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還原歷史與真實,《莫斯科行動》導演張睿的「虛實」選擇

還原歷史與真實,《莫斯科行動》導演張睿的「虛實」選擇

一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視劇,應該如何權衡真實和藝術的關係?《莫斯科行動》用一個頗具戲劇衝突,又能經受住現實考量的文本,將那場發生在25年前的真實事件娓娓道來。

《莫斯科行動》的開場,偏舊的色調、顆粒感的畫質,再加上4:3的畫幅,乍一看卻是20世紀90年代的紀錄片。為了保持對整個環境塑造的完整性,導演張睿從資料館找來當時的新聞和紀錄片,把它穿插在劇集的關鍵位置,讓其成為線索和背景。「我必須讓觀眾進入到這個環境中,他們才能理解這些主人公在劇中所做的事。」

1993年,一輛從北京開往莫斯科的K3次列車發生大劫案,時任北京鐵路公安處副處長的程亞力奉命前往俄羅斯破案。電視劇《莫斯科行動》則改編自這一事件,通過藝術創作令觀眾「親歷」了一次20多年前的傳奇故事。

「像拍電影一樣拍劇」

在拍攝前,張睿和他的團隊觀摩了國內外大量相似題材的作品。「我們看《毒梟》,看他們如何去還原那個時代的氛圍,看他們如何去處理我們相同的困難。甚至在細節上,我們也會去看他們怎麼去呈現相應的服化道。」

「以前觀眾看電視劇,能一邊打著毛衣,一邊『聽』著電視。」但在張睿看來,如今的年輕人看電視的「專註度」是很高的。《24小時》那樣的美劇已經在很大程度改變了觀眾的收看習慣。

「要讓人們願意主動守在電視機前把它看完,就需要跟電影一樣全程緊湊、看點密布。」很多人評價《莫斯科行動》有電影的質感,張睿很高興,他們的努力得到了相應的反饋。不僅年輕人,其他群體也能形成一種較好的觀劇體驗,「時代在變化,不論什麼年齡層的受眾都會想接觸到新鮮的東西。」在對受眾這樣的理解基礎上,張睿在創作上「大膽」了許多。

如何「像電影」?

首先是創作者對節奏的把控。大量的閃回在劇中隨處可見,前一秒還在莫斯科的郊外,下一秒就回到了北京的衚衕巷裡。除此之外,諸種蒙太奇手法的運用也令觀眾的觀看體驗更趨豐富。作為導演,張睿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在製作過程中,他經常會給攝影師、演員和剪輯師聊一個問題,即「我需要在這個地方給觀眾什麼樣的信息?」受美劇英劇的影響,張睿不太喜歡節奏偏慢的講述。「所以在同一時間段,我會給觀眾不同的信息量,讓他們知道這個事情的複雜性。」

其次,這部劇中暗藏著的許多隱喻,在處理的手法上更近似於電影的設計。比如主人公陳爾力在向人解釋「為什麼一個中國警察要遠赴俄羅斯抓壞人時」,出現一隻老鼠,他一扔玻璃瓶子就砸中了,說了一句「警察辦案,還分在哪嗎?」頓時一個自信的中國警察形象躍然熒屏。

「很多電視劇創作者往往不注重氛圍的塑造,而是純粹地拍攝對話。」張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破了以往電視劇創作的常規手法,把電視劇拍出了電影的味道。

引領很重要

對於張睿來說,要講好20多年前的故事其實並不容易,一方面很多觀眾經歷過那個年代,不好「胡編亂造」;另一方面,觀眾越來越挑剔,一成不變的東西也毫無吸引力。

怎麼辦?張睿給出的答案是在劇中加入一些現代審美元素。

「整個的審美是基於當年的真實環境,再在細節上去做一些變化處理。」如何融入現代審美?怎麼處理當年與現在審美的差異?整個團隊嘗試了兩方面的突破。一是拍攝採取了全程肩扛和手持的方法;二是在服化道場景方面,在一些細節上做處理和加工。「比如劇中一些人物的髮型,它是當下流行的,但當你去翻看文獻資料照片時,又會發現它和那個年代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我們雖然做了一個年代劇,但是希望引起一個復古的風潮。」在復原的同時夾雜著一些現代的表達,張睿的嘗試也映照著這個行業更加多元化的創作手法和審美傾向。

