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小說:鄰居鄰居(十六)

小說:鄰居鄰居(十六)

文/韓雪麗

【作者簡介】韓雪麗,石家莊人,熱愛詩歌,有作品發表在《現代詩歌》《詩歌網》《長江詩歌》等刊物。

小說:鄰居鄰居(十六)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鄰居—--分科

終於到了高二,劉文靜選了文科,她心裡輕鬆一點,分科目對她這樣偏科的孩子有好處,當然數學依然是她的弱項。

田然選了理科,她和宋芙蓉雖然在一個學校,可是學校里沒什麼往來,不在一個班,有時候對面遇見,也不過點點頭,田然本來就不愛說話,宋芙蓉在學校里,沒在家裡那麼活潑,功課讓她有些灰心,幸而還有音樂課,還有歌唱比賽,讓她又活了過來。

宋芙蓉選了文科。

其實對於芙蓉來說,文理差別不太大,她都不擅長。

田然在一中,仍然是成績優異,一直在年級前十名里,更像是一顆明星,這時候的田然氣質猶為突出,她不愛化妝,不講究打扮,可是那份淡淡的傲氣,反而增加了她的美。

田然在班裡,不參加那些課外活動,連運動會,也不報名,她的心思都在分數上,就是開運動會的時候,她手裡拿著英語單詞的小本子。時間對於她太過重要。

因為她的成績,班主任極為呵護,大會小會的表揚,偶然田然遲到了,班主任自動忽略,有時候還會安慰田然,沒事,你離得遠。

三好學生是必拿的。

田然進了高二,在張蘭的堅持下,退出了那個有競爭氛圍的數學小班,張蘭和她講過,不要偏科,高考哪科的分數都是分。

鄰居—--無奈

田然感覺能應付的過來,張芬卻非常固執,她說,你上了大學再怎麼樣我不管,但高中三年,必須保證各科分數都出眾。

施原和田然不在一個班,施原是那種理科非常的好,文科很弱,分到理科,他是歡喜的。他的總名次不如田然,但單科的數學成績,好於田然,他依然是田然一直想要超越的目標。

田然看著施原的數學卷子,有些挫敗感,不只是分數,還有施原解題的思路,那麼簡潔,那麼自然,她嘆了口氣。

田然其實是相信天份的,比如施原在數學上,比如劉文靜在語文,宋芙蓉的歌唱,張蘭說過,人都有特長,一直讓她謙虛,發現別人的優點,不要傲慢,她想,母親的話有道理。

分科時,施原找了老師,分到了田然的班裡。

他說得堂皇,有競爭對手,進步更快。

他坐到了田然的前一排,二人目光相碰的時候,都微笑了。有個競爭對手,的確很好。

田然心裡也是高興的,她正想看看施原是如何學習數學的,都知道施原愛和數學老師辯論。

果然不到三天,施原就在數學課上,把老師問得吱吱唔唔,施原是老師又恨又愛的學生,他的成績,他的天份讓人愛,可是他的大膽他的頑固讓人恨。

他的理論,那些新鮮的辭彙,讓同學們好奇,有人起鬨,有人不以為然,數學老師擦汗,說繼續講課,有些問題,課後單獨探討。老師用了探討這個辭彙,很給施原面子,施原得意的坐下來,看了田然一眼,田然的眼中有羨慕有欽佩。

施原的眼神更得意了,滿臉神采。

施原的人緣非常好,和哪類學生都玩得好,他會彈吉它,會唱歌,會跳舞,會踢足球,他的日子非常的豐富。

鄰居—--晚會

新年聯歡會上,施原抱著吉它上台,自彈自唱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同學們掌聲雷動,他的聲音有些啞,其實不大適合這首歌,但是他深情而專註,反而贏得了同學們的喜愛。

班裡的宣傳委員葉紅,走了上去,她嗓音好,她說這首歌適合對唱,她要和施原對唱,同學們起鬨,施原也只好大大方方的與她對唱。

起鬨的聲音更大了。

田然皺眉,施原唱的時候,她感覺是音樂,現在這氣氛,她感覺是兒戲。

田然低了頭,神遊天外。

聯歡會沒結束,田然就先走了,她的行動,晚來早走,班主任向來不管,班主任說,你們要有田然的成績,你們不來上課,我都不管。

田然一個人走在清冷的街道上,天氣已經很冷了,她還沒穿羽絨服,去年那件有點小,新的沒買呢。

田然發現,她們這一層,只有宋芙蓉永遠有新衣服,永遠時尚。

耳邊還響著施原的歌聲,原來音樂也很動人,她想了想,還是宋芙蓉唱的好。

小說:鄰居鄰居(十六)

