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雪中囧事,能咀嚼一輩子

雪中囧事,能咀嚼一輩子

文/高將軍編輯/綻放墨香 圖/網路

深圳歷史上也有下雪,後面就沒有了,是全球氣溫變暖,還是為了迎接大雁南飛?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裡的樹林、山嵐、江河、湖泊,一切,一切,只能眼饞北方雪花飄飄,聖潔一片了。

南方的雪,只留在北方人記憶里,他們會像老牛反芻一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那是一旦打開,就雪花飛舞;一閉上眼,就彷彿在冰天雪地里......

小時候,在老家,我有見過麻雀成排停歇在電線上木訥的場景,是它們羽翼不豐,沒有來南方的能力?還是貪戀北方雪景,不願錯過這賞雪機會?

想來人鳥同理,都有羨雪慕雪情節,都不想錯過屬於自己本該親臨的雪景,哪怕是天寒、挨餓,也要雪中飛舞,空中穿行。

屋舍下,院落里,主人弄一個簸箕,中間用木棍頂著,棍上系著繩子,雪地上灑滿零星的谷穗……雪季,貪婪博弈著貪婪,膽識對峙著智慧。夜色,壓不住雪景,零星的穀粒依舊清晰,麻雀趁機忽地落下,沉浸在忘情的啄食里。

與其雨雪中餓死,不如做個飽死鬼。白天,也有膽大的,吃一口跳開,再吃一口,再跳開……它們在用生命作賭注,原來只為一口吃的。主人目不轉睛,手裡牢牢的攥住繩子,忽的一聲,魔罩落下,僥倖的,帶著驚鴻飛去;悲哀的,眼前一片漆黑。

一隻,兩隻,三隻……主人心裡盤算著,能否湊一盤菜,他的燒酒早已等在那裡。不覺中眼前的麻雀已經飛遠,消逝在河邊的樹林里。

也許是昨夜門可羅雀太久,後面睡的很沉。那個時候,沒有天氣預報,也沒有雨雪停課一說。我掙扎了許久,終於把自己放進冰涼的褲管里。喝了一碗粥,也不覺暖和,嘴裡不停的唏噓,冒白氣。我提著小陶瓷缸爐,煙從家裡,被我帶到路上,又帶到風雪裡。

除了上學的人,很多人還在睡夢裡。天寒地凍,寧願蜷縮在被窩裡挨餓,也不願行走在風雪裡。我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著,火爐三百六十度的搖著,火苗竄出來了,感覺暖和點。冰天雪地里,寒風刺骨里,玩火的樂趣大於行走的目的,我沉浸在自己編織的快樂里。

腳下是濕滑的雪泥,身上是厚重的棉衣,那段不長的路,那一天,我卻走了很長很長。雪踩的咯吱咯吱,路也走的溝溝壑壑,我努力地回憶著,哪有有池塘,哪裡有下坡,哪裡有溝渠……身後的腳印,深淺不一,像尾巴,一頭連著我,一頭連著家裡。偶爾路上遇見人,他不識我,我也看不清他,待到貼近了,兩個相視一笑,原來雪後的著裝,像化裝,有點詭異,那不就是鄰居家二姨嗎?

教室里,今天來的比平時更齊。惡劣的天氣,更能考驗毅力。幾束光,從莫名的縫隙里射進來,粉筆灰塵在明亮的光柱中浮動、紛飛。風想進來,呼呼啦啦的吹,想要把窗欞上的薄膜撕碎。我的雙腳,在爐上併攏,煙散去,余火味,自腳底而上冒熱氣。也許是人多,也許是老師的威儀,那一堂課竟然在不知不覺中過去。只是,黑板上粉筆字比平常少,這可能和天冷有關係 。

下課了,很多男生,在教室一角,你擠著我,我挨著你,嘻嘻哈哈,你推我搡,大家在玩擠壓遊戲。除了樂趣、背上的灰,還有熱烘烘的身體。老師進來了,男生依依不捨,女生低頭竊喜,接下來可能是一場暴風雨……

所幸的是,那一天老師除了用眼神秒殺男生,卻沒有一句責備的話語。寒冷的天氣,彼此的理解似一股暖流,勝過腳下的火爐,勝過最厚最溫暖的棉衣。

傍晚,鵝毛般的大雪從天空徐徐落下,晾衣桿不一會兒化作一條毛絨絨的繩。昨夜晾曬的衣服,也掛了冰,濕沉,刺骨,僵硬。我把衣服移到房裡,等我想起去看時,地板濕乎乎的,有零星的冰碎。冬日裡,雨雪天,在爐上烘衣服是常有的事,那淡淡的硫磺,那氤氳的白霧,那跳動的火焰,冏中有美,暖徹心扉。

