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退位條件時,隆裕太后對袁世凱事事低頭,可唯獨這件事,一步也不退讓
清朝晚期的政權幾乎都掌握在兩個女人手裡,一個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慈禧太后,另一個則是清朝末代皇太后隆裕太后。不過相比於慈禧太后,隆裕太后就顯得比較凄慘了,要面對亡國的擔憂,以及清帝遜位後自身的考慮,最起碼袁世凱在慈禧面前不敢放肆,但在她面前就不同了。
當光緒和慈禧這兩個掌權者同時駕鶴西去,隆裕太后便被無情的推到了台前,為慈禧收拾留下的這個爛攤子,大家都知道那時的清朝已經是風雨飄搖了,武昌起義之後,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內地18省中有14省宣告獨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清朝雖然不願意實行共和,但奈何國庫空虛,兵權都掌握在袁世凱的手中,所以清廷根本就無力和臨時政府開戰。
而袁世凱急於竊取辛亥革命的果實,對隆裕太后進行威逼利誘。對於當時袁世凱勸說時的情景,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曾詳細的描述:在養心殿的東暖閣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絹擦眼,面前地上的紅氈子墊上跪著一個粗胖的老頭子,滿臉淚痕。在袁世凱這樣的眼淚攻勢下,毫無權術的隆裕太后屈服了。最終的隆裕太后,還是選擇了退位,她知道大清氣數已盡,體面的退位還可保留滿清皇室的一絲尊嚴。
只是她在和袁世凱討論清帝退位之後,民國對皇室的優待條件時後。隆裕太后幾乎答應了民國提出的所有條件,唯獨對一件事情誓死反對,那就是袁世凱想要和隆裕太后鸞鳳和鳴。因為雖然清朝滅亡了,但滿清遺老仍然是一股很強的政治力量。面對這種非分的、近乎侮辱的要求,隆裕太后抵死不從,甚至以死相脅。
2月12日,隆裕太后帶著6歲的宣統皇帝,在養心殿里舉行最後一次朝見禮。太后拿起詔書看了幾行,就流著淚把它交給了胡惟德,讓他布告全國。然後太后雙手俺面,泣不成聲。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宣告結束。
隆裕太后下詔遜位後,雖依舊偏居紫禁城宮苑,然而內心畢竟難以釋懷,常以愧對列祖列宗自嘆,終日鬱鬱寡歡,直至身染重病。1913年隆裕太后去世,年僅46歲,時任民國總統的袁世凱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三日,並為隆裕太后召開國民哀悼大會,以示對隆裕太后的尊重。


※曹爽明明有天子和兵權在手,那為什麼當司馬懿發起「高平陵之變」時沒有抵抗就投降了呢
TAG:小橙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