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話說「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玉真的能養人嗎?

俗話說「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玉真的能養人嗎?

有句古話說得好:「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作為一個男人,應該脾氣好、度量大、胸襟廣,性情溫良,像玉石一樣潤澤。一個男人脾氣大,那他就是小人。愛發脾氣的人,一生都會一事無成,成了也會失敗。顯然,脾氣不是好東西。這就是為何過去中國的男人都喜歡佩戴玉石,他們是時刻提醒自己,要讓自己的性格像玉石一樣溫潤,內斂,不張揚,不輕浮。

什麼是玉?

玉是一類礦石的泛稱,通常指的硬玉(翡翠)和軟玉,其中軟玉通常是指角閃石類的閃玉,在中華文化非常流行,被認為有趨吉避凶的作用。

玉的概念歷來並無十分嚴格的定義。在中國被稱為「玉」的礦物種類十分龐雜。一般而言,符合美觀、堅硬、溫潤等特點的礦物皆可能被稱為「玉」。

玉石走勢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

對於喜愛玉石的人而言,都知道一句古話:「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玉石飾品經長期佩戴和把玩後,玉石的品質和人的身心都得到了改善。

天然的玉有「十寶九裂」的說法,這是因為大多天然的玉石都是有裂的,它可以吸收人身體的體液,其中的礦物質也可以滋養人一生,戴玉久了就會和玉的品德一樣,所以古時還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君子如玉玉生香,美玉含香香亦長」說法。

玉石

現代科學分析,許多玉石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鉻、鐵等,如果經常佩戴使用玉石飾品,能使這些有益的元素通過皮膚的浸潤,進入人體,從而平衡陰陽氣血的協調,促進身體健康。

人佩戴玉飾品主要有:項鏈、耳墜、掛件、手鐲、手串、戒指、扳指、腰牌等。其他經常接觸的玉還有手把件、手杖、玉枕、玉墊、玉席、玉梳等。

說人養玉,是指玉飾品經人們長期佩戴會「越戴越透,越戴越亮,越戴越綠」,其中「透」,「亮」,「綠」分別指其透明度、光澤和顏色的變化。究其原因,主要從吸附水作用和軟拋光作用兩方面進行解釋。

玉石

在吸附水作用下,玉飾品裡面的雜質,會伴隨著經年累月的摩擦,逐漸遊離出來,看起來越來越透、越來越亮,甚至飾品近表層甚至內部的綠色將較明顯的透漏出來,許多人佩戴玉飾品後覺得綠色是活的,會生長,其實都是透明度提高所致。

玉養人主要從玉對人的品德和身體健康的影響兩方面來說。

中華民族有著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文化包含「君子比德於玉」的高貴品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愛國民族氣節;「化干戈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尚;還有「冰清玉潔」般的清正廉潔;「冰肌玉骨」般的不屈性格,「拋磚引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的謙虛好學、以及「溫潤如玉」般的無私奉獻之精神。

玉石

中華民族的玉文化源源流長,從新石器時代早期綿延至今,歷經幾千年而常勝不衰。玉已成為了純潔、神聖、吉祥的象徵。

人們佩玉,可以培養人的高貴品質,剛正不阿的民族氣節,堅毅剛強、淡定從容的性格,不斷修鍊以期接近或達到寵辱不驚、寧靜淡泊的最高境界,舉手投足之間都透著一股高雅和脫俗,使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使人的心靈得到徹底地凈化,每時每刻心中充盈著幸福和快樂。

玉石飾品

但專家稱:玉養人更多是一種心理暗示「玉石對人體有益」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玉石和人體之間並不存在明顯的離子交換,翡翠等玉石中也並不明顯存在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玉養人」的說法,更多只是一種心理暗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矢志卜漁 的精彩文章:

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哪個敢下」,下聯怎麼對?

TAG:矢志卜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