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法戰爭為什麼說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清法戰爭為什麼說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清法戰爭過程中,法海陸兩軍雖於多數戰役佔上風,但均無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戰略性大勝:法國遠東艦隊雖于海戰贏得全勝,並一度攻佔基隆,卻因滬尾(今台北縣淡水鎮)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無法達成拿下台灣島的戰略目的;而清軍雖於初期陸海皆遭慘敗,導致由恭親王奕?領班的軍機處被全面撤換(甲申易樞),但後期台灣及杭州灣防衛成功,且有馮子材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給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導致費里政權垮台。

中國與越南山川相連,唇齒相依,自古以來關係密切。19世紀以前法國天主教勢力已侵入越南。英法對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法國開始武力侵佔越南。法國首先想用外交方式達到其目的,清政府拒絕,談判毫無結果。

鑒於清越兩國的特殊關係和法國侵越給大清造成的嚴重威脅,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以左宗棠、曾紀澤、張之洞為代表的主戰派,力促朝廷採取抗法方針;但掌握清政府外交、軍事實權的李鴻章卻一意主和。清朝最高決策機構舉棋不定。1882年10月25日,法國東京海域分艦隊司令孤拔受命為北越法軍統帥。12月初,決定向紅河三角洲中國軍隊防地發動攻擊。


山西之戰

法國的第一個目標確定為山西(越南北部山西地區,今河內直轄市下轄之山西市)。山西的防軍主要是黑旗軍,同時也有七個營正規的桂軍和滇軍。法軍於14日發起攻擊,清駐軍被迫實行了軍事抵抗。法軍依靠優勢的裝備,16日佔領山西。

1884年2月,米樂繼孤拔為法軍統帥,兵力增至一萬六千人,圖謀侵犯北寧,籌劃給清軍隊更大的打擊,從而迫使清統治者完全屈服。時清政府在北寧一帶駐軍約四十營,但由於將帥昏庸、怯懦,互不協調,軍紀廢弛,兵無鬥志。3月12日,法軍來攻,北寧失守;19日,太原失陷;4月12日,法軍進駐興化。法國利用軍事勝利的形勢,對越南和清政府都展開了進一步的政治脅迫。6月,法國政府與越南訂立最後的保護條約。

1884年6月23日,法軍突然到諒山附近的北黎地區「接防」,無理要求清軍立即退回中國境內。清駐軍沒有接到撤軍命令,要求法軍稍事等待,法軍恃強前進,開槍打死清軍代表,炮擊清軍陣地。清軍被迫還擊,兩日交鋒,法軍死傷近百人,清軍傷亡尤重。

法國將戰火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法國派巴德諾與曾國荃進行談判的同時,繼續製造事端,再次挑起戰爭。法國將它在中國和越南的艦隊合成遠東艦隊,任命孤拔為統帥,乘機分別開進福州和基隆,8月5日,法艦轟擊基隆,強行登陸,清軍頑強抵抗,使法軍不得不退回海上待機再舉。隨後,法國議會授權政府「使用各種必要方法」使清政府屈服,法國政府擬定新條件向清政府勒索,要求賠款八千萬法郎,十年付清。清政府沒有接受。清法外交關係正式破裂。23日,法國以先期駛入福州馬江以內的優勢兵艦向清政府船艦猛烈攻擊,清軍水師倉卒應戰,頃刻間,戰艦十一艘或沉或傷,官兵殉難者近八百人。10月初,法艦分頭進犯台灣基隆和淡水,劉銘傳鑒於兵力不足,放棄基隆,堅守淡水。法軍在基隆登陸後,再犯淡水,一度抵灘上陸,但很快被擊退。法軍佔領基隆一隅,無法深入,轉而從10月23日起對台灣實行海上封鎖。1885年初,法軍接連從基隆向台北進攻;法艦騷擾浙江鎮海,截擊由上海往援福建的五艘清軍艦,在浙江石浦擊沉其中兩艘。3月底,法軍佔領澎湖島及漁翁島。鎮海之戰,法艦遭到扼守招寶山炮台的清軍奮勇還擊。


鎮南關戰役

清法之間的陸上戰爭仍在中越邊境和越南境內激烈進行。1885年2月,法軍進攻諒山,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退。十天以後,法軍侵佔鎮南關,因兵力不足、補給困難,焚關而去,退至文淵、諒山,伺機再犯。時老將馮子材受命幫辦廣西關外軍務,馳赴鎮南關整頓部隊,部署戰守。得悉法軍將犯鎮南關,在隘口搶築了一條橫跨東西兩嶺高七尺、長三里、底寬一丈的長牆,牆外深掘塹壕,築成了較完整的防禦陣地。3月23日,盤踞諒山的法軍傾巢出動,撲向鎮南關,24日越牆進犯,馮子材率士卒衝出牆外,激勵將士猛烈搏鬥,終將法軍擊退,遏阻了法軍對中國邊境的窺伺。清軍乘勝追擊,連破文淵、諒山,將法軍逐至郎甲以南,重傷東部法軍統帥尼格里。法軍陷入困境。鎮南關大捷使清軍在中法戰爭中轉敗為勝。法軍戰敗的消息傳至巴黎後,法國議會以306對149票否決軍費追加案,總理儒爾·費里旋引咎辭職。但是法國立刻又向越南法軍支付五千萬法郎,國內輿論一片要向清國宣戰之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魂 的精彩文章:

盤點中國歷史上十大名將,岳飛戚繼光居然沒上榜

TAG:漢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