從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96級畢業後,張睿也創作過多部作品,每部雖題材相似,但風格迥異。「社會發展到現在,也很難再有一個人數相對眾多的群體,用統一的標準去創作了。」雖畢業多年,現在他還保持著看書和觀摩影片的習慣。在他看來,只要依然站在創作的最前線,就要「保持對時代的敏感,和對現代審美的預見性」。

張睿說,這是他完成度最高的一部作品。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部劇的故事本身和思想審美都相對完整。

為了讓整體的創作更利於電視平台的傳播,張睿在故事中也略有側重。例如俄羅斯黑手黨的一些前世今生,「我們剪掉了那些『驚世駭俗』的東西」。根據1993年K3列車大劫案改編的《莫斯科行動》本來能夠大篇幅呈現一些吸引眼球的場景。「我們不去表現直觀的血腥暴力,其實更多的是氛圍。」

「我自己做每一部作品的原則是,70%迎合觀眾,30%試著去引領。」張睿說,「我們希望去引導觀眾,每個人雖然有各自人生選擇的多面性,但堅持正向價值是一個必須的方向。」

角色都要真實

「如果這一趟有一個人回不來,那就是我程亞力。」這句話出自1993年時任北京鐵路公安處副處長的程亞力,也是《莫斯科行動》中主人公的原型。在劇的最後,會有一個大的閃回,呈現的是主人公陳爾力在接到這個任務時的情況。張睿回憶起對程亞力的採訪:「他跟我說,當時真的做好了一去不回的準備。」

通過對這些真實事件親歷者的深度訪談,臨危受命下的「英雄主義」也變得清晰起來。「這種東西讓我很熱血,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這樣的勇氣和膽識。」

聊起拍攝的初衷,張睿談到更多地還是被這些真實的人所感動,「他們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沒有任何執法能力,面對那麼多真刀真槍的匪徒,如何去完成國家交代的任務?」但國家任務前的勇敢與和妻兒訣別時的悲壯在「程亞力」們身上真實地發生,也就自然轉移到劇中,成為情感敘事的最大亮點。

張睿拍戲有個思維習慣,不去先看這個人物身份背後的「人設」怎樣,而是「通常比較喜歡關注這些人下意識的反應」。從內到位,張睿把人性本能的反應當作基礎,然後再通過藝術手法呈現不同的處理方式,他甚至會不停地問「如果自己碰到這樣的情況,會怎麼辦?」

「真實的人,面對這些東西(危險)的第一反應是害怕或者退縮,但總有一種精神力量是支撐著你,並讓你堅持下去。」這種真實的打動幻化成一種藝術形式,被導演當作精髓融入了劇中。

跳出臉譜化的表達,在張睿刻畫的反派人物身上也適用。在《莫斯科行動》中,反派「趙二姐」這個角色也聰明和重義,面對自己弟兄時毫不含糊,在黑幫的規則里至少是讓人信服的。「我們得讓觀眾相信,為什麼一個女性能成為大姐大,讓大家都聽她的。」整個創作團隊也通過與警察的聊天去了解「反派人物」的性格特點,再在這個基礎上去做藝術上的豐富和加工。

「哪有什麼世界安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張睿借用了這句流行語表達自己拍《莫斯科行動》的源泉:「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去還原一些真實的情況,讓觀眾能感受到公安人員的危險和英勇。」

作者:張榆澤

編輯:於安琪

【版權聲明】本文系《廣電時評》獨家稿件,《廣電時評》編輯部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電時評 的精彩文章:

國際台策劃製作《龍象》系列紀錄片;電影《紅海行動》在京舉辦發布會

TAG:廣電時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