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官員想洗澡,國家還給放假,多年不洗澡,洗完澡瘦了

官員想洗澡,國家還給放假,多年不洗澡,洗完澡瘦了

現在洗澡時間很容易的事,打開開關,溫度適宜的水就會噴洒而下,一天想洗個幾次都沒問題。在生活艱苦的古代,人們有事如何洗澡?

中華民族是很重視禮儀的民族,殷商時的甲骨文就有記載沐浴,在《周記》中更是記載「王之寢中有浴室」。在先秦時期,沐浴更是成為一種禮儀制度,當是祀神祭祖都要沐浴凈身,沐浴不僅僅是潔凈身體潤膚養身,更是能洗滌心靈,以示虔誠。

《禮儀·聘禮》載:「管人為客,三日具浴,五日具浴。」說管人招待客人會滿足其三天洗頭五天洗澡的要求,是對主人的一種尊重。在先秦,沐浴以深入人心,並影響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到漢朝時,三天洗頭,五天洗澡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到這天大臣基本都會在家洗澡,於是將沐浴寫進位度中,每五天放一次假,被稱為「休沐」。

到了唐代,「休沐」被改為「休浣」,就是把五天一休假改為十天休一些。看似很講衛生其實不然。在古代,洗澡是件很費事的,需要劈柴燒水,古代鐵器受管制,除了農具和家庭刀具等百姓家很少有很多鐵器,除了達官貴人,普通百姓家也就有一口鍋。普通百姓家的鍋還是燒飯用的,會不會很油膩啊。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過一首詩《沐浴》:「經年不沐浴,塵垢滿肌膚。目前一澡濯,衰瘦很缺乏。」意思是終年不洗澡,洗了一次澡,竟然瘦了好幾斤。那麼,白居易洗澡的條件如何呢?

這首詩寫於白居易40歲。40歲時,白居易任京兆府司戶參軍。這個位置是個肥差,主管京兆府的賦稅,而京兆府又統管長安,可想而知其地位了,相當於今天的京城稅務局長。做官自有僕人伺候,砍柴燒水不確認,白居易還是終年不洗澡,致使於洗了一次澡就專門寫詩來抒懷。

在古代冬天是最難洗澡的,古時取水都是河邊、水井,水井使用轆轤,尤其北方一旦結冰取水就很困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