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鄧博倫&文兆傑,「石頭計劃」里閃光的石頭

鄧博倫&文兆傑,「石頭計劃」里閃光的石頭

加入「著調邨」,收穫一群愛音樂的朋友

添加微信marcopololo,撩著調君進「著調邨」

聽歌·看show·交朋友

前幾天,知名樂評人Sean在著調的讀者俱樂部「著調邨」里,論述著他關於如何成為音樂巨星的分析——性格、才華、運氣,三者合一便可成為一個巨星。Sean說,任何兩個元素組合在一起,也可以成為一個雖然不是大紅大紫,倒也能活得很好的音樂藝人。

性格和才華部分都源於先天條件,後天也可通過修補達到完善,但運氣卻不是人能定的。原創獨立音樂人的運氣,可能來自一次發專輯的機會、一次演出的橄欖枝、一個耀眼的宣傳曝光、一次精進技藝的絕好培訓、一個行業里的貴人……

網易雲音樂的「石頭計劃」,在過去一年中踐行著他們為獨立音樂人創造「運氣」的計劃,不光靠提供優質音樂讓聽者受用,這個音樂平台也開始集結獨立音樂人的創作能量,發布企劃包裝完整的作品合集,為獨立音樂人製造發光的機會。

「石頭計劃」里有一些熟悉的身影,剛剛獲得音樂綜藝《天籟之戰》總冠軍的耿斯漢,還有參加過《中國好歌曲》的烏拉多恩,都參加了「石頭計劃」。

近期鄧博倫、文兆傑兩位還在讀書的獨立音樂人,接受了著調專訪,分享了他們各自的「石頭計劃」歷程,和各具特色的音樂路。

采寫:麻樂

DEAR SALLY

 DEAR SALLY

文兆傑 

00:00/00:00

「石頭計劃」

網路上的「中國好歌曲」

鄧博倫、文兆傑,一南一北,是兩個沒有關聯的90後獨立音樂人。「習慣用網易雲音樂,某天聽歌時候發現的,就隨手投稿了。」1994年出生的鄧博倫,從廈門大學音樂系畢業後,如今在倫敦攻讀音樂製作碩士學位,一個不經意,他參加了網易雲音樂的「石頭計劃」,期待自己「不成熟的作品」通過「石頭計劃」,得到認可。

鄧博倫

1997年出生的文兆傑,也在網易雲音樂看到了「石頭計劃」的作品徵集帖,便把手頭的3首demo上傳,他覺得這是很好的機會,不過沒在意能否入選。

迄今第一季「石頭計劃」里,網易雲音樂已發布10組獨立音樂人作品合集,鄧博倫、文兆傑分別在第4輯《灰藍島嶼間》和第10輯《宇宙沒形狀》里發表了單曲《冷色調》和《呼吸》。得知入選的那一刻,文兆傑十分驚喜。

文兆傑

參加「石頭計劃」之前,鄧博倫已經在網易雲音樂上傳過十餘首作品,其中有完整的演唱曲目,也有一些純音樂作品。他是活躍在網易雲音樂上的5萬多名獨立音樂人之一,這5萬多個懷著音樂夢的個體,在網易雲音樂上傳的音樂數量超過100萬首,等待著4億的用戶來聆聽。

網易雲音樂便藉此資源,醞釀了「石頭計劃」,給萌芽狀態的獨立音樂人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壤,提攜新苗,大有互聯網行業里的「中國好歌曲」之姿。

鄧博倫VS文兆傑

音樂路上的花樣個體

播放鄧博倫的音樂,你會驚訝於他技藝的成熟,這是因為他是廈門大學音樂系的科班畢業生。從小對音樂格外熱愛,初中起大規模聆聽流行樂,這其中華語R&B佔了很大比例;到了高中,鄧博倫開始接觸搖滾和歐美流行樂,也有了報考音樂專業院校的年頭。

鄧博倫有著紮實的音樂功底

順利進入廈大,鄧博倫發現學校只有古典音樂教學,於是他自己摸索起了音樂理論和軟體,並開始彈吉他。邊應付著正課,邊開小差玩自己喜歡的音樂,「正課就隨便應付,不掛科就好,但是還是掛了一科。因為什麼都是自學,又什麼都想學,所以進步挺慢的。」接受著調專訪,鄧博倫透露,自己本科期間玩了四五支樂隊,大三開始表演原創作品,也在許多校園比賽里展露頭角。

