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自成是個性格有致命缺陷的人,所以只能當一天皇帝

李自成是個性格有致命缺陷的人,所以只能當一天皇帝

一說到「闖王」李自成,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是一個高大光輝的形象,「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可是真實的李自成卻完全是另一個形象。

起義之前

萬曆三十四年,李自成出生在陝西米脂一個窮苦人家,少年時就喜好舞槍弄棒,十幾歲時便父母雙亡,二十一歲時,無依無靠的李自成去驛站當了一名驛卒,後來由於崇禎皇帝精簡驛站,李自成「下崗」了。這期間發生了兩件事,徹底改變了李自成的命運,首先,李自成因債務問題,殺死了債主,緊接著因為妻子出軌,李自成又把老婆也殺了,身背兩條人命的李自成,無奈之下只得去投軍。

由於在部隊表現不錯,很快李自成當上了小頭領,後來由於軍餉問題,邊軍發生了兵變,帶領部隊先後投奔農民軍王左貴,高英祥等人,並逐漸發展壯大。

性格分析

其實公正的講李自成是個意志比較堅定的人,雖然也有投降後復叛,的劣跡,但是縱觀當時形式,這是農民軍普遍採用的「戰術」,李自成曾經被孫傳庭打的幾乎全軍覆沒,僅剩17人,依舊能堅持在山中「打游擊」,並東山再起,就充分說明了他有著堅定的意志。另外起義之初,李自成還能較好的保持簡譜自律的生活工作狀態,《明史》中曾經記載李自成,「不好酒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

但是李自成性格的缺陷,致使他註定不可能成為一代「帝王」

缺陷一,沒有遠見,李自成自起義之初就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他不是想著推翻大明王朝的統治,開創自己的時代,而是想著「化地為王」過著自己的小日子。這一點從他在西安稱王之後,揮師東進的時候不斷給朝廷上書,要求將西北之地賜給他,就可以看出。

缺陷二,偏激,狹隘,屠城這種令人不齒的事兒,李自成經常干,崇禎十五年,圍開封未果,決黃河,灌城,「城中百萬戶皆沒」。在寧武關遭遇激戰後,為了泄憤,戰後也曾下達屠城令,婦孺老弱無一倖免。

缺陷三,性格軟弱,沒有主見,最典型的當屬與劉宗敏的關係上,據《甲申傳信錄》記載,李自成曾因追贓助餉一事對劉宗敏說:「你們為何不幫孤做個好皇帝?」 劉宗敏馬上懟了他一句:「皇帝之權歸你,拷掠之威歸我,你別廢話!」。還有一事,就是李自成自稱帝,劉宗敏平立不拜,曰:「爾故我等夷也。面對如此「大逆不道」的行為,李自成然無計可施。

所以這樣的李自成即便攻下京城,推翻了大明王朝,也只當了一天的皇帝,便草草收場,註定只是一代梟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