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素鏡美在何處?漢代為什麼沒有素鏡?

素鏡美在何處?漢代為什麼沒有素鏡?

素鏡要求的是一種靜態美,像油畫之靜物,國畫之白描。這種美是一種大雅之美。古人有言:「真水無香,真人無華」,「花到無艷始稱絕」,「無華浮圖歸大雅」。只有脫離凡塵,才能欣賞到素鏡之美,才能領略到素鏡之雅。

西周:小窄鼻鈕素鏡

素鏡構圖簡潔,線條單一,製作毫不苟且。如果是圓,要求必須有軌跡可尋。如果是面,任何一點都無瑕可指。如果是線,則應在任何方位都符合規矩。這樣才能在素雅中蘊藏更多的美,在樸實中體現出勞動者的創作激情。

戰國:弦鈕素鏡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漢代並無素鏡。眾多藏家曾有意搜求漢代素鏡多年,均無所獲,也未見有關專著圖譜有漢代素鏡者。

唐代:餅式素鏡

專家以為,漢代人把銅鏡賦予上天的寓意,天圓地方,陰陽五行,日月山川,神獸萬物,皆寓其中。太陽經天,江河行地,普天之下,萬物皆備,神靈無所不在,不應目空一切,特別不能目無上蒼,因此銅鏡不能無紋飾,也不能突破天圓的觀念,銅鏡必須是圓。

五代:寬邊素鏡

漢代人的這種認識,一直維持千年以上,直到隋代仍未突破。銅鏡堅持絕對的圓的形制和不製作素鏡是同時並行的。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直至隋代,這種規律都沒有改變。

宋代:小鈕素鏡

綜觀歷代素鏡,不外圓形、方形、亞字形、菱角形、葵花形、心形等,這些不同的外形,實際上都由圓衍化而來。這些不同的形狀,也可以說,這是銅鏡在追求邊飾的線條之美。我們可以通過欣賞形狀的線條之美,同時領略到銅鏡的平面之美。

明代:弦弧邊素鏡

除了平麵線條之美外,還有一種立體之美,即弦紋鏡之美。弦紋鏡一開始是由於實用的需要,在鏡背設置圓弦,以增加銅鏡鏡面的力度,便於實用時更加堅固。這種弦紋加強和美化、演變的結果,形成了龐大的弦紋鏡群。弦紋鏡反映的是立體之美,即三維之美。這種鏡除弦紋外,沒有任何紋飾,應可歸為素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穀神星 的精彩文章:

趙筱、楊大章、曹楊輝、鄧華錦、魏廉貴國畫花卉

TAG:穀神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