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主席跳舞風格,舞伴回憶只說兩字,盡顯「毛主席特色」

毛主席跳舞風格,舞伴回憶只說兩字,盡顯「毛主席特色」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一直以來備受人們的喜愛。它不僅可以作為娛樂活動存在,更是人們陶冶情操的極佳方式。作為舞蹈之一的交誼舞,最開始起源於歐洲,盛行於1920年,在1924年傳入中國,一直流行與上層社會。一直到五六十年代,才廣泛傳播。改革開放之後,這一舞蹈才被國民普遍接受。

說起交際舞,不得不提及一個人,此人就是毛主席。也可以這麼說交際舞能夠在中國興起,毛主席有著很大的功勞。根據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建國後,在中南海的紫光閣、春藕齋等地方經常會舉辦一些夜間的舞會,基本上是一周一到兩次。對於這樣的舞會,毛主席的原則就是「跳舞有好處,只要不影響工作,可以適當的休息娛樂」。

這裡舉辦的舞會,參加的人基本都是中央的領導人、將軍以及他們的妻子、兒女等人。在舞會上伴舞的人員一般都是來自文工團的成員,她們有著專業的舞蹈功底,同時經常會研究每位領導、首長的舞步和姿態,所以便成為了舞會上的最重要舞伴。

舞伴們說,毛主席一般來到會場的時候,不會直接的進入舞池跳舞,而是在一旁休息片刻,看著大家跳舞。毛主席的舞步很是獨特,據說,他的舞姿中融合了陝北的秧歌,以及類似於迪斯高的舞步,這些全部融合進入了交際舞中,顯得舞姿從容又帥氣,這也成為了毛主席的一大特色。別人有時也想要學一下這樣的舞姿,但是學不到這樣的神態。

據汪東興的女兒汪延群回憶,在領導們跳舞的時候,旁邊的舞伴會不斷的研究他們的舞步。她的好友好奇的問道,「你看毛主席的舞步是幾步的?」她笑著說「一步!我覺得毛主席的步子很有特點,不管是樂曲怎樣的變化,前進、後退、旋轉等,他都是均勻的一大步,而且步子很大,一般的舞伴需要兩三步才能夠跟上」。

在舞廳的旁邊有一個小的休息室,在這裡周總理會時不時的與毛主席聊幾句關於工作的事情,然後再跳舞。但是這樣的舞會,時間不會很長,一般都是在舞會結束後,一些重要的首長就又開始開會商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布讀三國 的精彩文章:

康熙未解謎題,被雍正解開,竟源於孝庄

TAG:阿布讀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