鄰居—-聊天

田然進了小區,遇見了劉文靜,二人相視一笑。田然看見宋芙蓉就是點頭,看見劉文靜會微笑,宋芙蓉通常也點個頭,就各走各的,劉文靜不同,她跑過來,拉了田然,去小花園轉轉吧。

小花園裡沒有花了,這個季節,只有冬青還綠著,也綠得有些憔悴。可是兩個人仍然很有興緻,劉文靜說學校的事,分科後,她壓力輕些。不面對物理和化學。

田然話不多,可是她愛聽劉文靜嘮叨,劉文靜的聲音平和自然,有著淡淡的喜悅,田然不明白,劉文靜為什麼那麼真心的替別人高興,她特捨得誇讚別人,在她心中,每個人有優點,那些缺點,她都忽略了。

田然難得放鬆了會兒。

天黑了下來,小區里的路燈,大多不亮,二人往回走。

在樓道里遇見了宋芙蓉,今天這種聯歡會,宋芙蓉肯定出風頭,果然宋芙蓉很快樂,聯歡會的氣氛還在,她主動和田然劉文靜打招呼,她衣服里總有零食,瓜子花生什麼的,她一邊走一邊吃著。田然私下和劉文靜說,這個習慣真不好,一點不淑女。

宋芙蓉抓了一把瓜子給她們,田然不接,說她不吃零食,劉文靜忙接了過來,她怕宋芙蓉不高興,果然田然的話,讓宋芙蓉皺眉,幸而劉文靜接了,宋芙蓉才有了面子。她哼著歌兒,走在前面。一進門就大喊,媽,我回來了。

後面的兩個小姑娘對視了一下,都有些羨慕,宋芙蓉是快樂的。

鄰居----快樂

宋芙蓉最近情緒挺好,父母言歸於好,她自然有感覺,其實她沒有感到的是,父母之間格外的客氣。

宋芙蓉的功課,始終在班裡後幾名,不過李芬現在想開了,也不逼她,實在不行考大專,或者重讀一年,這個女兒性子散慢,壓力不能太大,一委屈了,就鬧病,實在是養嬌了。

宋芙蓉進了家門,先開了錄音機聽歌,這是她的習慣,一面聽著歌曲,一面吃著點心,喝著水,折騰半個多小時,這才開始寫作業。

田然一進家門,就回了房間寫作業,她的時間非常緊,天天弄到十一點半,這是母親的規定,不能晚過十一點半睡覺,田然好像處於一種興奮狀態,不感覺累,但是張蘭不敢大意,她感覺女兒太過努力,也不是好事。

經常是田副廠長加班回來了,女兒還在學習,張蘭定了鬧鐘,到了十一點半,馬上休息。

隔壁的劉文靜到是不能熬夜,她是十一點之前必須休息,她一過十二點,就容易鬧失眠,所以乾脆到十點半,收拾課本。

有時候,劉文靜在陽台上,能看見田然的房間燈還亮著,她心裡想,學習成績,真是下苦功夫得來的。

西門的燈滅得很早,宋芙蓉十點就休息了,她說睡晚了,影響皮膚,容易起皺紋,這是聽李芬說的。

在美容上,宋芙蓉一項以母親的話為聖旨,已經四十多歲的李芬,臉上一點皺紋沒有,皮膚保養的好。

鄰居----跑步

劉文靜早上醒得早,就去樓下跑步,有時候順便帶點包子油條回來,有時候,她會遇見西門的宋主任也去買早點,劉文靜感覺上,這幾位家長,屬宋主任脾氣好,對孩子們也是笑臉相迎。馬老師說,宋主任是職業化成了習慣。

職業化的宋主任,在家裡是寵著女兒,在外面是捧著領導。

宋主任看見劉文靜跑步,就回來勸宋芙蓉早點起,也去跑跑步,宋芙蓉搖頭,堅決不肯早起,她的原則是睡覺是天下第一幸福的事,晚睡早起,她是不肯的。

李芬搖頭,別管她了,她就這樣子,養成的習慣是雷打不動的。

宋主任放下早點,說廠子里有事,先去了。

宋主任到了辦公室,馬上打好開水,送到孫書記那裡,其實這事根本不用他做,但他堅持自己做,送開水的時間,和孫書記閑聊幾句,有什麼事,孫書記也會交待他。孫書記也同時任著廠長,可是大家習慣了叫他孫書記,他也感覺這樣好,他心裡明白,下一任廠長,肯定不是他。

局裡最近找他變過,讓他在書記和廠長之間考慮,只能選一個,他馬上說書記。推介了田副廠長任廠長。他心裡明白,田副廠長這個人,一心抓生產,二人配合是不錯的。如果外來一個,反而不好相處。

