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歷史上孔子被小孩難倒的著名故事

歷史上孔子被小孩難倒的著名故事

歷史上孔子被小孩難倒的著名故事

本文摘錄自 《列子臆說》

下面引出一個哲學的大道理,這一篇我們小的時候是幾歲念的呢?我記得是七歲,就已經背下來了。怎麼念法呢?「小兒論日,如輪如盤」,就是這一段故事來的。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孔子向東面走,看到兩個小孩子吵嘴,問他們吵什麼?一個小孩子認為,太陽剛出來離我們人比較近,到了中午就跟我們人越離越遠了。另外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剛出來離我們遠,太陽到天頂中午的時候,距離我們很近,兩派意見不同。

那麼孔子就問他們道理,先講的那個小孩講,「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他說太陽剛剛出來,初出海面、地平線,大得如車蓋一樣,中午到了天頂,小得像個盤子那麼小,證明太陽剛剛出來的時候大,靠我們近,距離我們越遠就越小。

另一個小孩說,「日初出滄滄涼涼」,太陽剛剛出來的時候,還不暖和,「及其日中如探湯」,到了中午太陽曬到身上,就像跳到熱水裡了。「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這不是靠我們近的就燙,距離我們遠的就涼嘛!一個從視覺、光學上講,一個是從感受上講。

這兩個小孩吵了半天,就抓著孔老夫子問,你看我們哪個對。「孔子不能決也」,孔子當時下不了定論。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個小孩就罵孔子,你還當什麼老師!叫做孔夫子,說你學問好,連我們小孩子的問題都解決不了。這是很有名的孔子吃癟的故事。如果我們講歷史幽默的笑話,這一段故事,是不是因為孔子周遊列國沒有去楚國,所以故意弄兩個小孩子來整孔子?把孔子罵一頓,認為楚國文化高,你孔子沒有學問,回去吧,你不要來了。

講到這一段歷史上有名的故事。所謂難倒了孔子這件事,拿我們現在的觀點來看,是一個天文學、光學等等的問題。這個故事在《列子》及道家沒有作別的結論,好像開了孔子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實際上它有一個道理,這是物理問題,全篇看下去就知道了。

【均,天下之至理也,連於形物亦然。均發均縣,輕重而發絕,發不均也。均也,其絕也莫絕。人以為不然,自有知其然者也。】

「均,天下之至理也」,均是平均,我們過去物理科學翻譯是「水準」,現在大陸用「水平」,不過水準、水平經常混用,這就是「均」的問題。「平均」發展至哲學思想就是平等,世界上的社會問題、歷史問題都是平均的問題。我們古書里有兩句話,「人平不語,水平不流」。天底下是很難平的,所以有人打抱不平,人平了就不語,滿足了嘛,就不會爭了;水平就不流了,因為它穩定了。本來這個社會就是形形色色,有些人聰明,有些人笨,聰明人會欺負笨人,這社會上長長短短,高高矮矮,各種不同才叫做社會。假使這個社會上人的面孔都長得一樣,不分美醜,美容院、化妝品就沒有生意了。就是因為這個社會不平,才形成了一個社會。但是人很奇怪,總是要求平。「連於形物亦然」,就連一個東西的外形都想求其平,而這個世界上一切的東西根本就不平,這就妙了,這就叫做世界。下面他說出一個道理。

「均發均縣」,這個「縣」字古代與「懸」相通,是把頭髮拉直了,然後可以懸掛東西。頭髮那麼細,要兩邊拉平均,就是力學的問題。「輕重而發絕」,重的東西可以掛,輕的東西也可以掛,假使掛上東西頭髮斷了呢?「發不均也」,是力學的中心點沒有掌握好。剛才我們兩位朋友談到做天秤,這個秤,菜市場都有,看似那麼簡單,但有很大學問。尤其做那個很小的秤,秤很輕很小的金剛鑽啊,所以秤要做得標準,就是「均」的問題。

「均也,其絕也莫絕」,假設頭髮的力學重點控制很平均,就是掛上很重的東西也不會斷。「人以為不然」,這個道理一般人不會相信,但是這個物理的道理,我們不懂,「自有知其然者也」,自然有人有這個知識學問,自然有懂的人。

這個道理,也解答了那兩個小孩子所問、令孔子吃癟的問題。因為物理方面的知識孔子當時沒有懂,不能夠解答。中國一本古書——張華所著的《博物志》,以及古代很多書里都提到孔子博識萬物,他不但哲學好,科學方面知識也非常淵博。但是,《列子》這裡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不管學問怎麼好,還是會有所不知的。

歡迎訂閱【傳承網】微信號:iccwcn,傳承中華文化,分享南師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歷史上孔子被小孩難倒的著名故事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