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精華50句,熟讀百遍,受益終生,值得收藏!

《論語》精華50句,熟讀百遍,受益終生,值得收藏!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01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當父母雙親還健在的時候,不要外出。實在非要外出不可的話,你將要去的地點也要讓父母知道。

02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03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君子有九件用心思慮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沒有、聽要想到聽清楚沒有、神態要想到是否溫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談要想到是否誠實、處事要想到是否謹慎、疑難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憤怒要想到是否有後患、見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該得。

04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言語要謹慎遲鈍,工作要勤勞敏捷。

05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06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還有什麼遺憾呢?

07 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08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絕四種毛病:不主觀臆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

09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大眾的擁護,誠實就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勤敏就會工作效率高,慈惠就能更好地使喚人。

10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自我反省如果問心無愧,那還有什麼可以憂慮、畏懼的呢?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11 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

朋友之間應相互切磋批評,兄弟之間應謙遜和睦相處。

12 朽木不可雕也。

腐朽的木頭在怎麼精心雕刻它也會很快濫掉無法成為雕像。

13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性情過於直率就顯得粗魯,禮儀過於恭敬就顯得虛浮。恰當的性情與禮儀,才是成熟的人該有的樣子。

14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

15 小不忍,則亂大謀。

小事不忍耐就會壞了大事。

16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費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親自去耕田種地,難保不餓肚子;努力學道,卻可以得到俸祿。所以,君子只擔憂學不到道,不擔憂貧窮。

17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腐爛的木頭不可以雕刻。用臟土壘砌的牆面不堪塗抹!

1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19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

符合禮法的正言規勸,誰能不聽從呢?但按禮法改正錯誤才是可貴的。恭順讚許的話,誰聽了不高興?但只有認真推究它的真偽是非,才是可貴的。

20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別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21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22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

23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好學的人,,離智者也就不遠了;無論何事都竭盡所能去做的人,離仁者也就不遠了;時時刻刻把「榮辱」二字記在心上的人,離勇者也就不遠了。

24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25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逝去的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哪管白天還是黑夜都不會停止。

26 聽其言而觀其行。

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

27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

28 苛政猛於虎。

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還要可怕。

29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不斷地求取知識,以減少自己對世界事物而產生的困惑。真誠地待人如己,不再為個人得失而憂愁。勇敢地實踐前行,不再畏懼任何困難。

30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君子不因窮困而改變其操守,小人窮困了就會胡作非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他的學生:文化教育、言行教育、忠誠教育、誠信教育。

3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

33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聰明的人喜歡水,仁德的人喜歡山。聰明的人好動,仁德的人恬靜。聰明的人快樂,仁德的人長壽。

34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並且按時地去複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35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在路上聽到傳聞不加考證而隨意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36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生來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過學習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難才學習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難仍然不學習的人是最下等的!

37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一個軍隊的主帥可能被奪去,但一個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奪去。

38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有過錯卻不加以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過錯。

39 割雞焉用牛刀?

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

40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一個人的生存是由於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隻他僥倖地避免了災禍。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41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父母的年紀不能不時時記在心裡,一方面因(其高壽)而喜歡,另方面又因(其壽高)而有所恐懼。

42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只有女子與小人是最難相處的,對他親近了,他對你不尊重,疏遠了則有怨言。

43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仁愛之人,自己決定對人建立仁愛之心,別人才會對你仁愛,自己決定對人豁達(寬容),別人才會對你豁達(寬容)。

44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氣,有勇氣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45 志於道,據於徳,依於仁,游於藝。

志向在道上,根據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禮儀、音樂、射箭、駕車、文字、算術這六藝之中研習遊樂來陶冶身心。

46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說了。已近完結的事情,就沒必要再去匡正,挽回。過去的事情,就沒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與責任了。

47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夠按照禮儀的要求立足於世,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矩。

48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費心思去求衣食,君子只擔憂學不到道,不擔憂貧窮。

49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道德上有修養的人明白大義,而那些心懷鬼胎的人只明白自己的利益。

50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不埋怨天,不責備人,我學了些平凡的知識,從中領悟了高深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光遷移 的精彩文章:

當你真正想去忘記一個人的時候,那個人已經刻在心裡

TAG:時光遷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