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怎樣理解傅山以丑為美的審美觀?他為何指責趙孟頫是「匪人」?

怎樣理解傅山以丑為美的審美觀?他為何指責趙孟頫是「匪人」?

最近有人問我怎麼理解傅山「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 」這句話。

這句話其實很有意思,在中國書壇上的影響可謂是巨深遠的,一直到現在為止,某些持有丑書論的書法家仍然在用這句話做擋箭牌,也難怪人們把傅山看做是丑書的開創者。然而這一切果真如我們在這句話里,在這句支離破碎的語句里看到的那樣么?

任何一句話,當他完全脫離了當時說話的語境的時候,都存在被誤讀的可能性。我們單單看這句話的時候,確實會感覺到,傅山雖表達的內容,就是一種「以丑為美」的藝術觀點,但是這樣的觀點,真的是傅山真實的想法嗎?

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句話完整的出處。

這句話出自傅山的《作字示兒孫並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作品呢?簡單說,就是一個家訓性質的內容,大略意思是告訴他的後世子孫的一些話,也都是告誡一類的語氣。而我們要談的這句話,並不在這篇作品的正文部分,而是在他後面的題跋裡面,而且他後面題跋的部分,更詳細的說明了他自己的藝術主張,也算是對全文的一個補充。他說道:

貧道二十歲左右,於先世所傳晉唐楷書法,無所不臨,而不能略肖,偶得趙子昂、董香光墨跡,愛其圓轉流麗,遂臨之,不數過而遂欲亂真。此無他,即如人學正人君子,只覺觚凌難近,降而與匪人游,神情不覺其日親日密,而無爾我者然也。行大薄其為人,痛惡其書,淺俗如徐偃王之無骨。始復宗先人四、五世所學之魯公,而苦為之。然腕難矣,不能勁瘦挺拗如先人矣。比之匪人,不亦傷乎。不知董太史何見,而遂稱孟頫為五百年中所無。貧道乃今大解,乃今大不解。寫此詩仍用趙態,令兒孫輩知之勿復犯。此是作人一著。然又須知趙卻是用心於王右軍者,只緣學問不正,遂流軟美一途。心手不可欺也如此。危哉!危哉!爾輩慎之。毫釐千里,何莫非然。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足以回臨池既倒之狂瀾矣。

這句話我就不一一翻譯了,但是從大體上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傅山的態度很明顯,也非常堅決,他前面大概講了一下自己的學書經歷,他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歡晉朝、唐朝時期的那些書法但是比較遺憾的是,寫啥不像啥,這樣它非常苦惱。

後來他偶然間見到趙孟頫的書法、看到董其昌的字跡,內心十分激動,非常欣賞他們流利華美的書卷氣,而且寫的很像,非常容易就能寫好。後來傅山自己反思這一時期他的行為,他覺得這樣不好,這就好像自己本來是想要和正人君子看齊的,但是沒有能夠做到君子,只能把自己的標準降低,和那些盜賊在一起,成為他們就容易很多了。

後來他了解到趙孟頫的為人,就非常鄙視他。後來他聽說有人讚美趙孟頫,說他是五百年間的唯一一個有名書法家,他說他自己始終不明白他哪根腦筋錯了,竟然這樣誇讚趙孟頫。甚至傅山指責趙孟頫雖然學習王羲之,但是卻一味的諂媚、流於軟美,欺世盜名。接著他就說了那句千古遊民的氣話——

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足以回臨池既倒之狂瀾矣。

從這一段語境中,可以看出,傅山得出「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這樣的論斷,並不是出於書法技巧或者說書法理論心平氣和的探討,而是由趙孟頫牽頭,順帶著罵罵趙孟頫解氣,然後說了幾句氣話。

包括傅山把學習趙孟頫的書法、董其昌的書法比作與盜賊、江湖人士、小混混在一起,是一種出於批判趙孟頫、董其昌書法的立場上來得出的結論。這樣的結論有失公允,何況趙孟頫和董其昌已經是我們現在世所公認的大書法家了,他們的書法也已經得到了書法正統、主流的承認。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將傅山批判趙孟頫、董其昌這一背景撤走,就很容易誤解,以為這是釜山的藝術主張,以為這是他進過自己學習書法的經驗、思考心平氣和才得出來的正確結論,殊不知,這只是傅山的一句氣話。

所以,這句話我們既可以當作真的書法理論進行討論,也可以一笑而過,就像友人間談話中的一些磕磕絆絆,你說他完全沒有道路也不可能,你說這就是他的主意主張也未免判斷過於武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風閣書法日講 的精彩文章:

毛筆字這樣寫,別人不誇都不行!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