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末第一猛將是誰?他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歸隱後憑此為主子報仇

元末第一猛將是誰?他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歸隱後憑此為主子報仇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論元末名將,我們所熟悉的有很多,比如說常遇春、徐達、湯和等,都是蓋世名將,然而,如果論勇猛,這個人才是真正的「大哥大」。他沒有追憶隨朱元璋,而是效命於陳友諒,他的名字叫張定邊。

元末第一猛將是誰?他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歸隱後憑此為主子報仇

張定邊原籍湖北沔陽州湖弦口,出身漁家。他有三大特點。一是長的「高富帥」,高主要體現在身材魁梧上,富主要體現在嘴邊的五綹美髯上,帥主要體現在氣宇軒昂上。二是學的「文武通」。文要體現在熟知兵法,通曉天文識地理上。武主要體現在精拳藝、擅岐黃上。三是做的「善樂施」。善主要體現在為人善良、急公好義上。施主要體現在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上。他很早的時候與陳友諒相識後,便結拜為兄弟,兩人情同手足!

元末第一猛將是誰?他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歸隱後憑此為主子報仇

自從陳友諒揭竿起義後,張定邊誓死追隨他。然而,隨後的「革命」征程中,陳友諒因為性格多疑、孤傲、偏執等而屢次「遇險」,每每都是張定邊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於危急之時。特別是元末兩大梟雄朱元璋和陳友諒展開生死「窩裡斗」後,張定邊走到了「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針」的作用。

元末第一猛將是誰?他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歸隱後憑此為主子報仇

首先來看他的「中流砥柱」,具體體現在兩件事上。

第一件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陳友諒攻打應天府時,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攻陷太平(今安徽當塗),又打算聯合張士誠,合攻應天(今江蘇南京)。朱元璋想出了妙計破敵之計,他利用手下部將康茂才與陳友諒有舊交大做文章。讓他寫信給陳友諒,詐為內應,誘其輕進。康茂才派使者去見陳友諒,說自己鎮守江東木橋,又在使者返回後,將木橋改為石橋。

而其中陳友諒對其深信不疑,唯有張定邊恐其有詐,百般勸諫陳友諒不要孤身犯險。專橫的陳友諒武斷地「拒絕」了張定邊的金玉之言,率大軍前去,最終導致了江東橋之慘敗。

元末第一猛將是誰?他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歸隱後憑此為主子報仇

第二件事:緩稱王,廣積糧。

陳友諒和「緩稱王」的朱元璋截然相反,他事情剛起步,剛有點「成績」時便產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他剛起事時,因為勢單力孤,「歸附」於天完皇帝徐壽輝麾下。後來陳友諒利用權術把徐壽輝整成了光竿司令。儘管如此,陳友諒還是沒有放過徐壽輝,他在攻克太平城後,毒殺了徐壽輝,然而迫不急待地選擇了稱帝。

期間,儘管勞苦功高的張定邊被封為太尉,樞密院副樞。但他卻是不贊成陳友諒「逆篡位」和「急稱王」之舉,為此選擇了「哭諫不納」,結果陳友諒還是「無視」了他的忠義之舉,最終導致陳友諒軍團成為眾矢之的、眾叛親離。具體體現在,陳軍隨後在攻安慶時無功而返。

元末第一猛將是誰?他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歸隱後憑此為主子報仇

接著來看他的「定海神針」,具體體現在兩件事上。

第一件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陳友諒和朱元璋展開生死「決戰」。朱元璋先後是將陳友諒的徐州、濠州、興化、宿州、安豐等江北州縣全部攻佔,隨後又平定了淮東。隨後陳友諒開始發擊,率大軍直接與朱元璋「真情對對碰」,結果朱元璋,採用火攻,大敗陳友諒。結果陳友諒折損兵馬數十萬,戰艦數百艘。

其間,張定邊再三勸陳友諒依靠長江天塹之險阻,安民息兵,整軍堅防,待機出擊。結果陳友諒我行我素,擴充水師,製作大艦,孤注一擲和朱元璋在水上進行決戰,導致了失敗。

元末第一猛將是誰?他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歸隱後憑此為主子報仇

面對嚴峻的形勢,張定邊也開始展示「內功」,他先是避其鋒芒地高戰免戰牌,直到三天後,沒有出戰,而是選擇了一直對朱軍戰艦行注目禮。三天後,張定邊突然下達了出戰令,並把目標對準一艘白色的戰艦。

而這艘白色巨艦正是是朱元璋的指揮艦。朱元璋眼看張定邊的戰艦都朝自己這艘戰艦開火,頓時感覺情況不妙,於是來了個棄艘而光,上了一艘小船。就在這時,那艘大艦被張定邊一炮命中,炸為灰有。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張定邊原本有機會一箭致朱元璋於死地,但卻陰差陽錯地錯失了,誠為可惜也。

元末第一猛將是誰?他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歸隱後憑此為主子報仇

第二件事:無力回天,遁入空門。

隨後陳友諒和朱元璋雙方進入「僵持期」。僵持的結果是,朱元璋因為有湖北四大家族的糧草支持,豐衣足食,而陳友諒因為孤立無援,陷入了「食不飽腹」的尷尬地步,這樣導致手下士兵開始叛離。

眼看形勢不妙,陳友諒只好選擇退軍。而這時的朱元璋自然不會放虎歸山,選擇了猛追,雙方在鄱陽湖展開了大戰。結果四十四歲的陳友諒中流彈而亡。

面對這樣的突發事件,張定邊先是悲痛欲絕,但隨即他馬上化悲痛為力量,保護陳友諒的兒子陳理成功突出重圍,逃回了武昌。隨後張定邊決定死馬當活馬醫,立即擁立陳友諒之子陳理為新皇帝,改元德壽。大有重整旗鼓、東山再起之意。

元末第一猛將是誰?他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歸隱後憑此為主子報仇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九月十六日,朱元璋親率大軍直逼武昌。見武昌城高城厚城牢,易守難攻,採取的辦法是圍而不攻。

武昌城裡的陳理認為死撐下去沒有出路,於是選擇了一意孤行的投降。無力回天的張定邊只好率一支兵,選擇了冒死突圍。突圍成功後,張定邊沒有再做「垂死掙扎」,而是選擇了「金盆洗手」,他改名換姓,隱遁於泉南靈源山當了一名和尚——自號沐講禪師。

遁入空門後,張定邊率領舊屬僧侶,先後墾殖禪田50多畝,全部種上了桑麻蔬果,除了他們自己吃外,還給周邊廣大貧苦農民吃。後來又看到廣大貧苦農民因生病缺醫少葯而走投無路時,便又做出懸壺義醫和取靈源山中的甘草,用姑師井的水泡製藥茶,為四方百姓製藥看病。

元末第一猛將是誰?他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歸隱後憑此為主子報仇

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張定邊走完了他的一生,年齡正好是一百歲,而這時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已經死去了二十年了。如果從這一點來看,也算是為自己愚忠的主子陳友諒報了一箭之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的精彩文章:

她的容貌不遜於四大美女,卻有三大癖好,此國君照做後把國家整沒

TAG: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