鄧博倫活躍在舞台上

搜索網路,鄧博倫讀書時的風光偉績赫然在列,儼然是校園裡的風雲人物。大四時,他舉辦了自己的原創音樂會和樂隊專場表演,奉獻11首原創作品。鄧博倫有著紮實的音樂功底,就這樣一步步把愛好變成了職業,他在音樂上設立了許多想完成的人生目標。如今開始了在倫敦的求學,主攻音樂製作,繼續精進著自己的音樂技藝。

文兆傑的新年願望是發一張專輯

與鄧博倫的「學院派音樂經歷」不同,文兆傑現在是北京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大三的學生。這幾天他正忙著應對期末考試,考試間隙,他完成了這次著調的訪問。真正想做音樂,始於大一下學期。文兆傑與同學組建了一支名叫「預設」的95後樂隊,他在其中擔任吉他手,樂隊表演機會不斷。

文兆傑對音樂有著不能自拔的熱愛

音樂令文兆傑入迷,他說:「音樂和電影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很妙不可言的東西,我可以在裡面胡思亂想,可以把我所有的情緒都裝在裡面,我經常會把情感代入的很強烈。這些在其他地方都是我很難得到的,所以我真的可能很難離開它們了。」雖然在音樂里盡情釋放著自己的情緒,但是否把音樂作為長久職業,文兆傑並沒有認真思考過,「我覺得好像沒必要為自己規定要怎麼去做,因為我還是很享受現在的狀態的。」

2018

「老石頭」繼續打磨

「新石頭」已經開採

一些demo和創作的動機碎片等著文兆傑去整理,2018年,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做一張自己喜歡的專輯。

相比文兆傑在音樂路上的隨性,鄧博倫則更篤定,他希望把做音樂作為畢生的追求,「音樂的範圍很廣,也許這五年職業是編曲師或製作人,樂隊演出是興趣愛好;也許五年後樂隊演出變成職業,這也很難說。」

鄧博倫手上目前有20首左右的創作,已做成的作品可以發一個小專輯,但在商業上暫時沒有什麼進展和計劃。音樂變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現在的他卻沒有什麼成就感,「感覺差很遠」。

鄧博倫將音樂作為畢生奮鬥的事業

鄧博倫的音樂不能一言以蔽地概括,他想做的風格有很多,音樂品味也在不斷地進化:「童年偶像是王力宏,後來很喜歡方大同。再後來喜歡一些樂隊——Muse、One Ok Rock、Two Door Cinema Club、Hyukoh、草東、萬青……這些樂隊我都看過Live。一些器樂的,發光曲線、晨曦光廊、December、惘聞、Wolrd End Girlfriend、FKJ……等等也很喜歡。」

感覺什麼都擅長,又什麼都不精,鄧博倫這樣概括自己現階段的音樂水平,對於2018年,他選擇繼續進步,「新的一年希望能好好學習,多成長一些,能把自己的作品做好。」

「石頭計劃」里的頂尖製作人

「石頭計劃」里,令他們最難忘的事,都是不成熟的作品在專業音樂人的妙手下,被打磨成了一首首完整的歌。柳森和王春是南京知名的音樂人,他們負責幫鄧博倫完成歌曲《冷色調》的製作,「記得討論完編曲之後,王春老師開車送我回去,聊到他曾經給李志編曲,還是很驚喜的。」鄧博倫對當時的情境記憶猶新,「你曾經聽過的音樂,它的編曲老師現在就在和你聊天。」

鄧博倫與「石頭計劃」的製作人探討

而文兆傑的《呼吸》在編曲製作前,他將很多關於歌曲的想法記錄下來交給製作老師,老師耐心地與他溝通,令他印象深刻,「這些過程里自己成長了很多。」歌曲製作完畢的時候,是文兆傑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鄧博倫和文兆傑正在各自不同的音樂軌道上大步前進著,而網易雲音樂「石頭計劃」也開始了第二季的招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著調 的精彩文章:

用Dolores對世人的悲憫去悲憫她

TAG:著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