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在這場戰爭中,他們把信息化戰爭手段發揮的淋漓盡致

在這場戰爭中,他們把信息化戰爭手段發揮的淋漓盡致

原標題:在這場戰爭中,他們把信息化戰爭手段發揮的淋漓盡致


1991年1月17日凌晨2時30分,從海灣的美國戰艦上發射出的第一枚「戰斧」巡航導彈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爆炸,海灣戰爭爆發了。


1991年初,以美軍為基本力量進行的打擊伊拉克的海灣戰爭,為時42天,在38天的空中轟炸後只進行了「100小時地面戰」,50萬美軍(還有近10萬多國部隊隨同)4天內就以摧枯拉朽之勢讓裝備了4000多輛坦克的40萬伊拉克軍隊灰飛煙滅。美軍事先準備了5000個裝屍袋,這也是想定的死亡數,結果只用上四十分之一,說明如此懸殊的損失比也出乎自己預料。看到這一場景的軍事評論家大都感慨:「這真如同19世紀歐洲人用機槍同非洲拿長矛的土著戰鬥的損失比!」


這一評論恰如其分,因為美軍同伊軍的差距,與19世紀白人殖民者同非洲黑人的差距一樣,都是存在「代差」,只是開始從表面上看不出來。因為人們用肉眼看到的是雙方的坦克、大炮外貌相似,卻難以察覺裝備內部一個重要的內涵——信息。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軍籠罩著從越戰中狼狽脫身的陰影,蘇聯的許多主戰裝備如戰略導彈、飛機、坦克的數量也超過美國,迫使美軍不得不進行改革。在一些有前瞻眼光和科技頭腦的美軍高級將領大力推動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美軍進行了一場全面、系統、深刻的軍事改革,涉及軍事理論、體制編製、兵役制度、教育訓練、武器裝備發展等各個領域。這種大刀闊斧的改革的核心,不是增加部隊和裝備數量,而是提升電子、信息能力,這使部隊的戰術技術在世界上率先邁進一個新時代。

海灣戰爭開始時,雙方都有大量飛機、導彈、火炮,美軍坦克數目還略少於伊軍。薩達姆自吹本國為「世界第四軍事強國」(僅次於美、蘇、中)正是只看機械化武器的數量,卻忽略了信息化這一新興要素。



海灣戰爭首先成為一場由空中力量決勝的戰爭,美軍掌握絕對的空中優勢,使伊拉克空軍沒有一架飛機敢起飛迎戰而是紛紛逃往伊朗。接著,美國空中力量展示出令人驚嘆的打擊能力,白天發現伊拉克軍隊的人、車一露頭便出現「發現即摧毀」的效果,夜間也以紅外夜視設備與激光制導炸彈的配合,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將伊軍打癱瘓。


美軍的坦克、戰鬥機這些單個平台雖有優勢,卻還不是決定性的勝利因素,出現「一邊倒」的戰場形勢的關鍵,在於有伊拉克人乃至其武器供應者蘇聯人所未想到的信息優勢。美軍在海灣戰場上空有幾十顆衛星,有預警機、戰場監視機,伊軍坦克一開動就會被發現。另外,美軍開戰即奪取戰場制電磁權,並以電子干擾讓伊拉克的雷達幾乎全部致盲,這種「軟壓制」,導致伊軍通信中斷,空中搜索與反擊能力喪失,從而為「硬摧毀」大開方便之門。


美軍掌握了空中、地面戰場的全面信息優勢後,飛機夜間飛到巴格達上空看清地面目標如白晝一樣,伊軍防空導彈卻找不到天上的目標等於廢物,高炮只有對空盲目發射。美軍坦克故意選擇夜間進攻,3000米外就能靠夜視儀看清伊軍坦克,而且絕大多數能首發命中,而伊軍坦克根本看不到美軍。這樣,兩軍如同明眼人同瞎子打仗,美國若不是想留下伊拉克制衡伊朗,殲滅薩達姆的主力後直搗巴格達都易如反掌。


美軍在海灣戰爭中打的是伊拉克,間接上也沉重打擊了蘇聯。伊拉克軍隊的武器大部分來自蘇聯(還有少量中國出售的仿蘇式裝備),主要代表著蘇軍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的水平。這一仗標誌著美軍依靠全面領先的感測器技術,徹底擊敗了只注重機械化和火力的蘇式武器。美軍信息優勢又得益於先進半導體工業,其武器的電子探測能力大大高於對手,全面達到了「先敵發現、先敵開火、滅敵未覺」。


現代武器裝備是國家科技水平的結晶。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之後,微電子元件的出現和廣泛應用對生產力和軍事技術產生了巨大作用,如晶體管、激光二極體和集成電路的發明就是技術上的引領項目。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蘇聯科學家若爾斯·阿爾費羅夫就是這些技術的發明者之一。可惜他的祖國雖擁有先進的前沿研究能力,研究成果卻因為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束縛,無法像西方那樣高效率地進行工業應用和升級。若仔細考察,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開始蘇式武器裝備開始逐漸落後於西方同類產品,差距最終在海灣戰爭中全面顯示出來。



除武器裝備外,由於電子產業的落後,進入80年代後的蘇聯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也幾乎喪失了同西方產品的競爭力,在其國內外都成為「呆、大、粗、笨」的代名詞,其主要外匯收入是出口石油等自然資源,經濟上的困境最終導致蘇聯在政治上陷入危機。

在海灣戰爭期間,蘇式武器面對美式武器而不堪一擊,蘇聯政府又發揮不出干預影響能力,這更暴露出這個原來貌似軍事強大的國家實則虛弱,其國內也進一步喪失了對政權和軍隊的信心。海灣戰爭結束的同年,蘇聯就走向瓦解,這也不是偶然的。



海灣戰爭被國際上普遍定義為信息化戰爭的開端,主要是這場戰爭證明信息優勢的作用遠勝於火力優勢。這種信息優勢使戰爭形態發生了巨大改變,人類在機械化戰爭基礎上邁入了以信息致勝的新一代戰爭。


美國在人類工業化進步的「第三次浪潮」即電子信息產業興起時佔據了先河,再加上將其最先運用于軍事科技變革,軍隊中提出了「空地一體戰」「先空中、再地面」等新理念,這使其成為冷戰結束後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軍事上明顯居於獨霸地位。


摘自《脫胎換骨——縱橫古今談軍改》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文明的衝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mdct123 的精彩文章:

TAG:wmdct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