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黑洞吞噬死亡恆星真相

揭秘黑洞吞噬死亡恆星真相

據國家地理雜誌報道,我們的恆星,也就是太陽,將會靜靜走向死亡。就恆星而論,太陽的質量不過一般,大約50億年後,當它將其最後的氫氣燃燒殆盡之時,外層將會散逸,核心則逐步聚縮,最後形成所謂的白矮星:一顆如地球般大小、餘燼未熄的宇宙星火。

如果換成質量為太陽十倍的恆星,死亡過程就會戲劇化得多。它的外層將會在一場超新星爆炸中拋散入太空。

與此同時,恆星的核心受重力壓縮成中子星,成為直徑約20公里的旋轉球體。一塊如方糖大小的中子星碎片在地球上重達10億公噸;中子星的重力大到如果掉了一顆棉花糖在其表面,衝擊所產生的能量將相當於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威力。

但是和質量是太陽二十幾倍的恆星垂死前的掙扎比起來,這根本不算什麼。就算在宇宙存在至今的每千分之一秒都引爆一顆與當年廣島原爆一樣的原子彈,規模仍然不及一顆巨大恆星崩潰的最後時刻所釋放的能量。這顆恆星的核心會向內塌縮,溫度達到攝氏550億度。它極其強大的引力一發不可收拾。比聖母峰還大的巨型鐵塊幾乎瞬間就被壓縮成沙粒。原子被分裂為電子、質子、中子。這些微小的碎片再分解成夸克、輕子和膠子。如此不斷重複,物質分解得愈來愈細,密度愈來愈大,直到……

直到最後會出現什麼,其實沒有人知道。在企圖解釋這個規模浩大的現象時,我們理解宇宙運作方式的兩個主要理論――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亂了套,就像飛機失速下墜時狂亂旋轉的儀錶指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是表象 的精彩文章:

每年火星都會有幾場大的塵暴,真實的火星沙塵暴究竟是什麼樣子?

TAG:都是表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