孫書記其實願意和田副廠長這樣的人打交道,省心,那位滿腦子就是生產,其餘的事,很少搭理。

小說:鄰居鄰居(十六)

鄰居----談話

局裡正式和田副廠長談了,田副廠長的任命下來了。

田副廠長也說了些認真工作,和孫書記好好配合的話。

這些話都是事先姚主任再三叮嚀他必須表態的。

田副廠長,現在是田廠長了。

田廠長回到廠里,他的秘書和司機過來請示什麼時候搬辦公室,他想了想,他的東西不多,大多東西都在車間,就讓他們當晚搬吧,三個人一個小時就弄清了。

孫書記第二天過來和他商議,什麼時候開個全廠大會,宣布一下,田廠長想了想,不要專門開會了,還是在生產調度會上,一塊說吧,我最不喜歡開會。

孫書記一笑,他心想,田還是原來的工作風格。

但有一個問題擺在面前,那就是田廠長的住房,按規定要增加面積,但是現在沒有空餘的房子。廠子里幾年沒有蓋宿舍樓了。

孫書記提了幾句,田廠長想想,好多人的住房都要解決,我的就這樣吧,回頭看看,什麼時候有什麼算吧。

孫書記點頭。

鄰居----住房

田廠長的住房是小三室,面積才八十平。

不過一家三口,他又經常不在家,倒感覺挺合適的。

張蘭到是和他提過一次,他說,現在沒有新房,舊房都有人住著,是有人面積超標,都是退休的老同志,誰敢惹他們。

張蘭當然明白,她想了想,廠子里好幾年沒建新宿舍了,好多人有意見,你們廠辦會研究研究,和局裡打個報告,咱們小區也不是沒空地呀。

田廠長猶豫一下,先放放吧,現在資金都在新設備上,沒錢。

張蘭搖搖頭,你把錢都投到車間上,未必人們服氣。

果然好多人找孫書記提這個事,孫書記只說讓辦公室和行政科牽頭,先搞個調查,看一下,缺房戶到底有多少,需要多大面積。

孫書記讓宋主任去工會和張蘭溝通一下,問問工會那邊的意見。

孫書記心裡明白,現在階段,資金都在新設備上,局裡就是批了報告,也不會撥款,還是要自己解決,如果現在打報告,局裡批准了,就會讓田廠長為難,所以報告先壓一壓吧。

孫書記不想在這事上,讓田廠長為難,他深諳當官的藝術,對於他來說,就是讓田廠長平穩過渡。

田廠長並不懂孫書記的苦心,到是宋主任明白,把話帶給了張蘭。

鄰居----調研

調研是要做的,報上來是需求不是太大,所以再緩一緩吧。

孫書記把報告給了工會一份。

張蘭看了看,心中感嘆,田廠長是欠了孫書記一個人情,可惜田不知道。

可是張蘭知道,不能若無其事呀,她給孫寧買了玩具,去孫家轉了一圈,孫書記沒在,只有吳塵在,孫寧喜歡那個布娃娃。張蘭和吳塵真沒什麼可聊的,她太煙火氣,對方太仙子氣,只好簡單的說了說天氣,張蘭就告辭了。

張蘭告辭的時候,遇見馬老師來給孫寧送學習材料,孫寧和馬老師關係挺好,直接跑過去,沒叫老師,卻叫的馬姨。

吳塵對馬老師,到是客氣了幾句,對於孩子的老師, 哪怕現在不教孫寧了,她也有著家長的小心謹慎。

馬老師看了看孫寧,你這孩子,是不是又挑食了,好像又瘦了,吳塵點頭,這段時間不好好吃飯,是讓人頭痛。

馬老師想了想,寫了個地址,這的老中醫,專看兒童胃弱的,好多孩子在那看了,效果挺好。

吳塵接了地址,輕聲道謝。

孫寧想起父親的話,從食品櫃里拿出兩袋奶粉,馬姨,我不喝這個,你給文靜姐姐吧,文靜姐姐上高二了,肯定學習累吧。

吳塵忙附合著,在人情世故上,她這個母親是不如女兒,所以和孫寧有關的事,孫書記直接和女兒說。

馬老師感嘆,有的女人就是命好,看吳塵,老公寵著,連女兒也這般懂事。

小說:鄰居鄰居(十六)

