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故事:賢惠的代價

故事:賢惠的代價

文/韓雪麗

【作者簡介】韓雪麗,石家莊人,熱愛詩歌,有作品發表在《現代詩歌》《詩歌網》《長江詩歌》等刊物。

故事:賢惠的代價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她受的家庭教育,比較正統,都是先人後已,她沒覺得有什麼不好,也許是她深感這才是一個好人的想法。

戀愛結婚還算順利,沒有花前月下,是親戚做的媒,對方青年才子,只是家不是本地的,但工作好,學歷高,人也一表人材,她家裡沒反對,她本人對他是有好感的。

婚後的生活算是和和氣氣,二人都是穩重的人,遇事也能互相商量,應該說她挺滿意這種日子。

丈夫的工資,大半郵寄回了家裡,他還有兄弟讀書,她也不介意。感覺一家人,就應該互相幫助。

三年後,丈夫有機會出國進修,和她商量,單位里要求家屬必須同意,考慮家庭的穩定。

她有些猶豫,她們沒孩子,這一去四年,她第一次有些不確定的感覺。父母不同意,他們的想法比較務實,她和婆家聯繫少,畢竟不在一個城市,一年見不了一兩面,丈夫如果有什麼想法,婆家不會支持她。

她猶豫了,丈夫也沒堅持,只是幾天後,婆婆來了,婆婆做她的思想工作,說她的兒子如何聰明能幹,小時候吃了不少苦,很看重事業,少了這個機會,對以後的發展,肯定有影響,希望她是個明理的人,不要拖男人的後腿。

婆婆說,你放心,我兒子有情有義,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人,有什麼事,我擔保。

故事:賢惠的代價

她心裡也很矛盾,婆婆的話,代表了丈夫的意見,這的確和他的前程有關,現在她不同意,他不好出去,可心裡肯定有意見。

她終於點頭,她不想讓他埋怨她,那是人家的前程。

他高高興興的出國了。

開始還有電話,還有書信,那成了她最快樂的時光,聽見他的聲音,看見他的信。

一年後,信少了,電話沒了,說是比較忙。

兩年後,他來信說,離婚吧,兩地相隔,感情淡了。

她的朋友勸她,拖著,不離,時間久了,會有轉機。

她想起了婆婆的話,給婆婆打電話,婆婆說,她年紀大了,管不了小輩人的事,說了孩子也不會聽,他們的事,他們自己商量吧。

她的心冷了。

她沒有拖著他,痛快的簽字。他說,你其實挺賢惠的。

她苦笑。

故事:賢惠的代價

(圖片來自於網路)

點贊和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散文:勿忘師恩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