打入敵方要害機關的卧底,其任務的危險程度遠遠超過在白區的地下黨,他們不但要和敵手鬥智斗勇,而且在很多時候,要看著同志在自己面前受刑甚至被殺害,還很有可能受到自己同志的追殺。這些都是極為殘酷的煎熬,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和堅強的內心,肯定無法勝任如此艱巨的任務,而他們這樣的犧牲所換來的情報,自然也是極具價值的,對於革命事業貢獻極大。

正因為如此,我黨秘密戰線的領導人周恩來就將這些出生入死的英雄比喻為戰鬥在「龍潭虎穴」之中,「龍潭前三傑」錢壯飛、李克農、胡底,和「龍潭後三傑」熊向暉、陳忠經、申健,他們無疑是革命年代奮戰在隱蔽戰線上的傑出代表。而支撐他們能夠在如此險惡的隱蔽戰場上堅持下來的,正是對革命最堅定的信仰,《風箏》中也用了相當的筆墨來詮釋鄭耀先、陸漢卿、曾墨怡、程真兒這些的卧底對於信仰的堅持。

龍潭前三傑,左起胡底、李克農、錢壯飛

龍潭後三傑,左起陳忠經、熊向暉、申健

特別是當鄭耀先的上線陸漢卿犧牲後,他的卧底身份就再沒人可以證明,因為這樣深入龍潭虎穴的卧底通常都是單線聯繫的。在失去聯繫的情況下,不管是面對戰爭年代自己人的無情追殺,還是解放後自己人的審查,按照嚴格的組織紀律,都只能守口如瓶。直到北京總部的領導到來後,才能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

解放後還要潛伏

讓很多觀眾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全國解放了,「風箏」的身份也已經被基本證實,但鄭耀先卻依然不能徹底洗白,還要繼續潛伏。

歷史上還真有這樣的情況,例如傅作義的機要秘書兼親信幕僚,擔任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少將新聞處處長兼政工處副處長閻又文,就是1938年入黨的中共黨員,他是在傅作義系統內潛伏最深的中共中央情報部單線領導的卧底。解放後,閻又文繼續奉命以「國民黨起義將領」的身份隨傅作義在農業部工作,而沒有公開中共黨員的身份。甚至在1958年,他還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再一次公開加入中國共產黨——既不是重新入黨,也不是公開已有的黨齡。這一切即使對家人也是保密的,以至於他的子女長期都以為自己是統戰對象的後人。閻又文在1962年病逝後,農業部對他的悼詞中,仍然沒有披露他作為中共地下情報人員的歷史。直到1993年,閻又文的子女才找到當年單線與閻又文聯繫的中共情報人員王玉,以及中央情報部負責直接領導閻又文的羅青長主任,才得知父親的真實身份。

閻又文

還有1936年入黨的祁文山,曾任中共洛陽鐵路地下黨總支書記,1941年11月按照中央情報部的指示,進入日佔區執行秘密潛伏任務,搜集軍事情報。1949年解放時,祁文山和鄭耀先一樣,接到隱蔽身份、繼續潛伏的任務,以配合公安部門抓捕國民黨潛伏特務。於是,他又以國民黨反動軍官的身份被關進監獄,和國民黨特務關押在一起,以套取情況,並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

反特任務完成後,祁文山因為「認罪態度好」而被釋放,仍然沒有恢復身份,而是繼續奉命潛伏,成為開新鄉最繁華的新華街上的「前進體育用品社」的老闆,以資本家的身份,從事特殊工作。此後,經歷了公私合營、反右、大躍進、反右傾等政治運動,祁文山都沒有公開其真實身份,還先後以資本家工商界人士擔任了政協河南省宣教處處長等職。其間,他的家人被人視為「反革命特務家庭成員」與「大資本家子女」,經常會遭到群眾的唾罵,但祁文山還是忍辱負重嚴守秘密。最後,由於「文革」,各地公檢法系統幾乎崩潰,很多機密被泄露。祁文山的共產黨員身份,才在1968年被公開,從而結束了他的潛伏生涯。

祁文山

對於革命年代的地下鬥爭,很多人知道有個「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十六字方針,但是對於這些潛伏的卧底,周恩來還專門有過另外的十六字的評價——「有苦不說,有氣不叫;顧全大局,任勞任怨」。這十六個字,可以說就是鄭耀先的原型閻又文、祁文山等人的真實寫照。為了使命和職責,這些人將自己的榮辱甚至家人都犧牲掉了,他們正如《風箏》中所說的那樣:「勝利了,不能宣揚;失敗了,不能解釋,誓言無聲,英雄無名!」

本期編輯 邢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臘月初一:清代宮廷的「春節序曲」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