冬天,尤其下雪天,火是信念,是偎依,是凝聚。哪怕再小,也能聚攏人氣。大家團聚在爐火前嘮嗑,家長里短,國內國際,一切近在眼前,又漫無目的。漫天的風雪裡,東扯葫蘆西扯瓢里,有時,一段美好的姻緣落地;有時,飲著滾燙米酒,嚼著農家菜肴,感覺日子過得像雪一樣美。

那時還小,只能做聽眾。聽著聽著,我會假想我是故事中的誰,有時會左,有時會右, 有時又中立。斷章取義,肆意猜忌,突然插一杠子,有人聽聞笑出眼淚,而我怔在那兒,覺得她莫名其妙,不曉得異樣在哪裡。

冬雪裡,地濕滑,易摔倒,鞋子也易進水。酣暢的玩耍中,直至身心冰涼,原來雪花已融,泥水滲進棉衣里。爐火旁,臟濕處汩汩的冒著蒸汽,濕泥也漸漸變干泥……有時,棉衣換不過來時,就只能躺在被窩裡,傻傻的看著昏暗的屋脊。

有一年,從外地回家,明明十幾個小時的路程,卻走了三天三夜,整個人糟踏的像個犯人。雨雪後,路面濕滑,我親歷了防滑鏈瞬間價格翻倍,車子一路走走停停,一路的滿是事故車輛,和等待救援的人群。那一次,臨行前上海已有飄雪徵兆,我著裝臃腫,自慚形穢,獨坐一角,沒了和別人暢談的心情。

車停了,暖氣也停了,我抱著包裹,哆嗦取暖,我慶幸糊塗一世,惟有那回英明。而我旁邊的女孩,出發前美麗動人,這一會兒,在旁邊瑟瑟發抖,面容通紅,連說話都說不清。

吃的還行,車停了,就有男男女女從四面八方,提著鍋碗瓢鵬,呼嘯圍來過來,似乎熱情的像家裡來了客人……人家圖的是錢,我圖的是填飽胃、禦寒,能從容地走完整個行程。

滬寧,合寧……二十年前,我經常往返312國道上。前一段,清一色兩層小洋樓,高大喜慶。後一段,大片泥牆茅草房,低矮的幾乎要淹沒在樹林。看著他們手裡拿著錢的那份高興,似乎在詮釋有錢了就不覺得寒冷。有錢買炭,圍坐在爐火前,邊欣賞窗外雪景,邊享受人生。這是我的臆測,實際上那些年,在豫皖交界的鄉村,很多家庭,寧願冷著,也捨不得用手上的錢換煤取暖,那是因窘迫而不得不習慣的挨凍人生。也許,捱過了冬冷,春暖就會來臨。

大雪封門,家裡居然來了客人,想必有甚急事?其實不然,雪季里,人呆在家裡,像個困獸,憋悶、寂寞、蜷縮,這會兒難得偷閑,出來轉轉。大人起來,為他開門,他跺腳,雪抖落一地,才能看清是何人。鞋幫上明顯有濕痕,身後留下長長的腳印,他看著笑了,那是他一個人的,好像當年走過雪山草地一樣,快樂的像個將軍。

招呼、進門、讓座,他分明是個講究人,手套、圍巾、風衣、墨鏡,就差AK四十七了,卻依舊壓不住寒冷。他手插袖管,起先坐的安穩,接著腳抖,身子抖,連嘴唇也抖,誰都看得出來這會兒看來是交代不清事情……煤爐的火,剛打開,奉上一杯昨夜殘白開,讓他暖手定神。大家都勸他,等爐火上來,身子暖了,再細說事情。

中午,自然拿過年儲存的肉食,招待客人。客人很感動,家人也很興奮,可以跟著沾光,這一頓豐盛的菜肴,因客人而起,卻也飽食了一家人。小時候,這可能就是希望家裡來客人的原因。陋室里,爐火上,噗噗嗒嗒的鍋中,不去想「沒了冬藏,年後用什麼招待下一波客人?」

關於雪的記憶有很多,像貓爪子下的毛線球,扯也扯不完,理也理不清。那是辛酸、寂寥、悵然、迷茫,也有一些小確辛,我希望那是噙在口裡融化不完,能咀嚼一輩子的事情。

2018年01月13日寫於深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457簽證2018年新政變化-建議2月底之前申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