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哪些用藥習慣易引發腎衰竭?

哪些用藥習慣易引發腎衰竭?

王冬雪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

不良的用藥習慣不僅拖延病情,甚至可能導致健康危險。藥物大多數經過腎臟排泄,因此不良的用藥習慣易損傷腎臟,引發腎衰竭。網上經常報道不良用藥習慣導致腎衰竭的案例,如台灣一位78歲的老婆婆因補鈣過多引發腎衰竭死亡,32歲的小吳混吃且加量服用感冒通片和布洛芬引發肝腎功能衰竭昏迷。那麼,哪些用藥習慣易引發腎衰竭?用藥應該注意什麼?

1

擅自用藥

很多患者自認為經驗豐富,去藥店買葯如去超市購物。如患者看了藥品廣告,買泰諾緩解感冒癥狀,布洛芬治療頭痛,兩葯一起服用就會出問題。泰諾主要成分是對乙醯氨基酚,針對鼻塞、流鼻涕、咳嗽、咽痛、頭痛、發熱、打噴嚏、四肢酸痛等感冒癥狀;布洛芬主要功效是緩解疼痛,但也能抑制感冒引起的發熱。布洛芬雖與對乙醯氨基酚名稱不同,但屬同類成分,作用機理相同,兩葯同時服用就會超劑量,引發腎衰竭。因此用藥前,雖有一定經驗,仍建議諮詢醫師或藥師。

02

擅自調整劑量

很多患者服用藥物有「隨意性」。部分患者治病心切,擅自增加用藥劑量;部分患者對藥物不良反應有一定了解,擔心產生依賴性或副作用,擅自減少用藥劑量。「是葯三分毒」,有些藥物正常劑量是治病救人的良藥,增加劑量就是害人的毒藥,前者會增加藥物的毒副作用,損傷腎臟。後者卻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延誤病情。

3

不看,不說,不問

很多患者就診時未將自己正在服用的藥物告知醫師或藥師,導致藥物重複應用,超劑量引發腎衰竭。患者服用藥物前不看說明書,看不懂說明書也不問,導致服用兩葯成分相同的藥物,或服用多種腎毒性大的藥物或服用有相互作用的藥物等引發腎衰竭。原有腎臟病患者服用藥物前尤其注意,要多看、多說、多問。

4

偏聽偏信

很多患者患病初期,都抱有希望儘早治癒的急切心理,一旦短期內達不到預期療效,便更換醫院、藥品,或者偏聽偏信,根據別人用藥經驗進行治療,甚至聽信小廣告的虛假宣傳,濫用「祖傳秘方」「靈丹妙藥」。許多「祖傳秘方」「靈丹妙藥」均是中草藥,成分極其複雜且並不明確,因此極易導致腎衰竭, 每年都有很多「祖傳秘方」導致腎衰竭的病例。很多患者過分相信補藥、保健品,認為吃了對身體沒壞處,事實並非如此。例如老百姓普遍認為以人蔘為代表的滋補品怎麼吃對身體都有好處。可實際上,中醫表示只有明確的虛症才需要服用相應的補品。但也不宜久服,否則會引起失眠、血壓升高、頭痛、心悸等不良反應。

5

混合服藥

很多患者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有醫院的處方葯、藥店購買的非處方葯、中草藥、偏方、保健品等。用藥種類越多,導致腎衰竭的風險越大。因此,取葯時一定要問清醫師或藥師,藥物是否需要「精簡」,哪些藥物容易「打架」,是否需分開服用。

6

過分相信藥物

藥物並不能解決所有的疾病,但有些疾病不用藥物治療也可以解決。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合理的飲食、適宜的運動、愉悅的心情也可以造就健康的人生。藥物也並不是越貴重越好,適合自己的葯才是最好的。只選對的不選貴的,才是明智之選。

7

不具備導致腎衰竭藥物的基本知識

下述藥物若超劑量、長期應用易導致腎衰竭,建議按照醫師或藥師指導的用法用量服用。

在藥物所致腎衰竭中抗微生物葯占 63.64%,抗微生物葯如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環丙沙星)、β內醯胺類(亞胺培南、美羅培南)、氨基糖苷類(慶大黴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抗結核葯(利福平)、抗病毒藥( 利巴韋林)、多肽類(萬古黴素)、林可醯胺類(克林黴素)。不同抗菌藥物對腎臟的損傷部位不同,通常以腎小管和腎間質為主,亦有少數可累及腎小球。

非甾體抗炎葯如吲哚美辛致急性腎衰竭的發生率最高,阿司匹林相對較低,而雙氯芬酸鈉、布洛芬等介於二者之間。

對比劑為做冠狀動脈造影或增強CT等用的對比劑,如釓噴酸葡胺、優維顯等。

其他藥物引起的腎衰竭亦不可忽視,如利尿劑(呋塞米、托拉塞米)、甘露醇可引起高滲性腎病,制酸劑(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可誘發間質性腎炎,降壓藥物發生低血壓可導致腎損害,化療藥物(如鉑化合物、環磷醯胺、異環磷醯胺、培美曲塞等)易致腎損害。中草藥/中成藥致腎損害自上世紀起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報道最多的為含馬兜鈴酸的藥物,如關木通、馬兜鈴、青木香、尋骨風、廣防已、硃砂蓮、天仙藤等,短期大劑量服藥可引起急性馬兜鈴酸腎病,長期使用亦可出現慢性腎損害。

藥物聯合應用時也需要注意,如:

磺胺類藥物(如復方新諾明、瀉立停等)不與維生素C一起服用,維生素C屬酸性物質,磺胺類葯及其代謝產物在酸性環境中易形成磺胺結晶鹽,形成泌尿系統結石,導致腎臟損害。為防止磺胺結晶的形成,服用磺胺類藥物時宜多飲水。

感冒藥不可疊加服用,如泰諾、快克、感立克、感冒清等都含有對乙醯氨基酚,不與含布洛芬成分的藥物一起服用,兩葯均為非甾體抗炎葯,聯合應用易引起腎損害。

參考文獻:

1. 張彤, 梅長林. 急性腎衰竭 100 例臨床分析[J]. 中華腎臟病雜誌,2005,21(12):732- 735.

2. 陳偉, 劉華鋒. 抗菌藥物相關急性腎損傷的新認識[J]. 臨床合理用藥, 2010,3(1):124- 126.

3. 張媛媛, 劉華鋒. 非甾體類抗炎葯相關急性腎衰竭新進展[J].醫學綜述, 2010,16(22):3450- 3452.

如有百姓用藥科普好文章,

歡迎您供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藥家庭藥師 的精彩文章:

TAG:解藥家庭藥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