鄰居------意見

劉師傅有個姐姐遠嫁到了山西,現在突然回來找兄弟,原來她的兒子想要出國,這一大筆開銷,自家人解決不了,想讓幫忙解決。

當然姐姐也知道不能指望一家,在劉師傅家匆匆吃了一頓飯就回老家找別的親戚了,但是他和兄弟說了,不能少於五千,這是最低額度了。她描繪了兒子出國留學歸來的美好前景。

劉師傅當場答應,馬老師陰了臉。

姐姐前腳走,馬老師就開戰。

三天時間,你哪弄五千塊錢。

劉師傅說,把咱們的存款,都拿出來。

馬老師心想,幸虧她留了點私房,存款也就四千。

馬老師不同意,咱們上班十幾年了,就那點錢,都給了你姐,不過是孩子出國,沒錢出國在國內上學的人多了,一個小老百姓,非要擠留學大潮,太不自量力了,而且你要明白,那錢給了,就和打水漂差不多,四年之內,畢不了業,還不得,如果還想往上讀,更還不了,也就是十年之內別指望。十年之後不還了,你找誰去。

劉師傅低頭,道理是這樣。可是這個姐姐從前待他極好,當年遠嫁也是為了彩禮,那彩禮也都花到家裡了。

劉師傅堅持說,我姐不容易,我不能不幫。

馬老師冷笑,你姐不容易,咱們容易嗎。

去年文靜上一中的時候,咱們湊錢都不容易,現在為了別人,你對得起文靜嗎,而且你想想,文靜兩年後也要上大學,大學的開銷可大,本地還好些,外地的呢。咱們存款不夠,你和別人借錢,兩三年還不起,文靜上大學怎麼辦。人家的孩子出國,咱的孩子上大學都困難。

這話讓劉師傅愣住了,他猛然想起,他還有個女兒,兩年後也一樣要花錢。

鄰居------矛盾

劉師傅為難。

馬老師的態度不好,雖然有理,但是傷害了他的自尊心。

劉師傅摔了茶杯,必須借,我不能不管我姐。馬老師反問他,你管你姐可以,我也有姐,你想過沒有,如果我姐來借,你怎麼辦。我們總要量力而行,你告訴你姐,你一月多少工資,你花多少。我們住在城裡,一水一電都是錢,一米一菜都是錢。

馬老師走進劉文靜的屋裡,拿出劉文靜的舊棉襖,讓劉師傅看,這是文靜的舊棉襖,前年的,今年要買新的吧,她是大孩子了,不能像從前那樣,我做一件了事吧。

劉師傅深深的嘆了口氣。

他說,你說給多少,馬老師其實一分不想給, 這個大姑子打小就和她不對眼,而且來她家,不管大人吧,總要給十多年沒見的文靜買點東西吧,是做姑姑的意思,可是沒有。她們家劉文靜沒吃過大姑家一口飯,現在這位要的錢,完全是擠佔了劉文靜的福利。

馬老師低頭,一千。

劉師傅感覺太少,拿不出手。

馬老師拿出算盤,算家裡的最常規日常,然後說,你現在不在車間,沒了夜班補助,你要明白,我當家教那點錢,可不是天天有。

馬老師知道劉師傅為難,這樣吧,也別讓她來咱家了,她不是回村裡了,我也回去,我把錢給她,我和她說明白,咱掙多少花多少,她要講理,也明白,咱的不容易,咱是沒有呀。

劉師傅一個人跑出去喝酒,喝多了,才回來。他知道馬老師說的有道理,他也知道,他現在充胖子,如果把錢都給了姐姐,後面的日子不好過。

劉師傅喝了酒,就頭痛,第二天起不來,只好請假。

鄰居------回鄉

劉師傅和馬老師爭取,兩千吧,姐姐開次口不容易,而且當年的彩禮,大部分是花在他結婚上了。

馬老師皺眉。

她看了看劉師傅頭上的白髮,有幾根是這幾天愁的。

馬老師點頭。

馬老師回鄉,自然要給自已的姐姐和婆家買點東西。

她想了想,給大姑子買了條圍巾,她記得大姑子那條圍巾都脫了線,掉了色,一看就是好多年的舊圍巾。

馬老師到了鄉下,把東西放到姐姐家裡,然後去找大姑子。

大姑子也老了不少,當年也是十里八鄉的大美人。

馬老師把圍巾給了大姑子,說是他們兩口子的一點心意。

馬老師問借錢的情況,大姑子搖頭,哪家都沒有完成她的預算。

馬老師語重心長的說,不是不給,都是沒錢。

然後馬老師拿出了兩口子的工資條,讓大姑子看,又給算日常的花費,米面糧油都是買,水費電費都是錢。

又說了劉文靜的花費,劉文靜上高中了,學習班要上,學習材料要買,過兩年她要考大學,如果不理想,也要復讀,算著算著,馬老師也動了感情,大談自己家不容易,劉師傅前幾年為了多掙錢,大半年的上夜班,不是為了夜班補助。

大姑子愁容滿面。

小說:鄰居鄰居(十六)

(圖片來自於網路)

點贊和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故事:被冷落的玫瑰

TAG:作家薈 |