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糖飲食惹的禍,你一定想不到吧?

高糖飲食惹的禍,你一定想不到吧?

1)今天在《今日頭條》上看了一篇官方報道,細數過量吃糖的七宗罪,導致現代人出現的健康問題,聯想到我朋友的一個疑惑。

朋友說:50歲身體還好好的,剛過60,就開始渾身不舒服了,骨頭這痛那痛的,特別是晚上睡覺翻身腰背的痛,講不出那個味道。

正好這七宗罪中的第五條就是高糖帶來的骨質疏鬆,癥狀是骨痛和容易發生骨折。

由此我進一步地聯想到了我們的一個飲食習慣:高糖烹飪。這個習慣源遠流長,那就是做什麼菜都喜歡放點糖,覺得這樣才好吃,才夠味。

也許糖這個東西本身沒有錯,因為它的甜味很入口,但問題是烹飪時格外添加的糖,這些隱形糖的攝入不容易被我們覺察,容易被忽略不計,在目前高糖的環境下,例如食物本身含的糖,甜點的糖,零食的糖,飲料的糖,就夠多的了,於是乎我們每天都在吃各種各樣的「糖」。能不攝入過量的糖嗎?這些過量的糖猶如肥沃的土地為疾病的生長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世界上喜歡甜味的人很多,但高糖烹飪的國家並不多。你還能告訴我第二個國

家是誰嗎?

2)中國人好高糖烹飪,高糖烹飪在中國似乎很普遍,糖可以用來調味,上色,調汁,中和其他味,防止菜味不好,還能促進發酵,能起類似於「萬精油」的作用,所謂「一勺味精兩勺糖」就是烹調時的典型寫照。我隨便舉幾個國人喜歡吃的菜名,紅燒肉,糖醋排骨,鍋包肉,裡面的糖就少不了。

難道是因為喜歡吃豬肉的原因嗎?難道豬肉沒有糖來相伴就不好吃嗎?但又好像還不僅僅是豬的問題。因為有的地區做什麼菜都要放糖,番茄炒蛋放糖,涼拌蘿蔔也放糖,炒綠葉菜也要放點糖, 等等。放點糖才好吃,成了一種大眾共識,成了一道經典口味,成了一種生活習慣。

不放糖的菜也許只剩下了清蒸,原味在中國的餐桌上,地位是靠邊的,作為點綴。

3) 我對這位朋友說:不是每個人老了都會痛的。

她回應說:大部分人都會痛,起碼百分之七八十。

我想想似乎也是,周圍的確有很多腿腳不便的老人,他們的頭髮還沒有白。

於是,我想:還不是太老就腿腳不靈,骨頭疼痛,是不是與高糖烹飪的飲食習慣有關呢?

「唉!沒辦法。」朋友最後嘆氣說。

4) 其實辦法還是有的,這個辦法就叫預防,預防就是提前防範。

50歲不知道什麼是病,60歲病就來了。這個中間有個10年的時間可以預防,如果我們提早預防呢?預防的時間更早,是不是能阻擋更多的疾病呢?不光只是老年病。

我們似乎缺了預防這一課,缺了點防病的意識。健康課,從小就應該要建立的意識。樹立對待健康的重視意識和對待疾病的預防意識。

年輕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懂健康,到老了你總是擔憂生病,有什麼用?

換句話說,置身於各種甜食的誘惑中,如果你每道菜還要放糖,改不掉高糖烹飪的習慣,捨不得用糖刺激的味蕾,每天均攝入過量的糖分,「好吃」後面的危險不去管不去問,那跟著來的一切的一切的不舒服都是咎由自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孩子成長感悟 的精彩文章:

我有點為年輕的媽媽們擔憂了,她們的孩子,從小就吃得不太健康(6)

TAG:孩子成長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